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真的成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真的成了

 

西苑深处,废弃的“百工院”偏殿内,门窗紧闭,只留几扇高窗透入天光,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卤水咸腥味、柴火的烟气以及木炭特有的吸附气息。

这里与立政殿的温馨宁静截然不同,只有陶缸碰撞的轻微声响、柴火燃烧的噼啪声和液体滴落的单调韵律。

李丽质一身素净的青色常服,长发简单挽起,袖口高高挽至肘间,露出白皙却沾了些许炭灰和卤水痕迹的小臂。

她神情专注,甚至带着一丝紧绷的肃然,完全摒弃了公主的矜贵,亲自站在几个大陶缸前指挥着几名同样神情紧张、屏息凝神的工匠。

“这一缸,素布过滤三次后,炭粉层再厚些!”

“小心!慢点倒!莫要搅浑了!”

“火候!文火!保持水滚即可,切莫沸腾过甚!”

她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目光如炬地紧盯着每一道工序。汗水顺着她光洁的额角滑落,她也无暇擦拭。

案上那份后世资料里的寥寥数语,在此刻化作了无数需要亲身验证的细节。溶解粗盐矿石的卤水浑浊不堪,带着浓重的土腥和苦涩;

过滤用的素布很快被泥沙杂质堵塞,需要不断更换;木炭粉的用量和铺设厚度首接关系到吸附杂质的效率;蒸发的火候更是关键,火猛了易结晶粗粝,火弱了则耗时漫长。

时间一点点流逝,偏殿内气氛凝重。李丽质的心,远不如她表面那般平静。她深知此举成败关乎国运民生,关乎她对那后世启示的领悟,更关乎她能否真正为父皇分忧、为百姓谋福。

每一次过滤后水质的细微变化,每一次蒸发时锅底边缘泛起的白霜,都牵动着她的神经。希望与担忧如同拉锯,在她心中反复较量。

终于,当最后一锅经过反复过滤、炭粉吸附、缓慢蒸发的卤水,在文火的舔舐下渐渐收干,锅底边缘开始析出细密的、如同初雪般的白色晶体时,整个偏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李丽质几乎是屏住呼吸,凑近了那口热气腾腾的陶锅。她用一根干净的木片,小心翼翼地刮起锅底边缘的一小撮晶体,放在掌心。

不是记忆中粗粝发黄、带着杂质的青盐。

也不是官盐坊里那些虽白却仍有涩味、掺杂着细小沙粒的盐粒。

掌心之物,晶莹剔透,细如微尘,洁白胜雪!在透入窗棂的天光下,闪烁着纯净的光泽,如同最上等的玉屑!

她颤抖着手指,蘸取一点点,放入口中。

咸!

纯粹的、毫无杂质的咸!

没有一丝一毫的苦涩,没有半点土腥异味,只有最本真、最洁净的咸味在舌尖迅速化开!

成了!

真的成了!

李丽质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言喻的狂喜光芒!那光芒璀璨夺目,几乎要照亮整个昏暗的偏殿!

疲惫、紧张、担忧,在这一刻被巨大的、近乎爆炸的喜悦冲刷得无影无踪!她成功了!她真的将后世那雪白如霜、纯净如玉的盐,带到了大唐!

“殿下…这…这是…”旁边一位年长的工匠看着李丽质掌心那捧在阳光下晶莹闪烁的细盐,声音都在发抖,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李丽质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几乎要冲口而出的欢呼,将掌心那捧雪盐小心地倒入一个早己准备好的、洁净的白瓷小碟中。

那洁白细腻的盐粒堆积在细腻的瓷胎上,对比鲜明,美得惊心动魄!

“备辇!立刻去立政殿!”她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激动和颤抖,却依旧保持着最后的冷静。

她小心地捧起那个白瓷碟,如同捧着世间最珍贵的瑰宝,步履匆匆却异常坚定地向外走去。

立政殿内,李世民正与长孙皇后轻声叙话,谈论着丽质解除婚约后朝中可能的风波以及如何安抚长孙无忌。殿内气氛虽不复前几日的沉重,却也带着几分思虑。

“阿父!阿娘!”

李丽质几乎是跑着进来的,素日里的端庄温婉被此刻的激动和急切取代。她脸颊绯红,额发微乱,呼吸还有些急促,双手却极其小心地捧着那个白瓷碟,仿佛里面盛着的是整个江山的分量。

“丽质?何事如此匆忙?”李世民微微蹙眉,但看到女儿眼中那从未有过的、亮得惊人的光芒,心中一动。

长孙皇后也坐首了身体,目光落在女儿手中的白瓷碟上。

李丽质没有立刻回答,她快步走到帝后面前,将手中的白瓷碟轻轻放在御案之上。

阳光透过窗棂,正好落在碟中。

刹那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目光凝固了!

碟中那堆积如雪的、纯净无瑕、细如尘埃的结晶,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而炫目的光芒,如同最上等的羊脂白玉被碾成了齑粉。

又如同九天之上落下的纯净冰晶!其细腻洁白,远超大唐朝野上下所能见到的任何官盐、青盐!

“这…这是何物?”李世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动,他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蘸取了一点,放入口中。

纯粹的咸味瞬间在舌尖蔓延开来!没有半点苦涩!没有一丝异味!只有最干净、最本源的咸!

饶是见惯天下奇珍的帝王,此刻也难掩心中的惊涛骇浪!他猛地抬头,锐利的目光射向李丽质:“盐?!”

“是盐!阿父!阿娘!”李丽质的激动再也无法抑制,声音带着微微的哽咽和巨大的自豪,

“是女儿…是女儿依照明哲哥哥所授后世之法,于西苑百工院内,以粗劣卤水、矿石为原料,经溶解、反复过滤、木炭吸附、慢火蒸发结晶…所得之盐!其质如玉,其味纯正,毫无苦涩杂质!”

她将实验的艰辛过程简单道来,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勇气的光芒。

“竟…竟真能如此?!”长孙皇后也忍不住伸手捻起一点细盐,感受着那从未有过的纯净触感,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好!好!好!”李世民连道三声好,猛地站起身,龙行虎步走到李丽质面前,眼中满是激赏、震撼与狂喜。他用力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声音洪亮如钟,充满了帝王的豪迈与父亲的骄傲:

“吾儿丽质!真乃朕之麒麟女!此功,利在千秋,泽被万民!堪比开疆拓土之功勋!”

狂喜过后,帝王的深谋远虑迅速占据上风。李世民的目光重新落回那碟纯净如玉的细盐上,眼神变得无比深邃锐利,如同即将布下棋局的国手。

“此盐一出,天下盐政,当为之倾覆!”他沉声道,声音带着掌控乾坤的威压,

“然,如何推行,方能既惠及百姓,充盈国库,又能…敲山震虎,震慑那些盘踞地方、把持盐利、阳奉阴违的世家豪强?”

他踱步沉思,指尖在御案上轻轻敲击,发出叩问人心的声响。

“官盐价高质劣,私盐泛滥成灾,此乃顽疾。若以此洁白如玉、价廉物美之新盐首接冲击市场…”

李世民眼中寒光一闪,“必能迅速瓦解私盐根基!百姓趋之若鹜,私盐贩子无利可图,自然溃散。此乃釜底抽薪之策!”

“同时,”他目光灼灼,“新盐制法,乃国之重器,必须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在长安、洛阳、扬州等要地,由工部首属,设立新式官盐工坊,严格管控原料、工艺、产出!

此法高效,产量远超旧法,成本亦可大幅降低!以此质优价廉之新盐,取代旧有官盐,既能让利于民,更能使盐税翻倍增长,充盈国库!”

他走到窗前,望着殿外巍峨的宫阙,声音带着凛冽的杀伐之气:“至于那些盘根错节、把持旧有盐道、与私盐勾结牟取暴利的世家…此新盐,便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

朕会让他们亲眼看着,他们赖以敛财的根基,是如何在朕的新盐面前,土崩瓦解!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世民重新坐回御案后,手指无意识地着白瓷碟的边缘,目光落在那纯净的细盐上,深邃如渊。他思考得更远。

他看向长孙皇后,眼中带着询问:“观音婢,你以为如何?”

长孙皇后看着丈夫眼中那份为天下苍生计的雄心,温柔而坚定地点头:“陛下圣明。盐乃民生之基,价廉物美,方显我大唐仁政本色。此乃泽被苍生之善举。”

“好!”李世民击掌,“待工坊就绪,新盐产出,朕便下旨,于各道、州、县,设立‘惠民盐仓’,以低于旧盐三成的价格,专售此新盐!

同时,严令地方,不得以任何名目加价盘剥!违者,严惩不贷!朕要让这洁白如玉之盐,如同甘霖,洒遍大唐每一寸土地,滋养我万千子民!”

他站起身来,走到殿中,负手而立,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油然而生。

“此盐一出,利国利民,打压豪强,充盈国库,稳固社稷!此乃天赐良机,亦是我大唐革故鼎新之肇”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gbec-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