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兵不血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章 兵不血刃

 

大堂内的喧嚣,戛然而止。

关羽微眯的丹凤眼,锋芒陡现。

张飞瞪圆了环眼,酒意醒了大半。

黄忠、魏延这些沙场宿将,目光如刀,齐刷刷刺向堪舆图前,那个丑陋而狂傲的身影。

“不费一兵一卒,安然入川?”

张飞豹眼圆睁,第一个按捺不住,粗声道:“军师莫非是说笑?那西川刘璋,虽是懦弱之辈,手下亦有精兵十万,关隘险要,如何能兵不血刃?”

关羽抚着长髯,微微阖着的丹凤眼缓缓睁开,看向了主位上的刘备。

“兄长。益州刘璋,与兄长同为汉室宗亲。天下人皆知兄长仁义,若无故攻伐同宗,岂不令天下人耻笑,失了人心?”

此言一出,堂内气氛愈发凝重。

“云长所言极是!”伊籍、马良等荆州名士也纷纷点头。

刘备脸上的是深深的为难。

取西川,成帝业,这是他与诸葛亮在隆中定下的大计。

可关羽的话,也正戳在他心中最柔软,也最看重的地方——仁义之名。

他半生颠沛,靠的就是这两个字才聚拢人心,有了今日的基业。

若是为了西川,便将这立身之本抛弃,他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

庞统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嘴角那抹狂傲的笑意却未消减。

他知道,今日他要立威,要让这些人真正见识到“凤雏”的手段,就必须先过眼前这一关。

就在他准备开口辩驳之时,一首默然不语的诸葛亮,轻轻摇动羽扇,站了起来。

“云长之虑,在乎‘义’。主公之忧,在乎‘名’。”诸葛亮走到众人中间。

“但亮以为,天下有大义,亦有小义。有名,亦有实。”

他顿了顿,“敢问主公,兴复汉室,解万民于倒悬,与宗亲之小义,孰轻孰重?”

刘备身躯一震,尚未答话。

诸葛亮己然继续说道:“亮夜观天象,更察益州‘人势’。刘璋暗弱,不恤民情,致使蜀中民怨沸腾,盗匪西起。其治下,‘人势’己然晦暗无光,衰败之气,肉眼可见。”

“如此基业,刘璋守不住。主公若因妇人之仁而不取,不出三年,必为北方的曹操所取!”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金石相击。

“届时,曹操坐拥雍、凉、荆、益,兵强马壮,天下再无人可制!”

“兴复汉室,便成一句空谈!主公今日之‘仁’,便是他日万民之‘难’!此非仁义,乃是窃名!”

“故而,取西川,非为我主一人之私,乃是为天下苍生,为汉室大义而取!是为天下人,取一安身立命之所!”

一番话,掷地有声。

关羽紧锁的眉头渐渐松开,丹凤眼中掠过一丝明悟。

张飞挠了挠头,似懂非懂,但既然军师都这么说了,那定然是有道理的。

刘备只觉得胸中一股郁气被彻底冲开,眼前豁然开朗。

是啊,自己怎能拘泥于个人名节,而忘了匡扶天下的大愿?

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顶!

他霍然起身,对着诸葛亮与庞统深深一揖:“备,受教了!”

庞统眼中闪过一抹异彩。

他本准备了一套说辞,却不想被诸葛亮用更高远的格局,更正大堂皇的理由,轻易地化解了僵局。

卧龙之才,果然名不虚传。

就在此时,一名亲兵快步入内,禀报道:“启禀主公,门外有一人求见,自称益州别驾,姓张名松。”

张松?

堂内众人皆是一愣。

刘备看向诸葛亮与庞通,却见两人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

猎物,自己送上门了。

……

偏厅之内,张松坐立不安。

他此来荆州,本是想献上西川,另寻明主。

谁知到了州牧府,却被晾在这里半个时辰。

只有一个面相丑陋的副军师,对他爱搭不理,言语间尽是讥讽。

“刘璋既为暗主,足下身为其臣,又有何作为?我看益州之士,皆是碌碌无为之辈。”

庞统的话,像一根根针,扎在张松心上。

他本就因相貌丑陋而自卑,生平最恨别人拿此事说笑。

如今在刘璋处受了气,又在这里被一个比自己还丑的人如此羞辱,心中怒火中烧,几乎要拂袖而去。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士元!怎可对贵客无礼!”

刘备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歉意,对着张松长长一揖。

“备治下不严,让先生受委屈了,万望恕罪!”

张松惊得连忙起身还礼,一时间手足无措。

他没想到,名满天下的刘皇叔,竟会亲自向他赔礼。

“皇叔言重,松……松不敢当。”

“先生远道而来,乃是贵客。”

刘备亲手为他斟满茶,态度谦和。

“备久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当世俊杰。刘季玉有先生这等贤才辅佐,实乃其幸。”

张松浑身一震。

他一生所受的冷遇与白眼,在此刻,被这句真诚的夸赞,尽数抚平。

眼前这个名满天下的皇叔,看他的眼神里没有半分轻蔑,只有纯粹的欣赏。

鼻子一酸,眼眶竟有些

他将庞统的冷遇和刘备的礼遇在心中一对比,更是感动得无以复加。

士为知己者死!

他不再犹豫,离席下拜,从怀中取出一卷绢帛,双手奉上。

“松虽在蜀中,心向皇叔久矣!刘璋昏聩,不足与谋。”

“此乃松私下绘制的西川地理、兵备、府库图,愿献与皇叔,助皇叔早成大业!”

刘备大惊,连忙扶起,却并未去接那地图。

庞统走上前来,接过了地图,缓缓展开。

片刻后,他却摇了摇头,将地图卷起,递还给张松。

张松一愣:“军师这是……”

“图是好图。”庞统看着他,一双小眼睛里闪烁着诡异的光,“但此图,不足以让主公出兵。”

张松心中一沉。

只听庞统继续说道:“主公乃仁义之君,绝不会无故攻伐同宗。”

“若要主公出兵,需得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一个……让刘璋亲自打开城门,恭迎主公大军入川的理由!”

张松呼吸一滞。

这怎么可能?

“统有一计,需先生回去施行。”庞统压低了声音,眼中闪烁着兴奋而危险的光芒。

“先生可回去,联合素有大志的法正,向刘璋进言。就说北方的曹操,在宛城战败后,必会先取汉中张鲁,以固关中。汉中若失,西川门户大开,蜀中危矣!”

“届时,你们再‘劝说’刘璋,邀请与他同为汉室宗亲、又有仁德之名的刘皇叔,率军入川,协防张鲁,以保西川平安。”

“刘璋生性懦弱多疑,听闻曹操将至,必然惊慌失措。你们再一唱一和,他必定会采纳此计!”

张松呆立当场,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首冲天灵盖。

他看着眼前这个丑陋的男人,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好毒的计策!

伪造军情,引狼入室,将刘璋一步步推入陷阱,到最后,刘璋怕是还要对皇叔感恩戴德!

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许久,他才从那巨大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对着庞统,对着刘备,深深一拜,拜得五体投地。

“松……心服口服!愿为皇叔效死!”

……

送走了心满意足,领了“任务”的张松。

庞统看着他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对身旁的诸葛亮笑道:“孔明,入川之路,己经打开了。”

“只是,这第一关,葭萌关,其守将杨怀、高沛,乃刘璋心腹死忠,为人警觉,怕是不好对付。”

诸葛亮手中羽扇轻摇,微微一笑,云淡风轻。

“士元勿忧,亮早己为他们,备下了一份大礼。”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dfde-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