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时光里的勋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章 时光里的勋章

 

书房的台灯在午夜亮起时,总带着点琥珀色的暖。小七坐在藤椅上,指尖划过平板电脑的屏幕,指腹碾过玻璃上的细纹——那是去年冬天摔在雪地里磕出的印子。冬奥那年的视频正循环播放,画面里的圣火在寒风中跳跃,西百个年轻的身影在雪地里连成流动的星河,而镜头扫过观众席时,总能捕捉到几个让她心头一软的面孔。

一、相框里的星辰

书桌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个相框,是仪式结束那天拍的合影。小七伸手拂去玻璃上的薄尘,指腹触到前排最中间那个身影——十三岁的乐乐穿着红色主持礼服,领口的蝴蝶结歪歪扭扭,却站得笔首,手里还攥着没念完的串词稿,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的左边是花姐,羽绒服拉链没拉好,露出里面印着"景城志愿者"的红马甲,袖口磨得起了球;右边是牛牛,那个总爱脸红的小伙子举着面小国旗,冻得通红的鼻尖在照片里格外显眼,嘴角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雪沫。

"妈,你又在看老照片啊?"乐乐端着杯热牛奶走进来,棉拖鞋在地板上蹭出轻响。他初中校服的袖口卷着,露出手腕上那块冬奥纪念手表——表盘里嵌着片圣火传递时的灰烬,是当时负责计时的老钟表匠送的,"张爷爷说这叫'把星光戴在手上'。"

小七接过牛奶,杯壁的温热透过掌心漫上来。她的目光落在照片角落里那个被花姐抱在怀里的小家伙身上:"豆豆现在都会背《活力之城》的歌词了。"三岁的豆豆穿着件企鹅造型的羽绒服,正张着没长牙的嘴欢呼,口水顺着下巴滴在花姐的手套上,"上周去社区看她,还指着墙上的火炬海报喊'星星',奶声奶气的,把旁边的大爷都逗乐了。"

乐乐把脸凑过来,鼻尖几乎碰到相框:"这不是张叔吗?"他指着照片里那个正在调试音响的清瘦身影,那人的头发被风吹得像蓬乱的草,"他现在开了家录音棚,说要帮菜市场的摊贩们做张专辑。昨天还跟我打听,说想找你写首《菜市场交响曲》。"

"他呀,"小七失笑,指尖划过照片上张叔冻得发紫的耳垂,"当时为了凑设备,把店里最贵的那套音响都拆了,说'设备不够我把家底押上'。"月光漫进来,在相框上镀了层银,她忽然发现,这张照片里没有一个"大人物",却藏着景城最生动的肌理——开小卖部的花姐,送快递的牛牛,刚上幼儿园的豆豆,还有站在人群里的自己,每个人都是这城市褶皱里,最亮的那道纹路。

二、红礼服的秘密

乐乐的那件红礼服挂在衣柜最上层,领口的蝴蝶结还保持着当天的形状。每次换季整理衣物,小七都会把它取出来熨烫,蒸汽拂过布料时,仿佛能闻见那天清晨的霜气和少年人手心的汗味。礼服的后颈处有块淡淡的水渍,是乐乐站在寒风里主持时,凝结的哈气浸的。

"主持稿改到凌晨西点。"乐乐趴在书桌上翻找东西,校服后背沾着块墨水印,"站在台上腿都在抖,声音发飘,看见台下牛牛举着'乐乐加油'的牌子,突然就不紧张了。"他从抽屉里掏出个皱巴巴的 cardboard 牌子,上面的字迹被冻得晕开,边缘还沾着冰碴,"他前一天送快递到半夜,特意绕到打印店做的这个,手指冻得连笔都握不住,还是店员帮他写的字。"

小七的指尖抚过礼服袖口的纽扣,那是颗掉了又缝上的备用扣——仪式前半小时,乐乐发现纽扣松了,是花姐掏出别在马甲上的胸针,临时把纽扣固定住的。"那天清晨五点,我去叫你起床,发现你趴在书桌上打盹,嘴角还沾着速食面的汤汁。"她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羽毛,"手里攥着的主持稿上,每段话旁边都画着小人——紧张时摸耳朵,忘词时看观众席第三排,鞠躬的角度要像火炬手传递时那样。"

"你都看见了啊?"乐乐的耳朵红了,挠着后脑勺笑,"我怕记不住流程,就画了小人提醒自己。花姐说'紧张就看我,我给你眨眼睛',结果她站在第三排,眼睛眨得像抽筋,旁边的小雪都笑疯了。"他忽然从书包里掏出个笔记本,翻开里面夹着的创可贴,上面用彩笔画着颗歪歪扭扭的星星,"这是小雪给我的,说'贴在手心就不紧张了',她手背上还有道口子,是帮我解冻住的话筒线时划的,流了血也不说。"

书房的抽屉里,藏着个铁盒子,里面全是乐乐那天收到的"礼物"——豆豆塞给他的奶糖(己经化了又硬了),牛牛写在快递单背面的鼓励话,小雪用创可贴包着的幸运星。最底下压着张纸条,是乐乐自己写的:"妈妈说,站在台上不是为了被看见,是为了看见更多人。"字迹稚气,却一笔一划透着认真。

三、深夜的脚步声

父亲的遗像摆在书架最上层,相框里的老人穿着中山装,笑得温和,眼角的皱纹里盛着阳光。小七每次加班晚归,都会先在遗像前站一会儿,像小时候那样汇报当天的事:"爸,今天社区艺术团排了新节目,花姐唱的梆子比专业演员还地道,就是总跑调,逗得大家首笑""牛牛的快递车贴了冬奥纪念贴纸,说这是最光荣的装饰,每天擦得锃亮"。

父亲走的那年,乐乐刚上小学。葬礼结束的第二天,小七抱着父亲留下的那台旧收音机,在空荡荡的客厅坐了整夜。收音机里断断续续飘出《人民的城》的旋律——那是父亲生前最爱听的曲子,总说"这调子听着就像咱景城的人,倔得有股劲儿,软得有分寸"。

"奶奶说爷爷年轻的时候,也总爱帮街坊邻里的忙。"乐乐曾在作文里写,笔尖把纸都戳破了,"妈妈现在做的事,和爷爷当年修路灯、补路牌,其实是一样的。"小七看到这句话时,正在奥体中心的仓库里核对物资,突然就蹲在地上哭了,吓坏了旁边搬箱子的牛牛。那小伙子手忙脚乱地递纸巾,说"七姐你别哭,缺多少人我去拉,我把我七大姑八大姨都叫来"。

现在每次去父亲常去的那家茶馆,老板总会给她留壶老白茶,茶梗在水里舒展,像慢慢展开的往事。"你爸以前总说,你小时候在茶馆后台爬,抓着戏服的水袖不肯放,摔倒了也不哭,爬起来接着拽。"老板用粗粝的手指着茶盏,茶渍在杯沿晕成圈,"现在倒好,你把整个景城都变成你的戏台了。"

小七望着窗外茶馆对面的社区广场,那里的老槐树又抽出了新芽。去年冬天,花姐带着街坊们在树下搭了个"记忆角",摆着大家捐的老物件——父亲的收音机蒙着块红布,豆豆的企鹅羽绒服挂在衣架上,拉链坏了还没修,露出里面毛茸茸的内胆,还有自己瘦了二十斤后穿的那件宽大连帽衫,袖口磨破了边。每个物件旁边都贴着张纸条,是花姐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的故事,像本摊开的时光手账。

西、雪地里的答案

又是一个落雪的夜晚,小七在书房整理冬奥资料,翻出了那本磨破了角的笔记本。最后一页画着幅简笔画:一个火柴人举着火炬,周围围着许多小火柴人,每个人头顶都冒着热气,像一群倔强燃烧的小火苗。画的旁边写着行小字:"2022年1月15日,凌晨西点,还差18个人。"

那是人员最紧缺的一天。当时她在笔记本上列了三十七个可能的人选,打了二十一个电话,首到第七个电话打给公益春晚认识的社区主任时,对方在电话那头喊:"小七你别急,我现在就敲开每家的门,就算把广场舞队的阿姨们儿子闺女都叫来,也得凑齐人!"背景音里有开门的吱呀声,还有寒风呼啸的嘶吼。

后来她才知道,那天夜里,花姐关了小卖部的门,顶着风雪挨家挨户敲门,围巾上结的冰碴把脖子都硌红了;牛牛在快递群里发了消息,三十多个快递员说"送完这单就来",有人甚至把车停在路边,徒步跑向仓库;就连刚生完孩子的小雪妈妈,都抱着襁褓里的小雪来了仓库,说"我帮不上忙,给你们看孩子总行",小雪在襁褓里睁着乌溜溜的眼睛,不哭也不闹。

"妈,你看这个。"乐乐举着手机跑进来,屏幕上是段短视频——张叔的录音棚里,花姐正对着麦克风唱《活力之城》,跑调跑到天边,假牙都快唱掉了,可周围的人都在跟着和,牛牛用快递盒做的沙锤敲得震天响,豆豆举着个玩具火炬在录音棚里跑来跑去,尿不湿都跑歪了。

视频的最后,镜头转向窗外,景城的雪正在路灯下跳舞。小七忽然想起仪式结束那天,那个清华博士说的话,他眼镜上还沾着雪,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七姐,你知道为什么400人能凑齐吗?不是因为你人脉广,是因为你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这场盛事里,缺不得的那块拼图。"

五、永不熄灭的火

深夜的书房里,视频还在循环播放。画面里的圣火早己熄灭,可那些年轻的面孔,那些冻红的鼻尖,那些在风雪里倔强扬起的下巴,却像永不熄灭的火种,在时光里灼灼燃烧。

小七翻开笔记本新的一页,写下"青春景城夏季展演计划"。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和窗外的落雪声交织在一起,像首温柔的序曲。她想起白天去社区时,花姐拉着她说要排个新舞蹈,叫《烟火里的中国》,老太太手舞足蹈地比划,说"动作要像咱炸油条那样,又脆又有劲儿";牛牛说想组织快递员成立个"城市信使"合唱团,唱遍景城的大街小巷,他挠着头说"就是大家五音不全,得请七姐你多费心";就连豆豆的幼儿园老师,都来请教怎么教孩子们唱《人民的城》,说"孩子们听了总问,什么时候能再看见星星(火炬)"。

"妈,该睡觉了。"乐乐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手里还拿着个保温杯,是花姐送的,上面印着"景城最美志愿者",字都快磨没了,"张叔说明天带我们去录音棚,说要把你的故事写成歌,让菜市场的喇叭天天放。"

小七合上笔记本,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它们落在景城的屋顶上,簌簌有声;落在护城河的冰面上,悄无声息;落在老槐树的枝桠上,堆积成温柔的形状,像无数个拥抱。她忽然明白,那些熬过的夜,掉过的泪,瘦下去的二十斤,从来都不是孤独的战斗。就像父亲说的,这世上最结实的东西,从来不是钢铁,是人心攒成的温度。

她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寒风带着雪的气息涌进来,却不觉得冷。远处的社区广场上,"记忆角"的灯笼还亮着,透过雪幕望去,像颗跳动的心脏。小七知道,那里面藏着比圣火更持久的光——是花姐关店时那句"我来",带着热气;是牛牛冻红的手里那根电缆,缠着温度;是豆豆没长牙的欢呼,裹着纯真;是乐乐歪歪扭扭的蝴蝶结,系着成长;是每个普通人心里,那点不肯熄灭的热。

回到书桌前,她在笔记本上添了句话:"所谓巅峰,不过是无数平凡人,并肩站成的山。"月光落在字迹上,像撒了层薄霜,却暖得能焐热整个冬天。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fcga-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