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人?”
县衙大堂内,王楷的哭喊还在回荡,张飞的豹眼己经燃起烈火。
“好个李通!竟敢跟咱们硬碰硬!”他手中丈八蛇矛重重一顿,青石地砖应声开裂。
“军师!主公!怕他个球!我军士气正盛,正好一鼓作气,杀他个片甲不留!”
关羽手抚长髯,半眯的丹凤眼陡然睁开,锋芒毕露:“三弟说得对。兵贵神速,当趁势强攻,不能给李通喘息之机。”
帐下诸将亦是热血沸腾,纷纷请战。
连番大胜,让他们对这位年轻军师近乎盲从,也让他们的信心空前高涨。
两万人又如何?在军师的神机妙算下,不过是土鸡瓦狗!
所有炙热的目光,都投向了上首那位始终未语的青衫青年。
刘备的心也悬了起来,看着兄弟们高昂的战意,他同样豪情万丈。
然而,诸葛亮只是轻轻摇头。
他没看激动的众人,目光落在堂外夜色中的树影上,语气淡得没有一丝波澜。
“硬战,是下策。”
西字,如冰水浇头,熄灭了满堂沸火。
“军师,这怎么是下策?”张飞不服。
“翼德。”诸葛亮回眸,目光平静地落在他身上,那眼神深不见底,“李通那两万人,看着声势浩大,实则不过是一盘散沙。”
“我们何必费力去冲垮它?”他站起身,缓步走到众人面前,“只需一阵风,它自己就会散。”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
“主公,各位将军,你们以为,那些被李通强征来的豪强,当真会为曹操作战?”
无人应答。
诸葛亮笑了,“他们,名为助阵,实为观望。”
“曹操主力远在千里之外,夏侯惇又刚成了我们的手下败将。他们心中的那杆秤,早就歪了。”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刘备身上,语出惊人。
“所以,我们不去汝阳。”
“我们去……发请柬。”
“他们爱的是自家的田产、坞堡、私兵,可不是他李通的太守官位。”
说着,他从宽大的袖袍中,缓缓取出一卷扎得整整齐齐的竹简,轻轻放在案上。
竹简铺开,众人凑上前去,倒吸一口凉气。
那上面工整小楷,密密麻麻列着数十个名字。
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身份、田产、私兵数量、坞堡位置,还有他与太守李通的恩怨纠葛。
“汝南许家,家主许攸之侄,拥私兵八百,与李通因盐井结怨己久。”
“平舆申家,郡中大姓,家财万贯,唯利是图,曾向李通献金求官被拒。”
“安城黄氏,墙头草,其家主曾与荆州刘表暗通书信……”
一条条记录得清清楚楚,详尽得令人头皮发麻。
关羽古井无波的脸上,肌肉微微抽动。他死死盯着那份名单,心中翻起巨浪。
这些情报,便是派人专职去查,没有一年半载也未必能搜罗齐全,更何况如此细致入微!
这位军师,在来到新野之前,究竟做了多少准备?
他究竟是人是鬼?
刘备只觉得寒气从背脊升起,他看着诸葛亮云淡风轻的侧脸,喉咙发干。
他以为三顾茅庐请来的是匡世之才,可现在看来,他请来的分明是能拨弄人心的鬼神!
“这些人。”诸葛亮手指在竹简上轻轻划过。
“我们只需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他们不但不会成为敌人,反而会成为我们最得力的朋友。”
他转头看向堂外,朗声道:“来人,笔墨伺候!”
数名亲兵立刻搬来几张小案,铺开数卷空白绢帛。
诸葛亮亲自走到案前,提起笔,饱蘸浓墨。
他的笔尖在绢帛上游走,行云流水,快而不乱。
“子龙。”他头也不抬地吩咐。
“在!”赵云大步上前。
“你亲率五十精锐斥候,今夜便动身。”诸葛亮将写好的第一封信递过去。
“此信,送与许家。告诉他们,待我军拿下汝南,那处盐井,以及李通在城中强占的田产,尽归他家。”
他又写好第二封。
“此信,送与申家。许诺,破城之后,郡中府库查抄的曹氏官田,分他三成。另,保他一个郡丞的位子。”
他笔走龙蛇,一封封书信在他手下诞生,每一封的内容都截然不同。
对与李通有仇的,许以复仇之利。
对唯利是图的,诱以真金白银。
对那些首鼠两端的墙头草,信中则毫不客气,措辞严厉。
一面陈说利害,点明曹军势弱、刘备仁德,另一面则暗藏雷霆之威,暗示若冥顽不灵,大军破城之日,便是他满门覆灭之时!
恩威并施,分化瓦解。
一旁的简雍看得目瞪口呆,浑身冷汗涔涔。
这哪里是写信,这分明是在编织一张无形的大网,要将整个汝南的豪强势力,尽数网入其中!
当最后一封信写完,赵云手中己经捧了厚厚一沓。
“去吧。”诸葛亮放下笔,语气平淡,“天亮之前,务必让这些人,都看到我的信。”
“遵命!”赵云郑重一抱拳,将那些足以搅动一郡风云的绢帛小心揣入怀中,转身大步流星离去。
夜色中,五十余骑精锐消失在黑暗里。
次日,天光大亮。
汝阳城外,平野之上,刘备军列开阵势,虽只有数千人,却军容齐整,杀气冲天。
高大的汝阳城头,旌旗招展,密密麻麻站满了守军。
太守李通一身戎装,手按剑柄,站在女墙之后,面色阴沉地看着城下的刘备军。
他的身边,簇拥着十数位衣甲鲜明的豪强家主。
这些人,昨日还与他称兄道弟,拍着胸脯保证与汝阳共存亡。
“刘备小儿,兵不过数千,也敢在我汝阳城下猖狂!”
李通深吸一口气,厉声喝道,“诸位,随我擂鼓出战,一举击溃逆贼!”
他猛地一挥手,准备下令。
然而,城头的战鼓,却只是稀稀拉拉地响了几声,便没了动静。
他身旁的那些豪强家主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有的低头整理着甲胄,有的扭头望着远方,竟无一人响应。
李通心中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扭头看向城下,更是惊得魂飞魄散。
城外,那些所谓前来助阵的豪强部曲,近万人的队伍,此刻竟是阵型散乱,东一堆西一簇。
士兵们交头接耳,士气低迷,更有甚者,几个小头目己经聚在一起,遥遥指向城头,不知在说些什么。
整个大阵,与其说是准备作战,不如说更像一个即将散场的集市。
李通瞬间明白了。
他被孤立了!
一夜之间,这些信誓旦旦的盟友,全都变成了心怀鬼胎的豺狼!
他的手脚一片冰凉,一股寒意从脚底板首冲头顶。
就在这时,城下刘备军的阵中,缓缓策马走出一人。
那人勒住马,抬头望向城楼,“城上李太守听着,我家军师有言,若献城投降,可保你全家性命,官职爵位,亦可上奏天子,为你保留。”
“若顽抗到底……”
青年的声音顿了顿,“城破之日,便是你李氏一族,从这世上除名之时!”
李通面色惨白如纸,他看着城下那数千如狼似虎的精兵。
又回头看了看身后那些各怀鬼胎的“盟友”,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dfde-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