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老城门的童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老城门的童谣

 

"小七!又钻哪个老鼠洞啦!"尖锐的呼喊刺破巷口的蝉鸣,正在裁缝铺后巷玩捉迷藏的孩子们突然僵住。透过木板围挡的缝隙,小七看见姥姥标志性的枣红色披肩在夕阳里晃动,小脚老太太单脚撑着墙,活像只倔强的老母鸡。不知谁"噗嗤"笑出声,惊得墙根的蟋蟀都停止了弹琴。

这是小七十岁那年最熟悉的夏日图景。裁缝铺的后门总挂着褪色的蓝布帘,围挡后堆满碎布料和旧缝纫机,黑洞洞的像藏着宝藏。胆大的孩子们偏要往暗处钻,把自己埋在散发樟脑味的碎布里。小七最擅长躲进角落的空木箱,听着外面姥姥的呼喊声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和伙伴们憋笑憋得满脸通红。

"花大妈又找不到娃啦!"卖冰棍的刘大爷摇着铃铛打趣。姥姥叉着腰喘粗气,鬓角的白发被汗水黏在脸上,嘴里还不忘念叨:"这群猴崽子,等抓住了非让你们背《增广贤文》不可!"可真等孩子们嬉笑着冒头,她又变魔术似的从围裙兜里掏出麦芽糖:"下不为例啊,'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吃了糖就该回家吃饭!"

最惊险的那次发生在立秋。孩子们比赛谁能从三轮车上的板凳跳得更远,小七逞强站到最高处。风掠过发梢的瞬间,她听见姥姥撕心裂肺的"当心",紧接着天旋地转,后脑勺重重磕在青石板上。当晚躺在姥姥的蓝花布被窝里,一关灯就看见头顶漂浮着两团幽光,白的冷冽,红的灼人,像两团鬼火在跳舞。

"别怕,是魂儿吓跑咯。"姥姥连夜点起艾草,把小七的红褂子披在三轮车把手上。凌晨的街道空荡荡的,小脚老太太举着铜铃边走边喊:"小七回来哟——"沙哑的声音惊飞了电线杆上的麻雀。第二天清晨,小七真的能活蹦乱跳了,只是总缠着姥姥讲"叫魂"的讲究。

"老辈人说,魂儿轻得很,吓一跳就散咯。"姥姥纳着鞋底,银针在煤油灯下闪着光,"你太姥爷当年逃荒,摔进山沟沟,也是用这法子把魂喊回来的。记住咯,'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人做事都要堂堂正正。"她忽然狡黠一笑,"不过藏猫猫不算,这叫'兵不厌诈'!"

这些年,每当整理蔚县调的民俗歌谣,小七总会想起那些疯玩的日子。裁缝铺后巷的捉迷藏,三轮车旁的冒险,还有姥姥在巷口的呼喊,都成了最鲜活的音符。如今工作室的录音棚里,还保留着段珍贵音频——某次叫魂归来的路上,姥姥边走边唱的《喊魂谣》,带着浓重的蔚县腔调,末尾还混着小七困倦的笑声。

窗外的喜鹊又在铁塔上搭新巢,小七摸着姥姥新织的羊毛袜,忽然发现针脚里藏着句谚语:"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她对着天空轻笑,知道这是老人变着法子提醒自己戒骄戒躁。月光爬上窗台时,她仿佛又看见十岁那年的夏夜,姥姥摇着蒲扇,用扑克牌算着明天的天气,嘴里念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明天准是个疯玩的好天气!"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fcga-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