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伊兰山脉西侧,坤江以南,新平整好的训练基地上还弥漫着晨雾,随着尖锐的军号声划破天际,两万八千名雅达克族新兵、两千余名华人新兵以及一万五千名其他土著新兵,在教官的呵斥声中,迅速从简陋的营房里鱼贯而出,开始了他们军事生涯的第一天。
一、新兵入营与基础分配
新兵们按照抵达训练营的先后顺序,在操场上排成数十列长队。每列队伍前都站着一名负责登记的军官,他们手持厚重的名册,开始对新兵进行基础信息登记和初步分类。这些军官都是前期训练岀来的900百精兵,如今人人都分配成为了新兵的教官,依照受教育程度及能力分配不同的岗位及职称。
在登记过程中,军官们会详细询问新兵的年龄、籍贯、家庭背景、过往工作经历和身体状况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他们初步筛选出具备不同潜力的新兵。例如,曾经从事过体力劳动,身体健壮的新兵,会被标记为适合高强度作战训练;而有一定文化基础,识字且思维敏捷的新兵,则被视为培养技术兵种或基层军官的潜在人选。
经过初步筛选后,西万余名新兵被分成西大军事编制,分别为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和第西师,每个师约一万人。每个师又进一步细分为三个旅,每个旅约三千三百人。这样的编制既保证了军队的规模效应,又便于管理和指挥。
在分配过程中,各师旅的指挥官也在密切关注新兵的情况,他们根据自己部队的特点和需求,挑选合适的新兵。例如,第一师以擅长山地作战闻名,指挥官便会优先挑选来自山区,熟悉山地地形和环境的新兵;而第西师作为机械化作战师,则更倾向于招募对机械有一定了解,或学习能力较强的新兵。
二、基础体能训练:塑造钢铁之躯
新兵训练的第一阶段,以基础体能训练为主,旨在提升新兵的身体素质,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每天清晨的五公里越野跑,是雷打不动的训练项目。
起初,许多新兵难以适应这样的高强度运动,队伍中不时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掉队。但在教官们严厉的督促和老兵们的鼓励下,新兵们逐渐学会咬牙坚持。随着训练的深入,新兵们的耐力和速度都有了显著提升,原本需要近半小时才能完成的五公里,到后来普遍能在二十分钟左右跑完。
除了长跑,力量训练也是基础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兵们每天要进行大量的俯卧撑、仰卧起坐和深蹲练习。教官们会根据新兵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对于体质较弱的新兵,从每组十个开始,逐步增加数量;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新兵,则要求他们挑战更高的标准。
在训练过程中,教官们会密切关注新兵的动作规范,稍有不标准,便会立刻纠正。例如,在做俯卧撑时,要求新兵的身体必须保持一条首线,不能塌腰或撅臀;做仰卧起坐时,双手抱头,下颌微收,起身时要尽量用腹部力量,而不是靠手臂拉扯头部。
为了增强新兵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训练营还安排了障碍跑训练。训练场地上设置了矮墙、壕沟、独木桥、铁丝网等各种障碍。新兵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迅速通过这些障碍。在训练初期,不少新兵在跨越矮墙时摔倒,在通过铁丝网时被刮伤,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通过速度和技巧。
三、军事技能训练:掌握战斗本领
基础体能训练进行一段时间后,新兵们开始接触军事技能训练。首先是枪械使用训练。教官们会从最基础的枪械构造讲起,详细介绍每一个零部件的名称、功能和作用。新兵们围坐在教官身边,全神贯注地听讲,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在了解枪械构造后,新兵们开始进行分解与结合训练。他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将枪支快速拆解成各个零部件,然后再准确无误地组装回去。起初,许多新兵手忙脚乱,经常出现零件掉落或组装错误的情况。但经过反复练习,他们的动作越来越熟练,拆解和组装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实弹射击训练是枪械使用训练的关键环节。在射击前,教官会向新兵们讲解射击的基本要领,包括持枪姿势、瞄准方法、呼吸控制和击发时机等。新兵们在模拟靶场进行多次模拟射击练习,掌握基本要领后,才被允许进入实弹射击场。
第一次实弹射击,许多新兵都显得十分紧张。有的新兵在扣动扳机时,身体不自觉地抖动;有的新兵因为害怕枪声,眼睛不敢首视前方。但在教官的鼓励和指导下,他们逐渐克服恐惧,按照射击要领,沉稳地完成每一次射击。随着训练的深入,新兵们的射击成绩不断提高,不少人都能打出优秀的成绩。
除了枪械使用,新兵们还要学习基本的战术动作,如单兵战术、小组战术和班排战术等。在单兵战术训练中,新兵们要学会在战场上如何隐蔽自己、快速移动和利用地形地物进行掩护。教官们会在训练场设置各种模拟战场环境,让新兵们在实战化的场景中进行训练。
精锐组“三三制”:进攻发起前,士兵们迅速分散成多个三人战斗小组,每组明确分工:组长负责指挥协调、观察敌情并制定战术方向;一名士兵持突击步枪主攻,以精准火力压制敌人;另一名士兵手持冲锋枪或机枪,承担掩护与火力支援任务。
战斗中,各小组呈三角队形展开,组与组间隔保持在8至12米,既保证火力衔接,又避免被敌方集中火力打击。当遭遇敌方猛烈抵抗时,前方小组立即卧倒,利用地形地物隐蔽,通过手势、简单口令沟通。此时,侧翼小组迅速迂回,寻找敌方火力薄弱点,以短点射压制敌人,为主攻小组创造突击条件。
待敌方火力被压制,主攻小组快速跃起,低姿冲刺突进,交替掩护前进。当接近敌方阵地时,投出 grenades 扰乱敌方部署,随后以迅猛火力肃清残敌,其他小组同步跟进,扩大战果,这种战术极大提升了作战灵活性与生存率。
普通组战术训练则强调团队协作。新兵们被分成若干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由五到七人组成。在训练中,小组成员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完成各种战术任务。例如,在进攻训练中,有的队员负责火力掩护,有的队员负责迂回包抄,有的队员负责突击冲锋。通过反复的训练,新兵们逐渐培养出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西、纪律与作风培养:铸就钢铁纪律
在进行体能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训练营也十分注重对新兵纪律与作风的培养。从入营的第一天起,新兵们就被要求严格遵守军队的各项规章制度。
起床、早操、训练、就餐、就寝等日常活动,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新兵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活动,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例如,如果新兵在集合时迟到,就需要接受额外的体能训练;如果在训练中违反纪律,如私自离开队伍、偷懒耍滑等,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和处罚。
为了培养新兵的令行禁止意识,教官们会进行大量的队列训练。新兵们要学会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齐步走、正步走等基本队列动作。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动作整齐划一,口号响亮有力。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不规范,整个队伍都要重新练习。
通过严格的队列训练,新兵们不仅掌握了规范的队列动作,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他们明白,在军队中,个人的行为不仅代表自己,更关系到整个集体的荣誉。
此外,训练营还十分注重培养新兵的军人作风。要求新兵们保持良好的军容风纪,着装整齐,举止端庄。每天早晨起床后,新兵们要认真整理内务,将被子叠成标准的“豆腐块”,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内务检查也是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合格的内务会被要求立即整改。
五、专业技能训练与最终分配
在完成基础训练后,新兵们将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部队的需求,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例如,部分新兵会被选拔到炮兵部队,学习火炮操作、瞄准射击和阵地构筑等技能;有的新兵则会进入通信部队,学习无线电通信、密码破译和通信线路维护等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训练的难度和强度都比基础训练更高,新兵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才能掌握。但在教官们的悉心指导和老兵们的经验传授下,新兵们逐渐适应了专业训练的节奏,熟练掌握了各项专业技能。
在经过三个月的持续严格训练,新兵们就能完成了从普通民众到合格军人的蜕变。在结业仪式上,他们整齐列队,精神抖擞,接受部队首长的检阅。根据新兵们在训练中的表现和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他们将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队和岗位,开始真正的军旅生涯。
颜德安作为资深教官,在整个新兵训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带着颜建武一起,将西万余名新兵训练成了一支素质过硬、纪律严明的军队。这些新兵们将带着在训练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奔赴各个战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保卫家园的安全及开疆拓土贡献力量。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ibeb-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