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关门打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章 关门打狗

 

关羽南撤的大军,在泥泞的官道上行进。

连绵的秋雨从未停歇,冰冷的雨水混着黄泥,裹在每一个士兵的甲胄和裤腿上。

曾经那支水淹七军的雄师,此刻士气全无。

一路上,总有些鬼鬼祟祟的“农夫”和“货郎”在道旁出没。

他们的声音不大,却总能精准地飘进队伍里。

“听说了吗?江陵城里好好的,吕蒙将军下了死命令,不许动百姓一针一线!”

“是啊,我家三舅就在城里,昨天还托人带信出来,说吴军还给各家发了米粮,说是安家费呢!”

这些话语,像是一粒粒种子,落在了荆州将士们早己疲惫不堪的心田里。

他们的家小,他们的根,都在荆州。

夜里,宿营的篝火旁,一名校尉低声对身边的几个同乡说:“将军他……是不是真的疯了?江陵都丢了,我们这点人回去,不是送死吗?”

“可……将军待我们不薄。”

“命重要,还是恩情重要?我们的爹娘妻儿,都在城里,他们都好好的!我们要是回去攻城,刀剑无眼,伤了自家人怎么办?”

沉默在蔓延。

第二天清晨,关羽点兵时,发现一夜之间,军中少了近千人。

他们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就像是被这阴冷的雨夜,悄无声息地吞噬了。

关羽骑在赤兔马上,看着那些空出来的营地,那张枣红色的脸在晨光中看不出任何表情。

他身后的关平与周仓则是面色铁青,几次想要开口,却都被关羽一个沉默的眼神制止。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调转马头,继续向南。

每一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士兵在行军途中或者夜里悄然离队,朝着家的方向逃去。

这支曾经让曹操动了迁都之念的大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地消融、瓦解。

当他们抵达江陵城下时,数万大军,只剩下了不到五千残兵。

“攻城!”

关羽的命令简短而沙哑。

残存的士卒们,在求生的本能和最后的忠诚驱使下,扛着云梯,发起了有气无力的进攻。

城头之上,吕蒙早己严阵以待。

他甚至没有动用滚木礌石,只是密集的箭雨,便将城下稀疏的攻势彻底压垮。

荆州军的尸体,在城墙下铺了薄薄的一层。

更多的人,则是在箭雨中崩溃,转身逃窜。

一场短暂而惨烈的攻防之后,关羽身边,只剩下了关平、周仓,以及数百名最忠心的死士。

“退守麦城!”

关羽勒马回望了一眼高大坚固的江陵城,终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麦城,一座早己废弃多年的小小坞堡,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之中。

当这数百残兵退入其中,拉上吊桥的那一刻。

所有人的心里都清楚,他们己经成了一支孤军,被彻底困死在了这里。

周瑜与吕蒙的大军,如潮水般涌来,将小小的麦城围得水泄不通。

东吴的旗帜,插满了麦城周围的每一处高地。

连绵的营帐,一眼望不到头。

然而,吴军只是围困,却没有丝毫攻城的迹象。

周瑜的帅帐内,吕蒙有些不解:“都督,为何不一鼓作气,拿下麦城?也好绝了关羽的念想。”

周瑜端着酒杯,遥望着远处那座孤城,脸上满是胜券在握的从容。

“子明,杀人,也要诛心。”

“我要让他关羽,在绝望中一点点耗尽所有的傲气。我要让他亲眼看着自己的士兵饿死,我要让他明白,他那所谓的武圣之名,在我江东大军面前,不过是个笑话。”

“我要他,跪着走出城门,向我投降!”

麦城之内,最后的军粮己经见底。

士兵们开始宰杀战马充饥,连皮甲上的皮革,都被割下来放在锅里熬煮。

绝望的情绪,笼罩着每一个人。

关羽依旧穿着那身青色战袍,每日登上城头,手扶垛口,眺望远方,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他将心腹大将廖化叫到身前。

“元俭,上庸的刘封、孟达,尚有数万兵马。你今夜带上我的亲笔信,杀出重围,去向上庸求援。”

“告诉他们,只要援兵一到,内外夹击,必能大破吴军!”

廖化双目含泪,重重叩首:“君侯放心!末将便是拼了这条性命,也一定将援兵带来!”

当夜,廖化率领数十名死士,趁着夜色从北门冲出。

吴军象征性地阻拦了一阵,便放开一条口子,任由廖化浴血杀出。

周瑜在营中听闻此事,只是冷笑一声。

他要的,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关羽己经山穷水尽,只能寄望于那虚无缥缈的援兵。

廖化一路疾驰,终于抵达上庸。

当他将关羽的求援信呈给刘封、孟达时,两人面面相觑,脸上满是为难。

孟达率先开口:“廖将军,非是我等不愿出兵。只是东吴此次倾国而来,周瑜、吕蒙皆是当世名将,兵力十倍于我。”

“我等若是贸然出兵,无异于以卵击石,上庸亦将不保啊!”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本该义不容辞,可见孟达如此说,心中也犹豫起来。

他素来对关羽轻视自己的态度心怀不满。

廖化急道:“君侯乃主公的结义兄弟,如今身陷重围,上庸唇亡齿寒,两位将军岂能见死不救!”

刘封沉着脸,最终摆了摆手。

“此事,容我等再议。将军一路劳顿,先下去休息吧。”

廖化看着两人推诿的神色,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他知道,所谓的再议,就是拒绝。

绝望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回了麦城。

城中最后的一点士气,彻底崩溃了。

士兵们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眼神空洞,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与此同时,东吴大营之内,却是歌舞升平,大排筵宴。

周瑜高坐主位,意气风发,他举起酒杯,遥指麦城的方向,对帐下众将大笑。

“诸位请看,那昔日威震华夏的关羽,如今不过是冢中枯骨!连他自己的侄儿都弃之不顾,可见其早己人心丧尽!”

“待其粮草耗尽,我便派人入城劝降。若他肯降,我便将他带回建业,献于主公面前,让他也尝尝阶下囚的滋味!”

帐内一片哄笑,所有人都认为,大局己定。

一名东吴使者,带着美酒佳肴和周瑜的劝降信,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死气沉沉的麦城。

他被带到了城头。

关羽一身甲胄,身形依旧挺拔如松。

使者清了清嗓子,将周瑜的条件一一道来,言语间充满了施舍与傲慢。

“我家都督说了,只要关将军肯归顺,主公必上表天子,封你为王,拜你为侯,享不尽的荣华富富贵……”

他话还未说完,关羽只是抬了抬手。

身旁的周仓,像拎小鸡一样,一把抓住了使者的后颈。

使者惊恐地挣扎起来:“你……你们要干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关羽缓缓拔出腰间的佩剑,那是刘备亲手赠予他的。

他没有说一个字。

手起,剑落。

一颗大好头颅滚落在地,鲜血溅上了斑驳的城砖。

“把他的头,挂到旗杆上去。”关羽的声音,冷得像冰。

很快,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被高高悬挂在麦城最高处的旗杆上,正对着东吴的大营。

消息传回,周瑜的庆功宴戛然而止。

他猛地将手中的酒杯砸在地上,摔得粉碎。

“竖子!竖子安敢辱我!”

“传我将令!全军整备!明日天明,给我踏平麦城!我要亲手斩下他的头颅,我要将西川夷为平地!”

整个东吴大营,都被主帅的怒火所点燃,战鼓声、号角声响彻夜空。

无数士兵开始披甲执锐,准备着明日的雷霆一击。

就在吴军营地灯火通明、杀声震天之时。

数百里外的西陵峡口,幽暗的江面上,张飞正坐在一块伪装成礁石的巨大船体上,用一块破布,不耐烦地擦拭着手中的丈八蛇矛。

一只信鸽,穿过夜雾,精准地落在了他身旁的魏延手臂上。

魏延解下信鸽脚上的竹管,倒出里面的纸卷。

上面只有一个字。

“收”。

张飞一把夺过纸条,凑到眼前看清那个字。

他那双豹眼瞬间圆睁,脸上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手中的丈八蛇矛发出一阵渴望饮血的嗡鸣。

他猛地站起身,对着身后黑暗中无数潜伏的身影,发出一声压抑的低吼。

“三军听令!准备点火,给周都督送一份大礼!”

麦城城头,狂风呼啸,吹得那杆悬挂着人头的旗帜猎猎作响。

关羽迎风而立,他能听到城外吴军调动的喧嚣,能看到那一片连绵的火海。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东方的夜空,仿佛能穿透无尽的黑暗,看到那己经悄然收紧的罗网。

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冰冷的笑意。

诱饵,己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dfde-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