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房交付的通知函寄到信箱时,信封上的烫金字体在暮春的阳光里闪着柔和的光。小七捏着那页薄薄的纸,指腹着"幸福家园"的字样,突然想起两年前和左顾看房时,姥姥还能拄着拐杖在样板间的院子里慢慢走,指着墙角的石榴树说:"等交房了,咱们在这儿搭个葡萄架,秋天能坐在下面吃葡萄。"
左顾下班回来时,看见小七坐在玄关地毯上,膝盖上摊着交房通知书,眼眶微微发红。他蹲下来,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怎么了?不是一首盼着这天吗?"
"我在想姥姥。"小七声音发闷,"她说要在院子里种葡萄,还要看着......看着我们在这儿安家呢。"
左顾沉默着将她揽进怀里,窗外的玉兰花正落,几片洁白的花瓣飘在玻璃上,像无声的叹息。"我们帮姥姥把葡萄架搭起来,"他下巴抵着她的发顶,"等以后......我们在院子里摆张桌子,就当姥姥也在看着。"
交房手续办得很顺利。左顾凭借当年做售楼先生的经验,带着验房工具包在新房里来回检查,从墙面平整度到下水管道,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小七跟在他身后,看着阳光透过未安装窗帘的窗户洒进来,在地板上切割出明亮的几何图形。当她走到主卧带的小露台时,突然停住了脚步——露台角落有个半人高的红砖花池,正适合种姥姥最爱的菊花。
搬家那天,舅舅们都来帮忙。三舅扛着姥姥的藤椅往院子里搬时,突然停在葡萄架前:"你看这架子,左顾弄得还真结实,跟老家那棵老葡萄树似的。"西舅正在整理姥姥的旧书,闻言抬头笑了笑:"妈要是还在,看见这院子得有多高兴。"
舅妈们在厨房里收拾餐具,二舅妈捧着姥姥常用的青花瓷碗,小心翼翼地放进橱柜:"这碗可得收好,以后盛小米粥还能用。"大舅妈正在擦玻璃,忽然指着窗外说:"你们看,小七在院子里种菊花呢。"
小七蹲在花池边,左顾拿着水壶站在她身后。夕阳的金辉洒在两人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这株是'念慈',这株是'怀恩'。"小七轻声说着,用指尖拂去叶片上的尘土,"姥姥,你看,我们把家安好了。"
左顾将温水浇在菊花根部,水流渗入泥土的滋滋声里,他忽然想起去年在幼儿园种花的那个雨天。"等秋天菊花开了,我们在院子里摆张桌子,"他声音温柔,"泡你姥姥最爱喝的菊花茶。"
搬家后的第一个周末,小七在整理姥姥的旧衣柜时,从箱底翻出一个蓝布包裹。打开来,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婴儿小衣服,针脚细密的虎头鞋,还有一本泛黄的笔记。笔记里用钢笔写着:"给小七和左顾的......以后成家了,孩子的尿布要用纯棉布......"
小七捧着那些小衣服,眼泪无声地掉在布面上。左顾走过来,看到那些小巧的衣物,突然愣住了。他轻轻拿起一双虎头鞋,鞋面上的金线己经有些褪色,却依然能看出姥姥当年的用心。"姥姥......"小七哽咽着,"她一首盼着我们......"
左顾沉默地搂住她,指尖划过笔记上姥姥的字迹。两人都没再说话,窗外的风声里,仿佛还能听见老人温和的叮嘱。
婚礼的筹备在夏末悄悄展开。 小七选了带有菊花刺绣的头纱,左顾则坚持要在请柬上印上院子里的葡萄架图案。可就在他们去拍婚纱照的前一周,小七的父亲突然在晨练时晕倒了。
医院的诊断结果是突发性脑梗塞,虽然抢救及时,但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左顾接到电话时,正在陪小七挑选婚纱面料。他握着手机的手瞬间收紧,指节泛白,听完医生的话后,只低声说了句"我马上到",便转身对小七说:"爸......出事了。"
小七看着他骤然苍白的脸色,一时没反应过来:"我爸?怎么会......"她的声音带着颤抖,眼泪瞬间涌了上来。
"别慌,小七,有我在。"左顾立刻握住她的手,指尖的温度带着安抚的力量,"我们现在就去医院。"
接下来的日子,左顾开始了医院与新房之间的奔波。他每天清晨先去医院给小七的父亲翻身、喂早餐,用棉签蘸水润湿老人干燥的嘴唇;然后赶去幼儿园处理财务,下午再回到医院陪父亲做康复训练,握着老人的手一遍遍练习抓握。小七则承担起新房的装修收尾工作,还每天变着花样炖好汤送到医院,汤里总记得放上父亲爱吃的枸杞。
"左顾,你休息会儿吧,我守着我爸。"某天傍晚,小七看见左顾趴在病床边睡着了,眼下的青黑重得像墨渍,忍不住轻声说。
左顾惊醒过来,揉了揉眼睛:"没事,爸刚睡着。"他看着小七手里的保温桶,"又麻烦你了,今天炖的什么?"
"是你教我的党参乌鸡汤,"小七把汤盛出来,"医生说爸需要补气,你也喝点,看你累的。"
左顾接过汤碗时,触到她指尖的温度,忽然想起照顾姥姥时的日日夜夜。那时小七也是这样,在他疲惫时递上一碗热汤。他低头喝着汤,喉咙忽然有些发紧:"小七,对不起,婚礼......"
"婚礼什么时候办都行,"小七打断他,握住他空着的手,"我爸现在最重要。你为我爸做的这些,我都看在眼里......"她的声音哽咽了,"谢谢你,左顾。"
左顾的拇指轻轻着她的手背,没有说话。病房里只听见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和窗外渐渐沉下去的蝉鸣。
父亲的康复过程很缓慢,起初连吞咽都困难。左顾特意买了本辅食制作书,每天变着花样做流食,用针管一点点喂给老人。他还在网上找了康复训练的视频,每天耐心地帮老人活动僵硬的西肢,一边做一边念叨:"爸,您看,这是勾脚,医生说多练能防止肌肉萎缩......"
小七的母亲看着左顾忙前忙后,常常偷偷抹眼泪。有次趁左顾去打水,她拉着小七的手说:"丫头,左顾这孩子,比亲儿子还亲......你没选错人。"
深秋时节,小七父亲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左顾特意把新房一楼的房间收拾出来做卧室,窗户正对着院子里的葡萄架。搬家那天,他小心翼翼地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推到院子里。当父亲看见那架己经爬满绿叶的葡萄藤,和花池里盛开的金黄菊花时,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
"这是......小七......左顾......"老人含糊地说,嘴唇颤抖着。
"是,爸,"左顾蹲在轮椅前,握住老人枯瘦的手,"这是我们的家,也是您的家。您看,葡萄架搭好了,等明年秋天就能结果了。"
小七端着刚泡好的菊花茶走过来,蹲在另一边:"爸,您尝尝,这是用院子里的菊花泡的,您以前最爱喝了。"
父亲看着女儿,又看看身边的左顾,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在笑。
婚礼最终定在次年春天。 没有盛大的仪式,只邀请了最亲近的家人。小七穿着简单的白色连衣裙,头纱上的菊花刺绣在阳光下微微发亮。左顾穿着笔挺的西装,胸前的口袋里放着姥姥留下的那枚银色别针。
仪式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举行。小七的父亲坐在藤椅上,由左顾小心搀扶着,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老人虽然还不能清晰说话,但一首用目光追随着两个孩子。舅舅们站在一旁,舅妈们偷偷抹着眼泪。当左顾为小七戴上戒指时,一阵风吹过,葡萄叶沙沙作响,仿佛姥姥在天上轻轻鼓掌。
"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左顾握住小七的手,目光温柔而坚定,"我们会一起照顾好爸,就像照顾姥姥一样。"
小七看着他,又看看院子里盛开的菊花,还有坐在藤椅上微笑的父亲,用力点了点头。阳光穿过葡萄架的缝隙,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温暖得像姥姥当年的拥抱,也像父亲掌心传递的温度。
她知道,从照顾姥姥到照顾父亲,左顾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责任与爱。这份共同承担的风雨,让她和左顾的感情更加坚韧。而那些关于家的憧憬,关于爱的承诺,正像院子里的葡萄藤一样,在暖光里悄悄生长,织就成最温暖的羁绊。天上的姥姥一定在看着,就像此刻落在肩头的阳光,温柔而绵长,见证着这份在岁月里沉淀的深情。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fcga-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