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邓芝使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2章 邓芝使吴

 

刘备缓缓抬起头,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地盯着那卷战报。

一股狂怒,瞬间冲垮了所有的悲伤。

“他敢!”

刘备猛地站起,一脚踹翻了身前的案几。

“那个江东鼠辈!他凭什么称王!”

一个暴躁的声音从殿外传来,刚刚苏醒的张飞,面色苍白,却满眼怒火地冲了进来。

“大哥!军师!发兵吧!”

“俺老张愿为先锋!踏平建业,拧下孙权那小儿的脑袋,给我那苦命的侄儿报仇!”

魏延等一众武将,也纷纷涌入殿中,个个义愤填膺。

“请主公下令,讨伐东吴!”

“此仇不报,我等誓不为人!”

整个大殿,瞬间被一股狂热的战意所笼罩。

所有人的期盼,都集中在了诸葛亮身上。

诸葛亮只是静静地站着,他等所有人都喊完了,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各位将军,可曾想过,是谁最希望看到我们现在这个样子?”

“此计,非曹操所能出。”

“如此阴狠,专攻人心弱点,必是出自司马懿之手。”

诸葛亮走到殿中悬挂的地图前。

“他知道主公与孙权己成死仇,知道我军将士心中憋着一股怨气。”

“所以他送去一顶王冠,不是为了拉拢孙权,而是为了点燃我们心中的怒火。”

“他要我们被愤怒冲昏头脑,不顾一切地挥师东向,与孙权拼个两败俱伤。”

“然后,他就可以安坐许都,从容南下,收拾残局。”

“此计,名为捧杀,实为离间。”

“今日,谁先动怒,谁就输了。”

大殿内,那股狂热的战意,迅速冷却下来。

张飞粗重地喘息着,豹眼圆睁,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是啊,他们光想着报仇,却忘了北方还有一只最可怕的猛虎,正虎视眈眈。

刘备也冷静了下来,他扶着倾倒的桌案,声音沙哑地问。

“那依军师之见,该当如何?难道……就这么算了?”

诸葛亮转过身,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再次陷入震惊的话。

“不但不能算了,我们还要派人去。”

张飞一愣,下意识地问:“派人去问罪?”

“不。”

诸葛亮摇了摇头,羽扇轻轻一摆。

“我们派使者去,祝贺他。”

此言一出,满堂死寂。

连刘备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祝贺?

祝贺那个仇人称王?

张飞第一个跳了起来,他指着诸葛亮,气得浑身发抖。

“军师!你是不是杀我侄儿杀昏了头!”

“他孙权算个什么东西!也配称王!也配我们去祝贺!”

“这要是传出去,天下人怎么看我们!我蜀汉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没错!军师此举,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魏延也跟着附和。

反对之声,再次响起,比刚才还要激烈。

在他们看来,这简首是奇耻大辱。

诸葛亮没有理会这些反对的声音。

他的视线,只看着刘备。

“主公,孙权刚刚经历了一场奇耻大辱,十万大军覆没,大都督自刎,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刘备陷入了沉思。

“是脸面。”

诸葛亮替他说了出来。

“他需要一个台阶,来向江东的军民交代,来稳固他摇摇欲坠的声望。”

“曹操的这顶王冠,就是他现在最需要的台阶。不管这台阶是不是有毒,他都必须接下。”

“此时,我们若是兴师问罪,只会把他彻底推向曹操的怀抱,让他们结成牢不可破的死盟。”

“但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派人去祝贺他呢?”

诸葛亮的声音里,带着洞悉一切的从容。

“其一,是向天下彰显主公的气度。我们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更不计较匹夫之怒。我们着眼的是天下大局。”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用这个祝贺,重新定义他这个‘吴王’的身份。”

他顿了顿,“曹操是汉贼,他册封的王,是伪王。”

“但主公您,是汉室宗亲,大汉皇叔。由您出面承认,那他孙权,便不是‘曹魏的吴王’,而是‘大汉的吴王’!”

“我们用一份贺礼,一道名分,就从法理上,把他从敌人,变成了大汉的臣子。”

“日后,他若再与我们为敌,便是臣子反叛君上,我军再出兵,便是讨逆平叛,名正言顺!”

之前还激烈反对的将领们,此刻都张着嘴,一脸的难以置信。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一份简单的贺礼背后,竟然还隐藏着如此深远的图谋和杀机。

杀人,不用刀。

用的是名分,是大义。

刘备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军师……这贺表,该如何写?”

诸葛亮微微一笑。

“无需笔墨。”

他清了清嗓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朗声口述起来。

“恭贺吴王殿下,顺天应人,抚有江东,此乃万民之福,社稷之幸……”

洋洋洒洒数百言,辞藻华美,极尽吹捧。

他将孙权夸成了经天纬地的圣主,却又在字里行间,不经意地提起。

“……昔日周郎,虽有经世之才,然天数己尽,非人力可回。今殿下承继大统,当知天命,体恤民心……”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把孙权捧上了天,又不动声色地在他心口上,撒了一把盐。

最后,他话锋一转。

“今汉室不幸,曹贼篡逆,天下汹汹。望吴王能念及汉室恩德,与我主共扶大厦于将倾,匡正道于乱世……”

一篇贺词念完,大殿之内,针落可闻。

张飞和魏延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两个字。

服了。

“何人可为使者?”刘备问道。

一个文官从队列中走出,躬身一拜。

“臣,邓芝,愿往。”

诸葛亮走到邓芝面前,将一卷写好的贺词交给他。

“此为贺表,呈于孙权与江东群臣观之。”

随即,他又从袖中取出一卷用细绳捆扎的密诏,塞入邓芝手中。

“此为密诏,只有你一人可见。”

“何时用,如何用,见机行事。”

邓芝郑重地将两卷丝帛收入怀中,对着刘备与诸葛亮,行了一个大礼。

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这座威严的宫殿。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dfde-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