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河畔的守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河畔的守望

 

蝉鸣声撕开盛夏的午后,小七攥着自制的竹蜻蜓,跟着小伙伴们往清水河狂奔。姥姥举着刚烙好的玉米饼追到巷口,小脚跺得青石板咚咚响:"河沿水深!别往中间去!"话音被河风卷走大半,只换来孩子们此起彼伏的"知道啦"。

这条穿城而过的清水河,是孩子们的天然乐园。岸边芦苇丛沙沙作响,浅滩处小鱼穿梭,胆大的男孩首接扎进水里比赛憋气。可对个子瘦小的小七来说,齐腰深的河水藏着无尽危险。姥姥总说她"竹竿似的小身板,风一吹就能飘进河里",因此每次都搬着藤椅守在河堤柳荫下,老花镜滑到鼻尖,眼睛却死死盯着河面上的动静。

某日正午,日头晒得人发昏。小伙伴们玩起"水上接力",小七踮着脚在及腰的水里摇晃,忽然被迎面扑来的浪花呛住。她慌乱挥舞的手臂惊起水花,远处的藤椅应声倒地——姥姥跌跌撞撞冲进河里,蓝布衫全浸透了,还死死攥着从家里带来的救生圈。

"让你别往深的地方去!'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不听老人言!"姥姥哆嗦着给小七擦脸,自己却咳个不停。围观的孩子们吐着舌头散开,只留下姥姥坐在湿漉漉的河堤上,把晒得发红的小七搂进怀里:"你看看,这水都漫到心口了,再深点可怎么得了?"说着从围裙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的糖瓜在阳光下亮晶晶的,"下次要下水,先跟姥姥说,我给你系上长麻绳当保险。"

自那以后,清水河畔多了道奇特的风景。每逢周末,总能看见矮胖的小脚老太太戴着斗笠,坐在画着喜鹊的救生圈旁织毛衣。毛线团滚到脚边,她也不慌,只抬高嗓门:"小七!往东边挪三步,那边有暗礁!"吓得正摸田螺的小七差点摔进水里。其他家长见状首乐:"花大妈这是给小七划了专属安全区啊!"

可姥姥自有她的"兵法"。她在河边捡来形状奇特的鹅卵石,在上面用红漆画成"禁行标记",插在水深危险处;又编了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河水清,河水凉,过腰水深不能淌;要戏水,靠岸旁,安全第一记心上",逼着孩子们边玩边唱。就连河上撑船的老艄公都被她拉来当"眼线",见着小七往深水区去,立刻敲着船帮喊:"小七姥姥!你家金疙瘩要冒险啦!"

深秋的某个傍晚,小七蹲在河边看蚂蚁搬家。暮色里传来熟悉的呼唤,转头看见姥姥背着竹篓蹒跚走来,篓子里装满晒干的艾草。"快上来,要变天了。"老人伸手拉她,袖口滑落露出几道淤青——原来是今早追着下河的孩子,不小心摔在石阶上。小七鼻头一酸,姥姥却笑着用艾草编成手环给她戴上:"'未雨绸缪早当先',姥姥给你编个护身符,保准河水见了你都绕道走!"

如今工作室的落地窗外,清水河依旧静静流淌。每当接待外地来学习蔚县调的学员,小七总会指着河对岸说:"看那棵歪脖子柳,当年我姥姥就坐在下面,一边织毛衣一边唱《劝君莫戏水》,把整条河都唱得服服帖帖。"夕阳给河面镀上金边时,她仿佛又听见那声带着颤音的呼喊,穿透岁月的涟漪,永远守在记忆的浅滩。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fcga-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