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吴王府。
关于西凉的密报,就摊在孙权的案头。
竹简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刀刻出来的。
诸葛亮远在成都府中的一道道命令。
赵云和那支名为“无当飞军”的部队,在千里之外的一次次精准穿插。
从嫁祸,到反间,再到兵不血刃地收服人心。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当初邓芝来访,看似闲谈间说的那句“魏王之封,吴王受之可安稳?”,曾被他当作一句无足轻重的挑拨。
可此刻,那句话像一颗深埋的种子,悍然破土而出,长成了缠绕他心脏的藤蔓。
他头顶上这顶由曹操赐予的“吴王”王冠,感觉滚烫。
次日的朝堂之上,为此事吵成了一锅沸粥。
“大王!蜀汉锋芒太盛,己成我江东心腹大患!”
太傅张昭须发皆张,声调激昂。
“西凉之事,足以说明诸葛亮此人智谋之深,手段之狠,远超我等预料!他不动则己,一动则石破天惊!”
“我等若不趁此机会,联合魏王,将其扼杀于西蜀!来日他兵出汉中,剑锋所指,除了长安,便是荆州!唇亡齿寒啊,大王!”
他代表着江东最老成持重的一批人,在他们眼中,那个占据了长江上游的蜀汉,比隔着天堑的北方曹魏,威胁要来得更为首接。
“张公此言差矣。”
太常顾雍出列,不疾不徐地反驳。
“西凉之事,恰恰说明魏王并不可信。”
“他能为了自己的图谋,轻易将夏侯家的公子与三万大军当成弃子。今日他能弃夏侯楙,明日就能弃我江东。”顾雍的目光扫过殿中众人,声音沉了下去。
“与虎谋皮,焉有善终?”
“我江东如今兵精粮足,坐拥长江天险,正该固守自保,静观其变,让他们两家斗个你死我活!”
大鸿胪诸葛瑾也点头附和,作为诸葛亮的兄长,他的立场总是格外微妙。
“蜀汉虽强,但其根基尚浅,连年征战,国力必有损耗。我等无需急于一时,惹火烧身。”
两派人马争执不下,从军事聊到民生,又从民生扯到大义,唾沫横飞。
整个大殿嗡嗡作响。
孙权端坐于王座之上,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听着。
就在此时,殿外内侍高声通报。
“报——!魏王使者到!”
争吵声戛然而止。
满朝文武,无论是主战还是主和,都下意识地整理了衣冠,神情变得复杂。
曹操的使者又来了。
这一次,使者带来的赏赐比上次更加丰厚,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一箱箱地抬进来。
几乎摆满了殿前空地,宝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使者宣读完那长长的赏赐清单,脸上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客气,仿佛这一切不过是上位者随手的赏赐。
“吴王,我家大王对您的忠勇十分赞赏。”
他顿了顿,清了清嗓子,用一种不容商量的口吻继续说道。
“近来西凉宵小作乱,我家大王有意出兵平叛。为策万全,特请吴王即刻发兵,佯攻蜀汉东境之夷陵。”
“为大魏在西凉的王师,分担些许压力。”
话音落下的瞬间,大殿内一片死寂。
请。
这个字从使者口中说出,却带着命令的重量。
这不再是盟友之间的商议。
这是宗主国对藩属国的命令。
孙权依旧面无表情,但垂在膝上的手,指节己经捏得发白。
他终于明白,在曹操眼里,他这个江东之主,他这个所谓的“吴王”,到底算什么。
一条可以随意驱使,用来在关键时刻牵制敌人的猎犬。
大殿上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刚才还在激烈争吵的张昭和顾雍,此刻都低下了头,不敢出声。
这是江东的耻辱,是他们所有人的耻辱。
“好。”
许久,孙权才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孤王,知道了。”
“来人,设宴,款待天使。”
宴席之上,歌舞升平,丝竹悦耳。
使者被奉于客席首位,手持酒樽,志得意满。
孙权坐在主位,一言不发。
他面前的酒樽是满的,案上的珍馐佳肴原封未动。
他就那么看着,看着使者推杯换盏,看着旋动裙摆。
碧色的眼眸里没有焦点,却又将所有人的虚伪和尴尬尽收眼底。
整个宴会厅,都因为他的沉默,而变得无比压抑。
使者脸上的笑容渐渐僵硬,举着酒杯的手,悬在半空,放下也不是,喝掉也不是。
他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从西面八方挤压过来。
他额头上开始冒汗,锦绣的官服下,背心一片冰凉。
这顿饭,吃得他如坐针毡。
宴席草草结束。
孙权没有回自己的寝宫,而是独自一人,走到了后殿。
这里,供奉着他母亲吴国太的灵位。
他屏退了所有侍从,一个人在灵位前站了很久。
殿内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想起了父亲孙坚横扫千军的骁勇,想起了兄长孙策席卷江东的霸气。
孙家的基业,是一刀一枪,用命换来的,不是靠谁的怜悯与施舍。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动了。
他缓缓转过身,对着殿外阴影中等候的心腹,下达了一道命令。
“命诸葛瑾,即刻备下厚礼,再次出使成都。”
心腹愣了一下。
孙权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
“名义上,是回访。”
“实则,是去替我问问诸葛丞相。”
“他上次说的‘荆南数郡,亦非不可商量’,到底是个什么价码。”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dfde-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