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熏牛肉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熏牛肉干

 

他林枫这几个月在干什么?

拉着周老这位清流领袖,深入探讨漕运利弊、盐政革新、西北边患、吏治积弊!观点之犀利,方案之务实,连周老都拍案叫绝!

在书斋,结合邸报信息和后世见识,将那些超前的理念,用最符合时代逻辑的语言,融入了自己的策论骨髓!每一篇都是针对现实问题的“手术刀”!

至于诗词歌赋?《天净沙·秋思》珠玉在前,足以证明他绝非只会掉书袋的酸儒!

张承志请老翰林开小灶?呵呵,那些老翰林肚子里还有多少新鲜货色?能比得上他林枫融合了古今智慧的“信息库”?

“李阁老务实,正合我意。”林枫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强大的自信,“至于考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胸有丘壑,何惧之有?” 他顿了顿,看向窗外,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贡院那森严的号舍,“至于张承志之流……跳梁小丑,何足挂齿?春闱凭的是真才实学,不是家世背景。他们想找回场子?只怕是自取其辱。”

这份从骨子里透出的强大自信,源于数月来在周老这座“文坛熔炉”里的反复锻打,源于那些足以震撼朝堂的策论积累,源于《天净沙》一鸣惊人的才气底蕴!此刻的林枫,己经完成了从“江南才子”到“国之栋梁预备役”的蜕变!

王睿看着林枫那平静中蕴藏着惊雷的眼神,听着他话语间那份不容置疑的笃定,心中翻腾的焦虑奇迹般地平息了下去。他忽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担心,在眼前这个人面前,显得如此可笑。

是啊,自己瞎操什么心?

林枫可是用一首小令秒杀满城才子、用一篇篇策论让国子监祭酒都视为“国之栋梁”的妖孽!

春闱?对他来说,不过是把早己磨砺得锋芒毕露的宝剑,正式出鞘,展露锋芒的时刻罢了!

“好!好!年兄你有这份信心,我就放心了!”王睿搓着手,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随即又想到什么,“对了,年兄,考场里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笔墨纸砚我让人备了最好的‘匠气轩’,还有提神的参片、防止腹泻的丸药……”

林枫摆摆手:“不必麻烦。笔墨纸砚用惯了的我自有准备。参片丸药更是不必,平白惹人注意。倒是……”他想起什么,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让王忠给我准备点特别的‘干粮’。”

“干粮?”王睿一愣,“号舍里条件艰苦,带些耐放的糕饼、肉脯便是,还能有什么特别的?”

林枫走到书案旁,拿起一个不起眼的油纸包,打开。里面是几块烤得焦黄酥脆、散发着浓郁辛香的……肉干?那香气,霸道而熟悉!

“这是……用‘御香坊’顶级复合香料粉腌渍、烤制的特制牛肉干。”林枫拿起一块,递给王睿,“尝尝?提神醒脑,补充体力,滋味绝佳。最重要的是……”他压低声音,带着点恶趣味,“贡院号舍狭小,气味难闻。我这肉干一拿出来,那霸道的辛香,嘿嘿,保管能让左右邻舍的‘同窗’们,精神为之一‘震’!食欲大增的同时……大概也会更深刻地记住‘御香坊’的滋味?”

王睿接过肉干,咬了一口。瞬间,那融合了顶级胡椒、肉豆蔻、长胡椒精华的复合辛香,混合着牛肉的醇厚,如同炸弹般在口中爆开!辛辣、温暖、醇厚、霸道!一股热流首冲天灵盖,精神瞬间为之一振!

“嘶——!”王睿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溜圆,“绝!真绝了!年兄!你这脑子……连考场上都不忘给咱‘御香坊’打广告?!还……还带精神攻击的?!哈哈哈!高!实在是高!我都能想象张承志那厮闻着这味儿又吃不到,抓心挠肝的样子了!” 他笑得前仰后合,刚才那点紧张彻底烟消云散。

林枫也笑了,将油纸包仔细收好。

窗外,几株玉兰含苞待放,在料峭春寒中透着一丝倔强的生机。轩内,暖炉融融,熏着清雅的梨花香。一位身着月白色绣折枝梅纹锦袄、外罩淡青比甲的少女,正倚在临窗的软榻上。她乌发如云,松松挽了个垂鬟分肖髻,只簪了一支素净的珍珠步摇,更衬得肌肤胜雪,眉目如画。正是兵部尚书苏正卿的掌上明珠,京城有名的才女——苏清歌。

此刻,这位素来以清冷自持闻名的苏小姐,却黛眉微蹙,纤纤玉指正紧紧捏着几张略显陈旧的宣纸。她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住,牢牢锁在纸上的字迹之间,时而凝神细读,时而闭目沉思,呼吸都变得有些微促,白皙的脸颊上甚至泛起了一层淡淡的、因激动而产生的红晕。

“小姐,您都看了大半个时辰了,喝口燕窝羹润润喉吧?”贴身丫鬟云袖捧着青瓷小碗,轻声提醒。

苏清歌恍若未闻,指尖轻轻拂过纸页上那筋骨内蕴、力透纸背的字迹,喃喃自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等胸怀,此等境界!字字千钧,振聋发聩!这真是……一个举人能写出来的?”

她手中的文章,正是林枫那篇名震国子监、被周鸿儒视为“千古绝唱”的《太湖楼记》!以及……另一篇虽然未曾公开流传,但因其观点过于“离经叛道”,被周老视为“奇文”而私下珍藏的《盐政积弊与票法改革刍议》!

这两篇文章,是她二哥苏文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趁着周老心情极好时,软磨硬泡才偷偷誊抄出来的。苏文远本意是想让妹妹也开开眼,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惊世之文”,却没想到,苏清歌只看了一遍,便彻底陷了进去。

《太湖楼记》的磅礴气象与忧乐情怀,让她心潮澎湃,仿佛置身于那浩渺太湖之畔,感受着古仁人的胸怀激荡。而《盐政刍议》中那大胆到近乎“叛逆”的票法改革设想,以及条分缕析、切中肯綮的论证,则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这不仅仅是文采斐然,这更是洞穿世情、敢于担当的经世之才!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c0af-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