第 三十 章 《同盟会》成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三十 章 《同盟会》成立

 

1956年的槟城,潮湿的季风裹挟着咸腥的海雾笼罩着这座南洋港口城市。槟城华人商会那栋三层高的骑楼建筑内,红木雕花门窗紧闭,铜制门环在昏暗中泛着冷光。二楼的会议室里,十二盏煤油灯将光影摇曳在墙壁上,映得众人的面容忽明忽暗。

陈锦堂身着深灰色长衫,手指无意识地着紫檀木会议桌的纹理,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思索。作为槟城华人商会的会长,他深知如今南洋局势波谲云诡,稍有不慎,华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根基便会动摇。“诸位,暹罗那边的情况愈发危急了。”他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而凝重。

暹罗军队从北到南对绿教展开了全面清除行动。如今军队己推进到董里府,只剩最南端的五个府还在绿教手中。这五府可是绿教的老巢,他们岂会轻易放弃?现在双方在沙敦府和宋卡府的边界对峙,双方都在蓄势待发。更可怕的是,双方竟然都用上了‘三光政策’,这哪里是战争,分明是生死存亡的厮杀!”

林清渊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他身着笔挺的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的儒雅与精明。“陈会长所言极是。这场信仰之争,己然演变成了一场血腥的屠戮。不过,危机之中往往也蕴藏着机遇。”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和陈会长,前些日子与另外9个州的苏丹开会时,提出了‘建立槟城自由贸易区’的主张,同时争取华人的教育权。经过几番艰难的谈判,他们最终同意了我们商会的条件,甚至愿意以霹雳州的锡矿和吉打的橡胶林做为抵押。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旦自由贸易区建成,我们华人在南洋的商业地位将得到极大提升。”

李广耀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赏之色,但随即又皱起眉头,“林会长此举确实高明,可如今泰南五府的局势,却让我忧心忡忡。颜德平,你那边可有最新消息?”

颜德平身穿白色西装,领口打着蝴蝶结,身姿挺拔,面容刚毅。他轻轻咳嗽一声,缓缓说道:“最近泰南五府的绿教疯狂屠佛,不过幸运的是,他们只是将华人强制驱逐,并未赶尽杀绝。但其他非绿教之人,却惨遭残忍清洗。如今的南部五府,己然是一片‘绿海’。这次被驱逐的华人足足有二十多万人,我己安排族人组织他们前往坤甸的家族区域。我们家族的工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急需大量人手,这些同胞的到来,正好能解我们的燃眉之急。而其他有产阶级的华人,则大多在槟城、马六甲和星加坡落脚。”

林清渊闻言,不禁起身走到颜德平身边,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敬佩,“德平兄,你这一举动,堪称大善!有文化、有能力、能办事还如此低调,我代表所有华人向你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这乱世之中,若不是你挺身而出,这二十多万同胞还不知要遭受多少苦难。”

颜德平谦逊地笑了笑,目光坚定地望向众人,“林会长谬赞了。我们华人在海外漂泊,处处受到打压。如果大家不团结起来,就如同一片散沙,迟早会被他人分而食之。当年陈嘉庚、李光前两位老前辈,为了华人的利益奔走呼号,不惜倾家荡产,他们早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如今我们有能力,自然要接过这根接力棒,为同胞们撑起一片天。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陈锦堂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德平说得对,团结才是我们华人的生存之道。如今乱世,我们必须通告所有华人,一旦遭遇紧急关头,可前往槟城、马六甲、星加坡或者坤甸避难。钱财乃身外之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若没了,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颜德平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家老爷子也深知局势的严峻,他让我告知诸位,我们家族现在有五万经过特训的保安队伍,全部配备美式装备。如果有需要可以调拨三万过来让我指挥,并且可随时支援。”

“什么?三万特训的保安,还带美式装备?”陈锦堂手中的咖啡杯重重地砸在桌面上,滚烫的咖啡溅出,在桌面上留下深色的痕迹。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这哪里是保安队伍,分明是一支精锐之师!颜家老爷子这是深藏不露啊,这是己经是具备“坤甸王”的实力了,佩服,实在是佩服!”

林清渊也是一脸惊愕,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早知道颜家有如此实力,我们在争取利益的时候,又何须这般小心翼翼!德平,你速速告知老爷子,我们要定这支援了!从今开始马六甲的会长之位,我让岀来,非你莫属,我做你的副手。此次暹罗之乱,看似危机西伏,实则是天赐良机。不过,依我看,这次绿教恐怕不会轻易败下阵来。暹罗虽不算强大,但毕竟是举国之力,三军皆动,双方都是卯足劲的对轰,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众人都在思索着接下来的局势走向。

过了许久,李广耀和颜德平对视了一眼,开口道:“我们不能只是被动应对,必须主动出击。如今各方势力犬牙交错,我们华人要想在这乱世中立足,就必须有自己的主张和力量。我提议,我们成立一个党派,以‘多元共生,建立新邦’为基本理念。在这片南洋土地上,无论是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还是其他族群,都应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被压迫、被欺凌的命运。我在星加坡的人民行动党也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颜德平立马点头赞同道:“广耀兄弟此议甚好!‘多元共生,建立新邦’,这不仅是我们华人的愿景,也符合南洋各族人民的利益。不过,我们还需仔细谋划,虽然我们自己的武装力量和财力己经完全具备,但是还需要让这个理念得到各方认可,这样才能名正言顺。

林清渊沉思片刻,说道:“要让这个理念深入人心,我们首先要让各族人民看到我们的诚意和实力。如今暹罗的局势,便是我们展现实力的大好机会。但我们不能贸然出手,必须等待最佳时机。依我看,绿教虽负隅顽抗,但终究难以抵挡暹罗的举国之兵。我们的保安团应在绿教最危急,而西方人尚未来得及干预之时出现。这样一来,既能给予暹罗致命一击,也能稳定局势,又能在西方人面前展示我们的力量,让他们不敢小觑我们。同时,我们也能借此机会,在南洋各族人民心中树立起威望,为我们‘多元共生,建立新邦’的理念奠定基础。”

陈锦堂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林会长所言极是。但这其中的时机把握至关重要,早一分则可能让西方人认为我们是在干涉他国内政,晚一分则可能错失良机。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随时做好准备。”

颜德平补充道:“除了把握时机,我们还需做好舆论宣传。让南洋各族人民了解我们‘多元共生,建立新邦’的理念,让他们知道,我们成立这个党派,不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是为了让大家都能过上和平、富足的生活。我们可以通过商会的渠道,在各地的华人社区进行宣传,同时也可以与马来人、印度人的一些有识之士接触,争取他们的支持。”

林清渊点头道:“德平说得对。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手中的经济资源,对一些支持我们理念的势力进行扶持。比如,对于那些愿意与我们合作,共同推动‘多元共生’的商业团体,我们可以给予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这样既能增强我们的经济实力,又能扩大我们的影响力。”

经过几轮探讨敲定共同成立“南洋华侨互助同盟会,”宗旨:“为华人服务”。以颜德平的三万同盟军、李广耀的星加坡人民行动党、陈锦堂的槟城商会、林清渊的马六甲商会共同发起成立。任命如下:颜德平任会长兼军事指挥官(党魁,人事任免)

李广耀任副会长兼理论导师(党纲起草及制定)

陈锦堂任副会长兼财务总管(募集资金及管理)

林清渊任副会长兼组织部长(党员招募培植管理)

其他职务待定

会议持续到深夜,众人围绕着党派的成立、理念的传播、军事力量的部署以及经济资源的整合等问题,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每一个决策都凝聚着众人的智慧和心血。一个宏大而周密的计划逐渐成型。他们决定,先在槟城、马六甲、星加坡等地建立党派的基层组织,广泛吸纳华人中的精英人士加入。

1956年9月1日,南洋日报、星州日报、海峡时报、亚洲日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每日邮报、世界报,全球各大主流媒体同时报道“同盟会”于当日正式成立,旨在保全自身,寻求民主与和平。并呼吁暹罗和绿教保持克制,一切争议都应该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宣布“槟城、马六甲、星加坡”属于和平区域,不参与任何争端,也不希望有人打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摧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ibeb-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