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河东借兵,商路筹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河东借兵,商路筹谋

 

青铜铃铛在冰冷的地面上转了半圈,最后停在萧沁脚边。猎户带回来的消息像一把淬冰的匕首,刺穿了她强撑的镇定,心口的位置传来一阵阵尖锐的疼。

“沁姑娘,咱们快走吧!”张姐扶着她的胳膊,声音发颤,“靖安侯的人己经开始在城里搜捕将军的亲信了,再不走就被堵住了!”

萧沁深吸一口气,弯腰捡起那枚铃铛。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顾远舟被抓,皇城告急,她不能倒下。他说过,他们连生死都共过,这点难关算什么?现在,该轮到她来救他了。

“往东门走,”她攥紧铃铛,指节泛白,“我记得那里有处废弃的排水道,是当年修城时留下的,或许能出去。”

猎户眼睛一亮:“我知道那个地方!去年猎到的狐狸钻进那里,我追过半里地!”

一行人迅速收拾行装,趁着夜色掩护,避开靖安侯的巡逻队,跌跌撞撞地摸到东门附近。排水道狭窄潮湿,只能容一人匍匐前进,萧沁被猎户和张姐护在中间,身上沾满了污泥,却丝毫不敢放慢动作。

等终于从另一端的出口爬出来时,天边己泛起鱼肚白。长安城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那座曾见证她与顾远舟重逢的城池,此刻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吞噬着无数忠魂。

“接下来去哪?”书生模样的青年喘着气问。

萧沁望着东方,那里是河东的方向。她记得顾远舟曾提过,河东军统领秦峰是员猛将,素来忠君爱国,且与靖安侯素有嫌隙。如今长安城内外,或许只有这支兵马能与靖安侯抗衡。

“去河东,”她语气坚定,“找秦峰将军。”

从长安到河东,一路关卡重重。靖安侯早己下了海捕文书,画影图形捉拿与顾远舟有关之人。萧沁让张姐给她易了容,扮成一个走江湖的药婆,其他人则分作两拨,一前一后掩护她前行。

这一路走得异常艰难。有时为了躲避盘查,要绕远路走崎岖的山路;有时遇到劫匪,全靠猎户出身的汉子凭着一把柴刀吓退对方;最险的一次,他们在客栈歇脚时,差点被靖安侯的暗卫认出来,多亏了书生急中生智,假装与她争执引开注意,才得以脱身。

半月后,当萧沁终于站在河东军大营外时,整个人瘦了一圈,脸上的易容膏早己斑驳,露出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唯有一双眼睛,依旧亮得惊人。

守营的士兵拦住她,见她是个女子,眼神里带着警惕:“这里是军营,闲人免进!”

“劳烦通报秦将军,”萧沁从怀中摸出半块玉佩,那是顾远舟当年在江南送她的,背面刻着一个小小的“沁”字,“就说故人之妻,有要事相商。”

士兵将信将疑地接过玉佩,转身进了大营。萧沁站在烈日下,望着营门口飘扬的“秦”字大旗,手心全是汗。她不知道秦峰会不会见她,更不知道对方是否愿意出兵。

片刻后,营门忽然大开,一个身着铠甲、面容刚毅的中年汉子快步走出来,正是河东军统领秦峰。他手里捏着那半块玉佩,目光锐利地打量着萧沁,忽然沉声道:“你是顾远舟的夫人?”

萧沁心头一紧,点头道:“正是。民妇萧沁,求秦将军救救远舟,救救陛下!”

秦峰眉头紧锁,侧身让她进营:“到帐中说。”

中军大帐里,萧沁将长安发生的变故一五一十地告知。从靖安侯围宫,到顾远舟兵败被擒,再到那些诡异的黑气弹和邪术,她都讲得清清楚楚。

秦峰听完,一拳砸在案上,震得笔墨纸砚都跳了起来:“靖安侯这个老匹夫!竟敢勾结妖道谋反!顾将军忠勇一世,竟落得如此下场!”

萧沁见他义愤填膺,心中燃起一丝希望:“秦将军,如今长安危急,陛下被困,远舟生死未卜,唯有将军的河东军能解燃眉之急。求您出兵平叛,萧沁愿以死相报!”

秦峰叹了口气,面露难色:“萧夫人有所不知,并非我不愿出兵,实在是……”他起身掀开帐帘,指向营外正在操练的士兵,“我这河东军看着人多,其实粮草只够支撑一月,军械也多半陈旧,真要开到长安去,怕是没等见到靖安侯的兵,自己就先溃散了。”

萧沁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不少士兵的铠甲上都带着锈迹,操练用的长枪也有不少是木头做的。她沉默片刻,忽然抬头看向秦峰,眼神异常坚定:“粮草军械,我来想办法。”

秦峰一愣:“萧夫人这话……”

“秦将军只需让将士们专心操练,”萧沁一字一句道,“三个月,不,两个月!我保证让全军换上新甲,粮仓充盈。到那时,还请将军即刻出兵,解救长安之围。”

“你?”秦峰显然不信,“靖安侯把持朝政,各地商路都被他的人盯着,你如何能在短短两月内筹到这么多钱粮?”

萧沁从怀中摸出一本厚厚的账册,那是她多年来在江南、塞北等地经营商铺的记录,上面详细记着各处的货源与渠道。

“我萧家世代经商,在江南有绸缎庄,塞北有皮毛行,岭南有香料铺。靖安侯虽控制了长安,却未必能堵住所有商路。”她将账册递过去,“我可以让江南的绣娘赶制一批新式铠甲内衬,轻便耐磨,能卖出高价;让塞北的商队打通与回纥的交易,用茶叶换回战马;再让岭南那边多运些香料去波斯,换回来的金银足够买十万石粮草。”

秦峰翻看着账册,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最后却渐渐舒展。账册上的字迹娟秀,记录却极为详尽,哪里有便宜的铁矿,哪里能买到好马,甚至连各地官员的喜好都备注得清清楚楚,绝非寻常女子能做到。

“你就不怕……我收了你的粮草,却按兵不动?”秦峰抬头看向她,目光里带着审视。

萧沁迎上他的视线,毫不退缩:“我信顾远舟的眼光,他说秦将军是忠良,便一定是。何况,靖安侯谋逆,天下共击之,将军若能平定叛乱,便是再造社稷的功臣,这份荣耀,难道不比苟且偷安更重要?”

秦峰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好!顾远舟好福气,娶了个有胆识的夫人!就依你所言,我这河东军,便交给你‘养’了!”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萧沁几乎脚不沾地。她让人将账册送回江南,让心腹们按计行事;自己则坐镇河东,一边协调各地商队,一边监督粮草的接收与分发。

她改良了士兵的军服,用江南的云锦混着麻布,做出的衣服既透气又结实,很快就被周边几个州府的守军买去了大半;她想出用胭脂水粉与回纥贵族交换战马的法子,让原本对交易犹豫的回纥首领立刻松了口;她甚至亲自带着商队去了趟波斯,用改良的制茶工艺换回了满满三船的金银珠宝。

河东军的面貌日新月异。新的铠甲整齐地堆放在帐中,粮仓里的粮食越堆越高,士兵们脸上的菜色渐渐褪去,操练时的呼喝声也越发响亮。秦峰看在眼里,对萧沁越发敬佩,时常感叹顾远舟有此贤内助,实乃幸事。

这日,萧沁正在核对新到的一批铁矿账目,忽然有亲兵匆匆来报:“萧夫人,秦将军请您去中军大帐,说是长安那边有消息传来了。”

萧沁心头一跳,放下账册快步走去。她以为是顾远舟有了消息,却见秦峰正拿着一封密信,脸色凝重地站在帐中。

“怎么了?”萧沁追问。

秦峰将密信递给她,声音低沉:“靖安侯……要在三日后,于长安城外的法场,处斩顾将军。”

萧沁的手指猛地攥紧信纸,上面的字迹仿佛化作一把把尖刀,刺得她眼前发黑。

两月之期未到,她的粮草刚够半数,秦峰的军队也还未完全准备好。

可顾远舟,己经等不起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ehag-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