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脸上的激动与喜悦,缓缓凝固。
他虽未曾见过此人,但这个人从曹操的“求贤令”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参赞军机的要职,其分量,不言而喻。
能被曹操在惨败之后,痛定思痛,破格提拔之人,绝非等闲。
“郭嘉之后,曹操竟又得一臂助……”刘备的声音中,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虑。
诸葛亮摇动羽扇的动作,倏然一顿。
他眼底的平静被一抹兴味取代,像是棋手终于等来了值得他全力以赴的对手。
“司马懿……”
他低声念出这个名字,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这一局,总算有点意思了。”
“主公,不必过虑。”他开口,声音淡然,“猛虎折翼,新添之爪牙,尚需时日磨砺。而我等,却不能坐以待毙。”
他转过身,看向刘备,眼神中闪烁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光芒。
“亮,请辞数日。”
刘备一怔:“先生这是……”
“为我主,再寻一位定国安邦之才。”诸葛亮一字一句道,“一位,不下于亮的奇才。”
襄阳初定,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
诸葛亮身为军师,却要在此刻离开,这在任何人看来都匪夷所思。
但刘备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便重重点头。
“备,静候先生佳音。”
……
数日后,荆州南部的耒阳县。
此地偏远,民风淳朴,县衙更是冷清得门可罗雀。
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下,几名小吏凑在一起,低声谈笑,抱怨着俸禄微薄。
县衙的角落里,一间堆满了积灰竹简的文书房内,一个男人正趴在案上,将一堆杂乱的公务文书处理得井井有条。
他相貌奇丑,浓眉掀鼻,面色黝黑,与周遭的环境格格不入。
此人正是庞统,庞士元。
空有满腹经纶,却因相貌丑陋,被那以貌取人的县令视为无能之辈。
只打发他来做这最低等的文书小吏,终日与故纸堆为伍。
一名身着青衫的书生,悄无声息地走进了这间文书房。
他环视一周,目光最后落在了那个埋首于案牍间的丑陋身影上。
庞统似有所觉,抬起头来,一双小眼睛里却透着与相貌不符的精明与锐利。
他打量着来人,见对方气度不凡,不像本地人士。
“足下何人?来此有何贵干?”庞统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耐。
“在下乃一游学书生,路过此地,听闻耒阳县令乃是能吏,特来观摩一二。”
诸葛亮微笑着,随手拿起一卷竹简。
那竹简上,是耒阳一年的钱粮税务。
庞统嘴角撇了撇,露出一抹讥讽。能吏?那个只知饮酒作乐的蠢物也配?
“区区县务,有何可观?”
“不然。”诸葛亮展开竹简,手指轻轻点在上面,“观一县之税务,可知一地之民生。”
“先生将这笔冗杂的账目,分门别类,耗损、实收、预留,一目了然。看似小吏之职,却有度支之才。仅凭此卷,亮便知,耒阳的能吏,并非县令,而是先生你。”
庞统浑身一震,那双小眼睛猛地睁大,死死盯住诸“书生”。
他这点微末伎俩,平日里被视作多事,今日却被一个陌生人一语道破。
他来了兴趣,放下手中的笔,靠在椅背上:“哦?足下也懂这些?”
“略懂。”诸葛亮将竹简放回,话锋一转,“但亮更好奇,以先生之才,为何甘于在此地,做这等抄录之事?”
“时运不济,遇人不淑罢了。”庞统自嘲一笑,“天下之大,又有几位伯乐呢?”
“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
诸葛亮走到他对面,席地而坐,“敢问先生,如今曹操败于宛城,刘备入主荆襄,天下之势,将如何演变?”
这问题,己非县务,而是国策。
庞统眼中精光一闪,他就知道,这书生绝非寻常人物。
他坐首了身体,沉声道:“曹操虽败,根基未损。求贤令一出,天下才俊,依旧归心。只需休养生息,不出三年,必将卷土重来。”
“刘皇叔新得荆州,看似势大,实则内有蔡氏余党未清,外有江东猛虎侧卧,西面皆敌,乃是西战之地,守成尚且不易,何谈进取?”
诸葛亮含笑点头:“先生所言,与亮不谋而合。那依先生之见,皇叔当如何破局?”
“破局?”庞统冷笑一声,眼中透出一种奇诡的光芒,“阳谋无用,唯有奇计!”
“愿闻其详。”
“荆州为饵,牵制曹孙。暗中遣一上将,以雷霆之势,奇袭西川!”
“西川路险,民丰国富,而其主刘璋暗弱。得西川,则可建立帝王之基业,与曹操、孙权,成鼎足之势!”
这番话,竟与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规划的天下大计,不谋而合!
只是,诸葛亮的“跨有荆益”是王道之谋,徐徐图之。
而庞统的计策,则更加险峻,更加首接,充满了兵行险着的味道。
诸葛亮心中震撼,这就是凤雏!果然是与自己相得益彰的奇诡之才!
他站起身,对着庞统,深深一揖。
“南阳诸葛亮,奉我主刘备之命,特来请先生出山!”
庞统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脸上的冷傲、不屑,在这一刻尽数褪去,只剩下纯粹的震惊。
诸葛亮……卧龙!
他怎么会在这里?他怎么会知道自己?
震惊过后,庞统一阵大笑,笑声沙哑,却充满了难言的复杂情绪。
“哈哈哈……世人皆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孔明先生既己出山,辅佐明主,何需我这等形容猥琐的丑人,再去画蛇添足?”
他的笑声中,有自傲,也有一丝自卑。
诸葛亮神色肃然,正色道:“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智可定!亮之所谋,多为阳谋,如行军布阵,堂堂正正。”
“然战阵之上,瞬息万变,更需奇谋诡道,出奇制胜,以为羽翼。”
他凝视着庞统的眼睛,语气无比真诚。
“亮主王道,主公更需一奇谋之士,以为辅弼。卧龙凤雏,当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方能助主公翱翔九天,匡扶汉室。”
“非先生,莫属!”
文书房内,死一般的寂静。
庞统呆呆地看着诸葛亮,看着他眼中那份不加掩饰的期盼与尊重。
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这句话,击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骄傲与渴望。
他一生所求,不就是遇一明主,将胸中所学,尽数施展吗?
一股热流涌上心头,庞统眼眶竟有些发红。
他缓缓站起,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衫,对着诸葛亮,郑重地躬身一拜。
“士元,愿为主公效死!”
……
襄阳城外,三十里。
刘备亲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等一众文武,在此等候。
当看到远处两匹马缓缓行来,一人羽扇纶巾,一人相貌丑陋,刘备大喜过望,竟不顾身份,亲自驱马上前。
“备,恭迎士元先生!”
庞统何曾受过这等待遇,当即下马,便要行礼,却被刘备一把扶住。
“先生乃卧龙亲荐之大才,备盼先生,如大旱之望云霓!快快请起!”
那份发自肺腑的真诚与尊重,让庞统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是夜,州牧府大排筵宴,为庞统接风。
刘备与庞统彻夜长谈,从天下大势聊到治军用兵,越聊越是心惊,越聊越是欣喜。
当即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地位仅在诸葛亮之下,总领军机。
至此,刘备集团,卧龙凤雏,两大王佐之才,齐聚一堂!
宴席之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众人情绪高涨,纷纷向新任的副军师敬酒。
庞统来者不拒,几杯烈酒下肚,那张黝黑的丑脸上,泛起一层红光,一双小眼睛,亮得惊人。
他忽然放下酒杯,站起身来,走到大堂中央悬挂的巨大堪舆图前。
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庞统带着三分醉意,伸出手指,重重地戳在了地图上西边那片广袤的土地。
“主公!”他开口,声音洪亮,“荆州虽好,却是西战之地,强敌环伺,终非久留之所!”
“唯有取西川,建帝王之基,方可与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分庭抗礼!”
他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备,嘴角勾起一抹自信而狂傲的笑容。
“统,今夜献上见面礼。”
“我有一计,可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助主公,安然入川!”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dfde-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