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几条街巷,一座青砖灰瓦的院落静静伫立在树林中,门楣上悬着一块朴素的木匾,上书三个端正的字:“养娃堂”。
院墙内隐隐传来孩童们清脆的读书声,与方才赌坊的污浊判若云泥。
李太平走到门口,并未叩门。
守门的老仆显然认得她,立刻恭敬地躬身行礼,无声地打开了院门。
院内干净整洁,几株老树枝叶繁茂,投下绿荫。
十几个年龄不一的孩子正在一位温和妇人的带领下,诵读着《千字文》。
看到李太平进来,孩子们纷纷停下,起身行礼:“李大人”
“嗯,免礼。”
“柳嬷嬷,”李太平对着那位妇人微微颔首,“这孩子,以后住这儿。”
柳嬷嬷连忙上前,看着小女孩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眼中满是心疼:“哎哟,可怜见的。快,快抱进来!”
她引着竹玉走向一间向阳的干净厢房。
安置好小女孩,柳嬷嬷又是喂温水,又是轻声安抚。
竹玉站在门口,他心中的石头,才稍稍落地。
“竹玉仙君。”
李太平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不知何时,她己站在院中那棵老槐树下,石桌上摆好了崭新的宣纸和墨砚。
竹玉会意,走到石桌前。
他提笔,写下了:稚子何辜,莫沾赌字
李太平的解释在耳边响起:“我在人间有个二品官职。
再沾墨:前车有鉴,当惜福缘
“没去天界前,与温柔太子简仪交好,十五岁时他的父亲想一统人间。”
竹玉明白,“要打仗了。”写下了:回头是岸
“是啊,那年看到很多孤儿,便一起建了这养娃堂,亲手种下了这门口的李子树。”
写毕,院中识字的柳嬷嬷轻声念了出来,孩子们虽不全懂,却也感受到那字里行间的郑重。
“好!写得好!”
李太平赞许。
竹玉向李太平行礼,“今日这‘戒赌’,便从方才在‘听色’里的亲身心路历程,跟这些娃娃们念叨念叨吧。”
“竹夫子愿意,我自不介意。”
竹玉耳根瞬间染上一抹薄红。
他素来清冷自持,何曾做过这等“夫子”?
他放下笔,走到孩子们面前。
清了清嗓子,“孩子们,世间有万般歧路,赌之一字,最为凶险。”
他的讲述从偶遇女孩开始,隐去了李太平的手段。
只着重描述赌坊的污浊、人心的贪婪、以及他自己深陷其中时的无力与绝望。
声音起初有些艰涩,但随着讲述,那份后怕,却无比真实地传递出来。
孩子们听得入了神,小脸上渐渐浮现出明悟。
原来还有皮肉生意。
李太平原本斜倚在老槐树干的身形一动,便到了听色。
她的动作快得只留下残影,所过之处,那些勉强还算梁柱、柜台轰然倒塌、碎裂。
她指尖弹出一缕蓝紫的火焰,听色无声无息地燃烧起来,火光跳跃,映亮了她冰冷的侧脸。
拍拍手。
“站住!”
为首一人,蟒袍玉带,面容与当今太子有五六分相似,却更多了几分阴鸷狠厉,是二皇子简峥。
他死死盯着李太平:“李太平!你怎敢。”
李太平却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脚步都未曾停顿,径首向前走去。
“拿下!”二皇子厉声下令。
没有人动。
李太平垂眸掩笑,“地契,”她开口,声音平淡,“拿来。”
简峥从怀中摸出一卷用金线捆扎的文书,正是“听色”赌坊的地契。
他用尽全身力气,抛了过去。
李太平看着飞了一米的地契,伸出两根莹白的手指,法力一转,地契便收入袖中。
“滚。”
李太平并未首接回养娃堂。
她悄无声息落在东宫,简仪太子处理政务的书房上。
简仪似乎还在伏案批阅奏章。
李太平急着回养娃堂,手指轻弹,将二皇子造反的屯兵之处和两处铁矿书,悄无声息地落在一堆待阅的奏折之上。
做完这一切,她盖好瓦片,飞向了养娃堂。
……
李太平提着书籍话本进入养娃堂。
将它们细心摆在孩子们的书房,为小女孩今天的到来做个迎新会。
每一个小孩子进了养娃堂都会有个迎新会,是为了让他们彼此熟悉。
飞到山上,信手扯着陶土将小女孩捏了出来。
想着路上女孩的称赞,将自己的衣服捏了出来给女孩穿上,不过去掉了鬼界公主的标志花纹。
画了点儿妆搭配,便烧好了。
回到养娃堂,与银镯一起放进了小女孩的木柜。
……
竹玉仙君站在灶台前,正笨拙地对付着一团湿黏的面粉。
案板上雪白一片狼藉。
面粉沾满了他的袖口,甚至有几抹地蹭上了他的下颌。他微蹙着眉,紧紧盯着膳堂陈婆婆那双布满岁月痕迹,却异常灵活的手。
“仙君您瞧,”陈婆婆说着话,手上动作却不停,“这油酥啊,是樱桃酥的魂儿。”
猪油得是上好的板油熬的,雪白细腻,凉透了,就得这么用手耐心地搓进面里,搓得匀,搓得透。”让它和面粉成了亲,分都分不开,这才够酥,够香,一层层的,像云片似的。”
她布满皱纹的手掌在面盆里揉压、搓捻。
没注意到竹玉被“成了亲”说辞红了脸。
……
“成了!”陈婆婆喜道,“仙君学得可真快!”
接着是熬煮樱桃馅。
鲜红的樱桃去了核,晶莹的果肉在陶锅里随着冰糖慢慢融化,竹玉用一把长柄木勺缓缓搅动。
案板再次铺开。
油酥面团被擀开,叠起,再擀开,再叠起……
竹玉的动作从一开始的生涩,到后来的熟练,竟也带上了几分行云流水的惬意。
修长的手指捏起一小块油皮,托在掌心,另一手舀起一勺深红晶亮的樱桃馅,稳稳地放在油皮中心。
然后,指尖灵巧地捻动、收口,最终在顶部捏出一个精巧的螺旋褶。
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生坯在他指间诞生,圆润可爱。
“好俊的手艺!”陈婆婆由衷赞叹,眼角的皱纹都笑开了花,“老婆子做了几十年,收口也没仙君您捏得这么利落好看!”
烤炉是特制的土窑炉,烧的是果木炭,火候最是温和均匀。
当烤盘被推进炉膛深处,掩上炉门,剩下的便是等待。
竹玉并未离开,依旧静立在炉边。
院子里孩童的笑闹声依旧,他薄唇抿起。
这地方,能常来吗?
他喜欢这里,比竹玉馆好。
……
所有的樱桃酥被端了出去。
竹玉看着被他挪在樱桃后的一枚樱桃酥,松了口气。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bfid-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