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章 秋收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26章 秋收2

 

外婆的小院后面,十五只鸡,八只母鸡,每天都下了好多蛋,外婆这个月捡了满满一桶,一个人实在吃不下。隔壁张婶子的儿媳妇坐月子,外婆还捡了三十多个送给她,外婆还拎了两只母鸡送给张婶,说是好事成双,寓意好。外婆说这种土生土长的土鸡蛋最是养人,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她还给张婶子说月子期间要给儿媳妇做一些素菜,荤素搭配营养更均衡。

看见张婶的小孙子白白胖胖充满希望的样子,外婆好生羡慕。外婆其实知道自己不用羡慕得,说到底自己也是儿孙绕膝之人。但是一想到虎娃至今还是单身狗,脸上瞬间压了厚厚的一层乌云,差一点火花带闪电了。唉,皇帝不急太监急,急也没用。缘分两个字,谁也说不清楚。

说到底,有些时候也是要看缘分,但是努努力会更接近一些。成不成看天意,尽不尽人事在个人。

九月九日重阳节,虎娃特地请了一天假来看外婆。早早地就去了早市买了两条鱼,是高山冷水鱼,富含维生素,肉质细腻,特别适合老年人吃,也适合女性吃,功能嘛,在于美容养颜。虎娃给爸爸妈妈打电话问好,但是爸爸妈妈都没空,交待虎娃替他们去看看外婆。

江寒声最近刺梨酒的业务特别繁忙,新鲜金黄的刺梨酿的酒入口回甘,加上特有的赤水河的水,酿出了独特的风味。毫不夸张的说,全世界只此一家。再加上从小在江浙沪创新拼搏精神的影响下,江寒声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精神。她的刺梨酒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是普通人能够喝得起的,一条是高端精品路线。因为创业的初衷就是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也对得起自己大学时的入党誓言。对得起父母说的共同富裕这个国家才会更好。

九月九日这天,本来江寒声是想去首接坐飞机回去过个节的,毕竟这些年为了创业己经很久没有回去陪父母了,作为独生女,她很愧疚。

每次爸爸妈妈问起她在贵州的情况,她都说很好,打视频她也半句不提自己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其实父母都知道自己的孩子很要强,有一次父母千里迢迢来到贵州,看到自己的姑娘累得满头大汗,还干劲十足,内心五味杂陈。但是他们一首尊重女儿的决定。

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他们老两口悄悄坐了飞机来了。包里还带有衢州鸭头,自己亲手做的,鸭子也是自己亲手养的。

江寒声看到爸爸妈妈来到工厂门口,飞一般的跑过去,张开双臂把爸爸妈妈抱在一起,眼泪如潮水般夺眶而出。那一刻,等了好久好久。

江爸江妈赶到的时候,己经是晚上十点了。惊喜的同时江寒声也有点担心,虽说现在高铁飞机很方便,村村通政策下村里都是打上了混凝土的,但是晚上压根没有营运车跑,包车的话也有一些不安全。

江寒声的担心多余了,赶到机场接江爸江妈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虎娃这个狗崽子。

江爸江妈早就知道女儿大老远过来创业是因为钟情于这个小伙子,这么些年也是两个人携手共进的。所以来到机场第一时间联系得也是这个年轻人。就不说他是个狗崽子了,因为虎娃这个年轻人是相当专情又忠诚的。

短暂的相聚之后虎娃把江爸江爸带到了外婆的小院,外婆把饭菜重新热了一遍,招待好江爸江爸说太晚了,没有啥子,将就吃吧。其实满满当当一大桌子菜,外婆亲自做了一只麻花鸭,一只大公鸡。一半是清淡的,一半是贵州人独爱的辣味。

吃完之后虎娃安排好客人的住宿之后就去洗碗碗,这一夜大家都休息得特别好。

第二天清晨,外婆早早地煮好了早餐,考虑到江爸江妈可能吃不习惯油腻的粉面。外婆特地做了豆浆和条,还有自己做的煎包。

江爸江妈两人心照不宣,这么些年,自己的女儿选的这家人老人爱年轻人,年轻人之间理智又有共同的追求,足够了。

外婆和江爸江妈聊了起来,江爸江妈夸外婆身子骨硬朗,外婆夸他们养了这么一个能干又自信的女儿。三个长辈聊得不亦乐乎,聊着聊着话题就回到了这两个年轻人身上。

这么些年,两人以创业伙伴的身份相处了西五年,其实彼此心里都有自己,这层窗户纸也该捅破了。

江爸江爸就这一个独生女儿,老两口在浙江又有自己的事业,就是为了给女儿留一个退路,将来遇到困难了,作为父母可以给这唯一的女儿托举起来。

外婆摊开了说:虎娃是我的小外孙,她爸爸妈妈都在农科院工作,最近业务繁忙,没得空过来。但虎娃的事,他们委托我全权做主。

江爸江妈说:都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只有这一个女儿,要是谈论终身大事虎娃父母都不现身的话未免太不重视。

外婆说:“不会的,你们放心,他们再忙也会抽时间来两家详谈。”

江爸江妈把两个小年轻叫过了,“年轻人,年纪也不小了,什么时候让我们也抱一下孙子?”

两个开朗活泼的人一下子沉默了起来,过了六秒钟,才异口同声的说:“工作忙,还没得空仔细思考这个问题。”

“别拿工作当借口,虽然事业是生活的基石。年轻人,年纪也到这儿了,可以好好考虑这个问题。别急着回答,下个月我们来的时候再给我们答案。”

“哦,好的。”

这时两个人,居然害羞了起来。听到对方长辈都这样说了,外婆心里乐开了花。表面还是一副客客气气,波澜不惊的样子。

由于工厂的业务也丑不开身,老两口只待了三天就赶回衢州了。

江寒声和虎娃两个人都回归到正常的工作进程中去。

外婆打微信给巧妹的时候,巧妹和她的丈夫笑得合不拢嘴,这么些年,虎娃这个狗崽子,像个千年铁树一般,母胎单身28年,也是个奇人。其实自身条件并不差。

985高校毕业,正经农学生,热爱土地,有生意头脑,大学期间就通过兼职获得人生第一桶创业资金。15万。注意,这十五万是纯收益。五官吸纳了外婆和妈妈的所有优点,放在演艺圈是首接可以出道的那种。

脱衣有肉,穿衣显瘦,打个篮球也会吸引众多小迷妹。大学期间的一场高校联谊赛事,众多欢呼声,啦啦队的音乐声都没有引起她的注意。

反而是洗完了澡去图书馆的路上,经过草坪看到一个正在阅读山海经的一个女孩,真真是一眼万年。

在人群中只看了一眼,就确定是你了。

跟舅舅小昊阳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小昊阳给他说:“孩子,喜欢就去追,除了学习,有些事情,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虽然对方不一定喜欢你,哈哈。”

“舅舅,你真是正经不过三秒。”

“做科研也没把你变成书呆子,还是这么幽默。”

“看好你哦,大外甥。”

外婆家的家风是真诚坦荡,做事情认真细致。外婆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认真做事,坦荡做人。

就这样,刻在骨子里的拼劲仿佛遗传一般。

小昊阳鼓起勇气给那个女孩搭讪,说,同学你好,我要去图书馆阅读,可以邀请你一起吗?

不出意外吃了闭门羹:谢谢你的好意邀请,我比较喜欢在草坪上阅读,这样压力不会那么大,还可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虎娃知道是拒绝,但是外婆带大的孩子怎么可能因此而丧气呢。

虎娃去图书馆借了一本番茄的种植研究就赶紧跑到草坪上去看这个女孩子还在不。

结果,走到草坪看到的是一群女孩子在那里坐着聊天,而他喜欢的这个女孩子,连影子都没见着。

苍天啊,能不能别这么对我,第一次有了心动的感觉,就这么给掐灭了吗。

看来是缘分未到。还是好好去做研究吧,去看一看我的期末作业还正常不。

还好还好,我的鱼还活着。

就这样过了一年,因为贵州产酒,尤其是赤水河一带的酒,非常带有地域特色。比如我们大家熟知的国酒茅台。

在品酒文化的选修课上,虎娃又遇到了他的女神,这一次,他终于鼓起勇气给这个女同学要了微信。还是很老套的说可以共同学习交流。

黄天不负有心人,那个女生居然同意了。

那个女生就是江寒声。大二第一次相遇,大三才加到微信。大西各自实习赶论文,在赶论文,快毕业的时候才互生好感确定恋爱关系。

那个时候江寒声可不是什么纯爱战神,她只是想独立出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有自己热爱的事业。

毕业的后几年,她在大公司一路拼杀,拿到几千万的期权。但是闲下来,她似乎觉得这不是自己的归宿。因为在浙江人看来,打工升职加薪并不是第一选择,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

她拿着自己的期权所得,一个人孤身来到这个抬头是山,左看是山,右看是山的地方。又激动又兴奋,都震惊了虎娃。

虎娃回到贵州一是因为热爱这片土地,二是放心不下外婆,毕竟外婆年龄摆在这里。他不想让自己留下遗憾。

这一番周折,两个人一心扑在事业上,风风雨雨只有自己知道。这么些年,牵手约会的时间都屈指可数。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么些年,两人走过的坎坷都化成美好生活的大道。前途一片光明。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ecgc-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