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入主襄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入主襄阳

 

城楼之上,蔡瑁脚下发软,几乎站立不住。

城楼之下,刘备勒马而立,身后大军肃穆,黑压压一片,如乌云压城。

那一句“奉刘荆州遗命,前来辅佐新主”,如同惊雷,在襄阳城每一个人的头顶炸响。

城头上的守军,面面相觑,握着兵器的手,不自觉地松了几分。

他们是荆州兵,不是蔡家的私兵。

府内,黄忠与魏延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心中皆是震撼。

刘备,竟来得如此之快!

这背后,必有高人算计。

那算计,精准到了时辰,就连刘表何时咽气,都在其掌握之中!

“不可能!一派胡言!”蔡瑁终于从失魂落魄中找回了声音,他指着城下的刘备,色厉内荏地嘶吼。

“刘备!你这织席贩履之徒,也敢伪造遗命,图谋我荆州!”

刘备面色沉静,并未答话。

他身后,一骑缓缓而出。

来人羽扇纶巾,面容俊朗,正是诸葛亮。

他策马行至阵前,抬起头,平静的目光扫过城楼上每一张紧张、疑惑的脸。

“蔡将军,何出此言?”

诸葛亮手中,缓缓展开一卷帛书。

“刘荆州临终之前,于卧榻之侧,当着刘琦公子、黄忠将军、魏延将军、伊籍先生等一众文武重臣之面,亲口留下遗言。”

他朗声道:“‘我死之后,荆州托付于玄德皇叔’。此言,在场诸位,皆亲耳所闻!”

州牧府内,黄忠、伊籍等人闻言,身躯一震。

城楼上,那些刚刚从府内跟出来的将领,脸上也露出复杂的神色。

诸葛亮顿了顿,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声音陡然转厉。

“刘荆州尸骨未寒,蔡瑁你便勾结外戚,软禁家仆,意图封锁消息,伪造遗书,另立幼主!此为不忠!”

“你无视荆州托孤之重,只为一己之私,欲将刘氏基业,窃为蔡氏之物!此为不义!”

“皇叔仁德之名,天下共知。宛城之战,大破曹贼二十万,保荆襄门户不失。你却恩将仇报,紧闭城门,欲置皇叔于死地!此为不仁!”

“如此不忠不义不仁之徒,有何面目,立于襄阳城头,对皇叔大放厥词!”

城墙上,原本还犹豫不决的士卒,看向蔡瑁的眼神,己经带上了鄙夷和愤怒。

蔡瑁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知道,他完了。

诸葛亮的话,将他钉死在了耻辱柱上。

就在此时,州牧府内,传来一声苍老而洪亮的暴喝。

“开城门!”

黄忠手提大刀,大步走出府门,他身后,跟着面色冷峻的魏延。

守门的将士是黄忠旧部,见老将军亲自下令,不敢不从。

“将军!”

“我黄忠,食刘氏之禄,忠刘氏之事!绝不与叛贼为伍!”

黄忠声如洪钟,丹凤眼中精光西射,“开城门,恭迎皇叔与新主入城!”

魏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拔出了腰间的长刀,用行动表明了立场。

嘎吱——

沉重的吊桥缓缓放下,厚重的城门在无数人震撼的目光中,轰然开启。

黄忠一马当先,率领部众出城,来到刘备马前,翻身下拜。

“末将黄忠!”

“末将魏延!”

“拜见主公!拜见皇叔!”

两人身后,是数千名荆州精锐,齐刷刷单膝跪地。

城楼上,蔡瑁眼睁睁看着自己最后的倚仗,在瞬间土崩瓦解。

他双腿一软,瘫倒在地,面如死灰。

大势己去。

刘备翻身下马,亲手扶起黄忠与魏延,言辞恳切。

“老将军,文长,快快请起!备何德何能,敢受此大礼!”

随后,在黄忠、魏延等一众荆州将领的簇拥下。

刘备与诸葛亮,在一片“恭迎皇叔”的山呼海啸中,昂首步入了襄阳城。

州牧府大堂,灵堂己经设好。

刘琦身穿孝服,跪在灵前,泣不成声。

他手捧着那方沉重的荆州牧印,起身走到刘备面前,双手奉上。

“皇叔!父亲临终托付,侄儿年幼无知,德不配位,恐难当此重任,更无法守护荆州基业。”

刘琦深深一拜,言辞恳切。

“侄儿恳请皇叔,接此印信,看在汉室宗亲的情分上,看在荆州百万军民的份上,就任荆州之主!”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伊籍、马良等荆州名士,眼中都流露出赞许之色。

刘琦此举,既是报恩,更是明智之举。

刘备连忙推辞:“公子万万不可!此乃景升兄之基业,理应由公子继承。备只愿尽心辅佐,绝无他想!”

“皇叔若不应允,侄儿今日便长跪不起!”刘琦态度坚决。

“主公!”黄忠也上前一步,抱拳道,“公子之言,亦是荆州众将之心声!如今曹贼于北方虎视眈眈,江东孙权亦非善类。非主公这等英雄,不能坐镇荆襄!”

“请主公接任荆州之主!”

魏延、伊籍、马良、马谡等人,齐刷刷跪倒一片。

“请主公接任荆州之主!”

声浪回荡在大堂之内。

刘备看着跪倒一片的文武,看着满眼期盼的刘琦,心中百感交集。

他将目光投向了身旁的诸葛亮。

诸葛亮微微颔首,上前一步,轻声道:“主公,此乃天命所归,人心所向。主公若再推辞,便是置荆州安危于不顾,非仁德之君所为也。”

这一句话,终于让刘备下定了决心。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推辞,郑重地从刘琦手中,接过了那方代表着荆州最高权力的印信。

印信入手,冰冷而沉重。

刘备握着它,仿佛握住了自己半生的颠沛流离,握住了匡扶汉室的希望。

他转身,对着大堂内的文武,深深一拜。

“备,必不负诸位所托!”

是夜,刘备独自一人,立于襄阳城头。

他凭栏远眺,城外是星罗棋布的军营,城内是万家灯火。

这片他奔波半生,梦寐以求的基业,就在一日之间,归于他的掌中。

富庶的荆州九郡,数十万能征善战的大军。

还有黄忠、魏延、马良、蒋琬、费祎这些日后足以支撑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

这一切,都来得那么不真实,却又那么理所当然。

一阵脚步声自身后传来。

刘备没有回头,也知道来人是谁。

“先生。”

“主公。”诸葛亮走到他身边,一同望向这片锦绣江山。

“回想当年,备穷途末路,投奔景升兄,惶惶不可终日。”

刘备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那是压抑不住的激动,“若非三顾茅庐,得遇先生,焉有今日!”

他猛地转身,对着诸葛亮,深深一揖到底。

“先生!隆中榻上之言,‘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今日,方才实现一半!”

“备此生,能得先生,无憾矣!”

诸葛亮坦然受了这一拜。

他扶起刘备,羽扇轻摇,深邃的目光穿透了夜空,望向了遥远的北方。

“主公言重了。荆州,只是开始。”

就在此时,城下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背插令旗的探马,翻身下马,连滚带爬地冲向城楼,声音里带着无法掩饰的惊骇。

“急报!许都急报!”

信使冲上城楼,跪倒在地。

“禀主公!军师!曹营大变!”

他喘着粗气,抬起头,脸上是混杂着恐惧与狂喜的复杂神情。

“第一,曹操最倚重的谋主,郭嘉,于返回许都途中,病亡!”

刘备与诸葛亮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

郭嘉,那个曾让刘备寝食难安的名字,就这么死了?

“第二……”信使的声音变得有些古怪,“曹操痛定思痛,于许都颁布‘求贤令’,不拘品行,唯才是举。并……并任命了一个籍籍无名的年轻人,为丞相府中军主簿,参赞军机。”

刘备好奇道:“是何人?”

信使咽了口唾沫,艰难地吐出了三个字。

“司马懿。”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dfde-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