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垂着眼,语气平淡。
“丞相节哀。”
他顿了顿,继续道:“夏侯将军性刚,懿曾劝过,当稳守,奈何……”
话未说完,意思却再明白不过。
“你!”曹真血气上涌,指着司马懿的鼻子,“叔父尸骨未寒,你竟在此推卸责任!丞相,此人包藏祸心!”
“住口!”
曹死盯着司马懿,赤红的眼里,是猜忌,是怒火。
更有一丝他自己都不敢承认的……恐惧。
他怕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对岸那个能将一切玩弄于股掌之上的诸葛孔明。
夏侯渊的死,像一记耳光,狠狠抽在他脸上。
而司马懿的谏言,言犹在耳。
“仲达之言,并非无理。”曹操缓缓坐下,“只是……妙才他,与我情同手足……”
声音里是无尽的疲惫。
“丞相,”司马懿抬起头,第一次首视曹操,“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
“刘备新胜,士气正盛,必会追击。我军当立刻固守汉水,不可浪战。”
“粮草多在北山,必须重兵把守。”
曹操闭上眼,倦意满身,挥了挥手。
“此事,由你处置。”
……
曹营愁云惨淡,蜀军大营内,却是一片欢腾。
定军山一战,阵斩夏侯渊,汉中震动。
刘备大摆筵宴,为黄忠庆功。
老将军黄忠满面红光,身披金甲,接受着同僚的祝贺,只觉豪气干云,仿佛年轻了二十岁。
酒过三巡,黄忠猛地站起,对刘备一抱拳,声若洪钟。
“主公!曹军新败,士气己丧!末将愿再为先锋,夺其北山粮草,断他根基!”
帐内叫好声一片。
唯有诸葛亮,轻摇羽扇,一言不发。
法正看了他一眼,也皱起眉头。
刘备见黄忠战意高昂,正要应允。
“黄老将军,”诸葛亮的声音让帐内一静,“曹操虽败,大军尚在。司马懿此人,心思深沉,北山之地,恐有埋伏。”
黄忠正在兴头上,闻言不快:“军师是信不过我这把老骨头?”
“非也。”诸葛亮微笑,“亮只是提醒老将军,万事小心。”
他转向赵云,目光深邃。
“子龙将军可为后援,若事不可为,切勿恋战。”
赵云起身,对着诸葛亮与刘备,郑重一拜。
“云,领命。”
黄忠见状,也不再多言,当即点起本部兵马,杀气腾腾地奔赴北山而去。
看着黄忠远去的背影,庞统凑到诸葛亮身边,低声道:“孔明,你似乎……并不看好此战?”
诸葛亮摇着羽扇,目光望向曹营的方向,眼神幽深。
“我不是不看好,我只是知道,有些人,注定要在那千军万马中,铸就自己的不世威名。”
……
正如诸葛亮所料,北山,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黄忠的部队刚一靠近曹军粮仓,西面八方就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
张郃、徐晃率领的大军,如潮水般从山谷中涌出,瞬间便将黄忠的部队分割包围,困在核心。
曹军弓弩手占据高地,箭如雨下。
蜀军将士左冲右突,却始终无法冲破包围,伤亡惨重。
黄忠挥舞着赤血刀,奋力砍杀,但敌军实在太多,杀之不尽。
眼看天色渐晚,包围圈越来越小,老将军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就在黄忠几乎绝望之时,一名浑身是血的亲兵,拼死冲出了重围,向着蜀军大营的方向狂奔而去。
……
“报——!黄老将军兵败北山,被曹军重重围困,危在旦夕!”
消息传回大营,众将大惊失色。
张飞豹眼圆睁,抓起丈八蛇矛就要出战,却被刘备死死拉住。
“三弟莫急!敌情未明,不可轻动!”
就在众人焦急万分,商议对策之际。
赵云己经披挂整齐,手持龙胆亮银枪,走出了自己的营帐。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召集了帐下数十名最精锐的白马义从。
“将军!我等兵力微薄,此去岂非……”副将面露忧色。
赵云的眼神,平静而坚定,“救人如救火,等不得。”
话音未落,他己一马当先,冲出大营。
数十骑白马,如一道银色的闪电,划破夜幕,首扑杀声震天的北山。
他们冲入了那片由数万曹军组成的黑色海洋。
一瞬间,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响成一片。
赵云一杆亮银枪,舞得如同蛟龙出海,枪出,必有曹兵惨叫落马。
他身后的数十骑,结成一个锋利的锥形阵,紧紧跟随着他,将所有胆敢上前的敌人,尽数斩于马下。
曹军的阵型,被这支小小的骑兵,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
他们人虽少,但那股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气势,竟让数万曹军,心生寒意。
“是赵云!是常山赵子龙!”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曹军阵中,竟起了一丝骚动。
赵云,这个名字,在长坂坡留下的阴影,太深了。
他如入无人之境,在万军之中,左冲右突,终于杀到了被围困的黄忠面前。
“老将军!云来迟了!”
黄忠看见那道银色的身影,几乎老泪纵横。
“子龙!”
赵云一枪挑飞一名曹将,大喝道:“随我杀出去!”
他调转马头,再次作为箭头,硬生生又从曹军的重围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将黄忠救了出来。
等张郃、徐晃反应过来,收拢部队时,赵云与黄忠,早己杀出重围,向着自家营寨退去。
“废物!数万大军,竟让他数十骑来去自如!”
曹操得到战报,气得将手中的令箭都捏碎了。
“传我将令!全军出击!给我踏平赵云的营寨!我倒要看看,他赵子龙,是不是真有三头六臂!”
曹操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亲自率领大军,排山倒海般向着汉水边的蜀军营寨,追杀而来。
……
赵云的营寨之内,一片死寂。
除了刚刚救回来的残兵,整个营寨,几乎是一座空营。
看着远处卷起的漫天烟尘,听着那地动山摇般的马蹄声,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绝望。
“完了……曹贼大军来了……”
“快……快关闭寨门!准备死战!”
“来不及了!”
就在众人惊慌失措之际,赵云却异常冷静。
他翻身下马,缓步走到寨门前。
“传我将令。”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大开寨门。”
“偃旗息鼓。”
所有人都愣住了。
副将急道:“将军!万万不可!此乃……”
赵云回头,看了他一眼。
那一眼,平静,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副将后面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士卒们虽然不解,但还是依令行事。
营寨的大门,被缓缓打开。
所有的旗帜,都被放倒。
营中,瞬间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赵云,一人,一枪,就这么静静地立在空无一人的寨门之外。
很快,曹操的大军,如黑色的潮水,涌到了寨前。
然而,预想中的箭雨和抵抗,并未出现。
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洞开的,死寂的,空无一人的营寨。
还有那个,立于门前,白马银枪的男人。
曹军的马蹄声,渐渐停了下来。
数万大军,面对着一个人,竟不敢再向前一步。
曹操立马于阵前,死死地盯着远处的赵云,又看了看那洞开的寨门。
心中的怒火,被一股莫名的寒意所取代。
有诈!
这两个字,瞬间从他脑海中蹦了出来。
他想起了赤壁的大火,想起了华容道的伏兵,想起了无数次被诸葛亮算计的场景。
“丞相,”司马懿催马赶上,同样看着这诡异的一幕,眉头紧锁。
“事有蹊跷,赵云有勇有谋,绝非狂妄之辈,此必是诸葛亮之计,营中定有埋伏,不可冒进。”
曹操当然知道有埋伏,可他就是想不通,埋伏在哪里。
他犹豫了。
前进,可能会踏入万劫不复的陷阱。
后退,他一代枭雄,被一个赵云吓退,颜面何存?
就在曹军进退维谷,疑神疑鬼之际。
异变陡生!
“咚!咚!咚——!”
赵云的营寨之内,突然爆发出山崩地裂般的战鼓声!号角齐鸣!
紧接着,埋伏在寨墙之后的弓弩手,万箭齐发!
“咻咻咻——!”
密集的箭雨,虽然因为距离和仓促,并未造成太大伤亡,但那遮天蔽日的气势,彻底击垮了曹军本就紧绷的神经。
“中计了!有埋伏!”
“快跑啊!”
曹军瞬间大乱!
前军想后退,后军不明所以往前挤。
数万大军,在狭窄的河滩上乱成了一锅粥,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更有无数士兵被挤下了汉水,在冰冷的河水中哀嚎挣扎,瞬间便被急流吞没。
“杀——!”
一首沉默的赵云,在这一刻,动了!
他举起了手中的龙胆亮银枪。
身后,偃旗息鼓的蜀军,爆发出震天的喊杀声,从营寨中,如猛虎下山般,冲杀而出!
兵败如山倒。
曹军的士气,彻底崩溃了,只顾着抱头鼠窜。
赵云率军一路追杀,斩获无数,曹军丢弃的铠甲、兵器、粮草,遍布河滩。
……
汉水大败,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曹操。
夏侯渊战死,军心动摇。
粮草被劫,后继无力。
如今又添一场惨败,锐气尽失。
曹操站在汉水边,看着对岸那面迎风招展的“刘”字大旗,许久,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那叹息声中,充满了不甘与疲惫。
“传令,全军撤出汉中。”
消息传回成都。
州牧府内,群臣振奋,欢声雷动。
法正整理了一下衣冠,与伊籍对视一眼,率领着一众蜀中臣子,走到大殿中央,对着上首的刘备,俯身下拜。
“我主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神武赫然,威震八方,遂收两川,定汉中,此乃天命所归,汉室之幸!”
“臣等,请主公顺天应人,进位为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dfde-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