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心堂”的牌子挂出去不过三日,栖霞院那扇原本冷清得只闻风声的偏房门,便再也关不上了。
门槛几乎被踏平。求医的人流,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至,却又被王府森严的门禁和侍卫冰冷的刀鞘死死拦住。高墙之外,王府侧门附近,每日天不亮便排起了长龙。有锦衣华服、仆从簇拥的勋贵家仆,捧着名帖重金,焦灼地等待通传;有衣着朴素、满面愁苦的平民,抱着奄奄一息的孩童或老人,跪在寒风中苦苦哀求;更有不少背着药箱、须发皆白的老者,自称杏林同道,欲求一见,探讨疑难。
“求求您!通报一声吧!我家老爷腹疾缠绵三月,太医院束手无策,听闻王妃神术……”
“王妃娘娘!救救我家小儿吧!他烧了三天三夜了……”
“在下乃回春堂坐馆大夫,对王妃金针之术心向往之,恳请赐教……”
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哀求、哭泣、恳请,汇成一股巨大的、令人窒息的声浪,冲击着靖王府那巍峨冰冷的朱红大门。王府管事和侍卫们焦头烂额,呵斥声、安抚声、推搡声不绝于耳。原本象征着无上尊贵与森严的王府门前,竟成了京城最喧闹也最令人心酸的所在。
消息不断传回栖霞院。
小竹每日出去探听,回来时小脸都皱成一团,又是心酸又是担忧:“王妃,外面……外面的人太多了!好些人都是抬着来的,看着真可怜……还有些人,天不亮就来排队,冻得嘴唇都紫了……”她看着坐在窗边安静看书的苏芷,欲言又止。
苏芷的目光从泛黄的书页上抬起,望向窗外。冬日的阳光带着寒意,透过窗棂,在她沉静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光影。她能想象墙外的景象。那些绝望的眼神,痛苦的呻吟,如同无形的鞭子,一下下抽打着她医者的心。父亲的教诲犹在耳边:“医者仁心,济世为怀。”可这王府的高墙,却成了横亘在她与病人之间,一道冰冷残酷的壁垒。
萧衍的“默许”,划定的界限清晰而狭窄——栖霞院偏房。这无异于让她在囚笼里悬壶济世,既要她担着“神医”的名,又不允她真正施展济世的手。
“王妃,”小竹小心翼翼地问,“王爷那边……真的不能再通融通融吗?哪怕……哪怕每日只看几个……”
苏芷合上书页,指尖拂过书页边缘,那上面记载着一种名为“冰魄续断膏”的古方,对筋骨旧伤有奇效。“通融?”她唇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嘲讽,“王府的规矩,岂是为你我破例的?”她站起身,走到那方小小的药圃前。几株耐寒的草药在寒风中瑟缩着,泥土里埋藏着铜匣的秘密,也埋藏着柳氏的毒药残渣。
墙外的喧嚣是风,而她,需要借这风,生出自己的根。
“小竹,”她转身,眼神清亮而坚定,“备笔墨。另取我前些日子配好的那几样丸药来。”
“是!”小竹眼睛一亮,立刻跑去准备。
简陋的木桌上,很快铺开了素白的宣纸。苏芷提笔蘸墨,悬腕凝神,笔走龙蛇。她的字迹清秀中带着一股韧劲,如同她的人。
第一张方子,针对的是京城冬日高发的小儿高热惊厥之症(类似现代高热惊厥)。方名:惊风定魄散。主药:钩藤、蝉蜕、僵蚕、羚羊角粉(微量),辅以薄荷、竹叶芯。药性平和,重在清热、镇惊、息风。下方以小楷详细注明:急症发作时,取温水化开,少量频服;高热不退者,需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并速寻医者。
第二张方子,针对的是妇人产后气血两虚、恶露不绝。方名:归元补血汤。主药:当归、熟地、阿胶、党参、黄芪,辅以炮姜、艾叶炭。强调需文火慢炖,忌生冷油腻,需配合静养。
第三张方子,则是针对平民百姓最为常见的风寒湿痹、筋骨酸痛。方名:驱寒通络贴。以生川乌、草乌、威灵仙、红花、独活等药,研细末,用热酒或姜汁调匀,外敷患处。下方特别用朱砂圈出警示:此方辛热有毒,仅供外用,严禁内服!皮肤破损者禁用!
三张方子,涵盖小儿、妇人、劳力者三种最易患病、也最难求医的群体。用药皆寻常,炮制方法写得清清楚楚,注意事项更是标注得明明白白,力求让粗通文字者也能按方抓药,谨慎使用。
苏芷写罢,吹干墨迹。又取过小竹拿来的几个素色小瓷瓶,里面是她根据古方改良、提前配好的常用成药:止血生肌的“金疮散”、消食化滞的“保和丸”、以及清心开窍、应对急症昏厥的“苏合香丸”数粒。
“将这些方子,誊抄十份。”苏芷将方子递给小竹,“连同这些成药,交给王府管事。告诉他们,此乃‘芷心方’,非我独创,乃集古方精粹所成。悬于王府侧门之外,任人抄录。若有急症危重,确系无力求医者,可凭邻里保结,领取成药一份,救急之用。”
小竹捧着那几张墨迹未干的方子和几瓶小小的药丸,只觉得重逾千斤,眼眶都红了:“王妃……您这是……”
“去吧。”苏芷挥挥手,重新坐回窗边,拿起那本医书,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王府管事接到这“芷心方”和成药时,惊愕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这……这靖王妃是要做什么?公开药方?免费赠药?这简首闻所未闻!他不敢擅撞,火速报给了萧衍。
王府书房。凌风垂手禀报着侧门外的混乱因“芷心方”的出现而引发的更大轰动,以及管事送来的那几张薄薄的纸和几瓶药。
萧衍站在巨大的紫檀木书案后,背对着凌风,手指正缓缓抚过悬挂在墙上的一柄古朴长剑的剑鞘纹路。听完禀报,他抚剑的动作微微一顿。
“公开药方?赠药?”他低沉的声音在空旷的书房里响起,辨不清情绪。
“是。方子三张,成药三瓶。管事说,侧门外己有人开始争相抄录方子,领取成药处也排起了长队,秩序……尚可。”凌风如实回答。
萧衍缓缓转过身。冬日的阳光透过高窗,在他冷峻的侧脸上投下明暗的光影。他走到书案前,拿起管事呈上来的那几张誊抄的“芷心方”。目光扫过那清秀而详尽的字迹,扫过那寻常却配伍精当的药材,扫过那些细致到近乎啰嗦的注意事项和朱砂醒目的警示。
惊风定魄散……归元补血汤……驱寒通络贴……
他的指尖划过“驱寒通络贴”下方那圈刺目的朱砂警示,目光微凝。这个女人……她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她在用最首接、也最聪明的方式,打破王府高墙的禁锢!她将“神医”之名带来的压力,巧妙地转化为普惠众生的善举!既缓解了王府门前的混乱,又实实在在地救了许多人,更在无形中,将“芷心堂”和“苏芷”的名字,以一种悲天悯人、不计名利的姿态,深深烙印在无数人心中!
这岂止是药方?这是收买人心的利器!是她在京城这片泥沼中,为自己开凿出的、独属于她的清泉!
萧衍放下方子,拿起那个装着“金疮散”的素白小瓷瓶。瓶身冰凉,朴素无华。他拔开软木塞,一股混合着三七、白芨、冰片等药材的、清凉而略带苦涩的药香弥漫开来。
“千金难求……”他低声自语,指腹着光滑的瓶身,眼神幽深难测。这小小一瓶药粉,对那些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伤者而言,或许真的价值千金。而她,就这样轻描淡写地送了出去。
他想起她救世子时的专注,救高全时的果决,面对自己时的隐忍与冰冷,还有此刻这看似慈悲、实则步步为营的算计……这个女人身上的矛盾与复杂,如同一个巨大的、充满诱惑的谜团。
“由她去。”萧衍将药瓶放回桌上,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冰冷,“王府侧门,增派两队侍卫,维持秩序。抄录方子、领取成药,皆按她所言。但有借机生事、浑水摸鱼者,”他语气微顿,寒意骤生,“杀无赦。”
“是!”凌风心头一凛,躬身领命。
“芷心方”公开的消息,如同在京城上空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靖王妃公开秘方了!就在王府侧门贴着!快去抄啊!”
“老天开眼!那‘驱寒通络贴’我爹的腿用了都说好!省了多少诊金药钱!”
“保和丸!我家那积食的小崽子吃了就拉出来了!王妃真是活菩萨!”
“‘芷心方’!千金难求的‘芷心方’!王妃娘娘仁心仁术啊!”
赞誉之声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之前所有的猜疑和喧嚣。“神医王妃”的名号之上,又重重叠加上“仁心仁术”、“悬壶济世”、“万家生佛”的光环!苏芷的名字,不再仅仅是权贵圈子里一个带着传奇色彩的名号,而是真正走进了京城千家万户,成为无数贫苦百姓口中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芷心方”被无数人争相传抄,各大药铺的伙计抄得手软,相关药材的价格都因此水涨船高。那几瓶被领取的成药,更是被奉若神物,其效验被传得神乎其神。
千金难求!这西个字,在口口相传中,成了“芷心方”最响亮的注脚。并非药方本身价值千金,而是靖王妃这份济世之心,这份打破门第、惠及万民的仁德,重逾千金!
栖霞院偏房内,“芷心堂”的牌子依旧朴素。苏芷依旧每日坐在那张简陋的木桌后,只是她的案头,除了金针脉枕,还多了一摞摞京城各大药铺送来的药材样本和价目单——这是管事们“自发”送来的“孝敬”,也是对这位能影响药材行情的“神医”无声的敬畏。
她捻起一片晒干的“七叶一枝花”叶片,对着光仔细查看纹理。窗外的喧嚣似乎被隔绝了一层,但空气中弥漫的、属于市井的烟火气和那些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却丝丝缕缕地渗透进来。
“王妃,”小竹端着一碗新熬的枇杷川贝羹进来,脸上带着由衷的笑容,“外面的人都在夸您呢!说您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您看,连厨房送来的羹都比往日甜了!”
苏芷放下叶片,接过瓷碗。温热的羹汤带着清甜的药香。她舀起一勺,送入口中。甜吗?或许吧。但这甜味之下,是无数的算计、冰冷的禁锢和未解的深仇。
她抬眼,目光似乎穿透了窗纸,望向王府深处那座象征着无上权力的主院。萧衍,你看到了吗?这堵墙,困不住医者之心,也困不住我要走的路。这“芷心方”抛出的涟漪,终将荡开这潭死水,为我引来我要的东西。
她慢慢喝着羹汤,眼神沉静如深潭。名声是双刃剑。它能护身,亦能招祸。千金难求的赞誉背后,是无数双贪婪的眼睛和更加汹涌的暗流。柳氏虽倒,但这王府,这京城,想要她命、觊觎她医术的人,只会更多。
药圃里,那几株“七叶一枝花”在寒风中轻轻摇曳。一线生机,一线杀机,从未如此刻般交织得如此紧密。
“小竹,”苏芷放下空碗,声音平静无波,“这几日,若有自称来自城西柳条巷、姓赵的老妇人求见,无论何时,立刻带来见我。”
“柳条巷?姓赵?”小竹一愣,随即记下,“是,王妃!”
苏芷的目光重新落回案头的药材样本上,指尖划过“曼陀罗花”的名字,眼神幽深。铜匣的秘密,玉佩的图腾,还有柳氏背后可能存在的黑手……线索如同散落的珠子,需要一根坚韧的线,才能串起。这“芷心方”引来的风,或许,能吹来她需要的那根线。
窗外,冬日的阳光带着虚假的暖意。栖霞院内,“芷心堂”的牌子在风中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千金难求的盛名之下,暗流正在无声汇聚。而苏芷,如同静卧于风暴中心的磐石,等待着,也准备着。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cggh-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