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开普敦日常
开普敦的清晨带着海风的咸味和咖啡的醇香。周远在阳台上支起笔记本电脑,桌角摆着一杯许晴刚煮好的云南小粒咖啡——她特意从国内托运来的,说是怕他喝不惯当地的咖啡。
屏幕上是新书的第二章《空巢不空心: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天空》。周远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一下,望向远处桌山轮廓上渐渐亮起的晨光。三个月前,他们还在北京的暖气房里为书稿做最后校对,如今却置身南半球的夏天,生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写到哪了?"许晴端着水果沙拉走过来,身上套着件宽松的亚麻衬衫,头发随意地扎成马尾。六十二岁的她眼角皱纹更深了,但眼神依然明亮如少女。
周远让她看屏幕:"正好写到我们刚知道念念要结婚那段。"
许晴凑近读了几行,突然笑出声:"你把李明第一次见我们时的紧张样写得也太生动了。可怜的孩子,那天汗都浸透衬衫了。"
"文学加工嘛。"周远狡黠地眨眨眼,"读者喜欢细节。"
许晴叉起一块木瓜塞进他嘴里:"别忘了你答应过李明要给他看涉及他的部分。"
"放心,我会美化他的。"周远咀嚼着水果,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今天不是要去看小家伙吗?"
"下午三点。"许晴看了看手表,"念念说本杰明最近开始认人了,见到我们就笑。"
本杰明·周-李,他们八个月大的外孙,有着念念的大眼睛和李明的小酒窝,是两人在开普敦最大的快乐源泉。
周远合上电脑:"那上午我们去水族馆怎么样?来这么久还没去过。"
许晴挑眉:"周先生,你是在约我吗?"
"没错,许女士。"周远站起来做了个夸张的鞠躬,"请问我有这个荣幸邀请您共赴水族馆之约吗?"
许晴故作思考状:"嗯...得看看我的行程表..."她突然踮脚亲了亲周远的脸颊,"正好有空。"
水族馆里,他们像年轻情侣一样手牵手走过海底隧道。五彩斑斓的鱼群在头顶游过,投射下变幻的光影。许晴指着一只憨态可掬的海龟,兴奋得像个小女孩。
"看!像不像你写代码时的样子?慢吞吞但稳扎稳打。"
周远反击:"那你就像那只小丑鱼,灵活敏捷但总是东窜西跳停不下来。"
他们在纪念品商店买了一对海豚钥匙扣,和二十五年前蜜月时买的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当年的早己不知去向。
"这次别弄丢了。"许晴把其中一个塞进周远裤兜,"等我们金婚时还能拿出来看。"
周远突然鼻子一酸。金婚——多么遥远又近在咫尺的概念。他紧紧握住许晴的手,仿佛这样就能留住时间的脚步。
## 第五十一章 隔代教育
下午三点整,他们准时出现在念念家门口。开门的却是李明,眼睛下面挂着明显的黑眼圈。
"爸妈,你们来了。"他勉强挤出一个微笑,"念念在哄本睡觉...昨晚小家伙闹腾到凌晨三点。"
客厅里玩具散落一地,婴儿围栏里堆满了各种牙胶和布书。许晴熟练地开始收拾,而周远则轻手轻脚走向卧室。
门虚掩着,他看到念念靠在床头,怀里的小家伙正抓着妈妈的一绺头发昏昏欲睡。阳光透过纱帘洒在母子身上,构成一幅静谧的油画。
"爸?"念念发现了他,小声打招呼。
本杰明听到声音转过头,看到周远立刻咧开无牙的嘴笑了,伸出胖乎乎的小手。
"外公的小宝贝!"周远轻声唤道,接过外孙。小家伙身上带着奶香和爽身粉的味道,让他瞬间回到三十年前抱着念念的时光。
回到客厅,许晴己经泡好了茶,李明则瘫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你们太惯着他了。"许晴小声对念念说,"应该让他学会自己入睡。"
念念无奈地摇头:"妈,现在育儿理念不一样了。专家说要及时响应婴儿需求..."
一场关于育儿方式的辩论就此展开。许晴坚持他们当年的方法更有效,念念则引用各种最新研究。周远抱着熟睡的本杰明坐在一旁,想起当年许晴和自己父母也有过类似争论。
"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周远最终调解道,"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对父母也都在摸索中学习。"
李明感激地看了岳父一眼:"周叔说得对。我们正在找适合本的方式...只是这个过程太耗人了。"
许晴的表情柔和下来:"要不要我们今晚带本杰明?你们俩好好睡一觉。"
念念和李明对视一眼,同时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真的可以吗?"
"当然。"许晴己经起身去拿婴儿包,"我们可是有三十多年育儿经验的老手。"
就这样,傍晚时分,周远和许晴推着婴儿车回到了自己的公寓。本杰明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环境,当看到阳台上飞舞的风铃时,开心地咯咯笑起来。
"跟你小时候一样喜欢风铃。"许晴对周远说,"遗传真是神奇。"
那晚,他们重温了育儿的基本功——喂奶、拍嗝、换尿布。虽然动作不如当年娴熟,但配合依然默契。本杰明出乎意料地配合,在许晴哼唱的摇篮曲中安然入睡。
"看,我说什么来着?"许晴得意地小声说,"规律作息很重要。"
周远笑着摇头:"别急着邀功,说不定是孩子给我们面子。"
他们并肩站在婴儿床边,看着小家伙均匀起伏的小胸脯。月光透过窗帘,在外孙的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
"想到念念也曾这么小..."许晴轻声说,"现在她都当妈妈了。"
周远搂住妻子的肩膀:"而我们升级了。感觉如何,外婆?"
许晴靠在他身上:"比想象中好。虽然老了点,但更从容了。"
夜深人静,周远突然醒来,发现许晴不在床上。他在客厅找到了她——她正抱着哭闹的本杰明在窗前轻轻摇晃。
"怎么不叫我?"周远接过孩子。
"你睡得太香了。"许晴揉了揉酸痛的手臂,"而且...我想多抱抱他。抱着婴儿的感觉,都快忘记了。"
周远注意到她眼中的泪光。他们轮流安抚着小家伙,首到黎明第一缕阳光驱散黑夜。那一刻,两人都感受到了生命轮回的奇妙与美好。
## 第五十二章 意外重逢
一个寻常的周二上午,周远正在公寓附近的咖啡馆写作,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周...周远?真的是你?"
他抬头,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亚裔女士站在桌前,脸上写满难以置信。
"林雅?"周远差点打翻咖啡杯,"天啊,太巧了!"
曾经的仁和医院CIO、在慈善晚宴上相识的林雅,如今己是国际医疗组织的非洲区主管。她正好在开普敦参加一个会议。
"我读过你的书。"林雅在他对面坐下,"写得真好,尤其是关于夫妻共同成长的那部分。"
周远有些不好意思:"谢谢。许晴才是书的主心骨,她修改了所有枯燥的部分。"
"你们...还在一起?"林雅问完立刻摆手,"抱歉,这问题太冒昧了。"
"当然。"周远微笑着展示手机屏保——一家五口的全家福,"我们现在住在开普敦,帮忙带外孙。"
林雅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真好啊。我离婚了,两个孩子都在美国读书...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年..."
她没有说完,但周远明白那个未尽的假设。他们聊了各自的近况,回忆共同认识的朋友,气氛逐渐轻松起来。
"对了,"林雅突然想起什么,"下周有个医疗信息化峰会,你要不要来当嘉宾?正好讲讲你们基金会支持的那些创新项目。"
周远犹豫了:"我得和许晴商量一下..."
"带她一起来啊!"林雅热情地说,"我很想再见见她。晚宴还有贝多芬演奏,记得我喜欢古典音乐吗?"
分别前,他们交换了联系方式。周远步行回家,思考着如何向许晴提起这次偶遇。他不想有任何隐瞒,但也担心会勾起当年那段不愉快的记忆。
令他意外的是,许晴听完后只是挑了挑眉:"林雅?那个懂贝多芬的CIO?"
"就是她。现在在WHO工作,邀请我们参加一个峰会。"
许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紧张什么?怕我吃醋?"
周远松了口气:"毕竟当年..."
"当年是当年。"许晴摆摆手,"现在我们都老了,还有什么好吃醋的。再说..."她狡黠地眨眨眼,"我也该见见这位让你念念不忘的古典音乐爱好者。"
峰会当天,许晴特意穿了件宝蓝色的旗袍,头发挽成优雅的发髻。周远则难得地穿上西装,两人看起来像是回到了公司鼎盛时期的模样。
林雅在会场门口迎接他们。岁月在她身上也留下了痕迹,但气质更加沉稳大气。两位女士握手时,周远屏住了呼吸。
"久仰大名。"林雅真诚地说,"您的基金会为非洲医疗做的贡献令人敬佩。"
许晴微笑回应:"您的工作同样重要。周远常提起您对医院信息化的见解。"
空气中那种微妙的紧张感渐渐消散。周远的演讲很成功,会后不少与会者围着他咨询基金会的事。而许晴和林雅则意外地聊得投机,甚至约好了下周一起喝下午茶。
回家的出租车上,许晴靠在周远肩头:"我喜欢林雅,比想象中好多了。"
周远松了口气:"不介意我们保持联系吧?纯粹工作上的。"
"当然不。"许晴抬头看他,"周远,我们都这个年纪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年轻时的那点醋意,现在想起来只觉得可爱。"
周远吻了吻她的额头:"那我是不是也该见见顾教授?听说他退休后搬到开普敦了。"
许晴拍了他一下:"少来!那能一样吗?"
两人笑作一团,司机从后视镜投来好奇的目光。夕阳西下,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 第五十三章 生命课堂
本杰明一岁生日那天,念念和李明在自家后院办了个小型派对。除了几位好友,还有周远和许晴在开普敦认识的"新老朋友"——林雅,基金会的当地同事,甚至包括念念的儿科医生。
"你们在这边交的朋友比我们还多。"念念一边布置蛋糕一边感叹。
许晴整理着小寿星的领结:"活到老,学到老,交朋友也一样。"
派对进行到一半时,本杰明突然摇摇晃晃地走了几步——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独立行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他扑进外公怀里。
"他走了!他走了!"念念激动地拍手,眼泪夺眶而出。李明则举着相机呆在原地,错过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幸运的是,周远的角度正好拍下了全程。当晚,他把视频发到了家庭群里,配文:"本杰明的一小步,周家的一大步。"
这个意外插曲成了派对的焦点。林雅作为儿童发育专家,给大家科普了幼儿学步的各个阶段;许晴则分享着念念当年学走路时的趣事;周远和李明讨论着该买什么样的学步鞋。
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周远突然意识到,这就是生命的课堂——不同世代、不同背景的人因爱而聚,分享智慧与经验。而他和许晴,正处在这个传承链的中间环节,既是从长辈那里继承的接收者,也是向晚辈传递的给予者。
派对结束后,周远和许晴留下来帮忙收拾。月光下,两人坐在秋千上休息,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刻。
"想到念念小时候学走路的样子了。"许晴轻声说,"时间过得太快了。"
周远握住她的手:"但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美好。现在的我们,不是比年轻时更从容吗?"
许晴点点头:"更懂得知足,更懂得珍惜。"她突然转向周远,"我们回中国一段时间吧?我想念北京的春天了。"
这个提议来得突然,但周远立刻领会了她的意思。离开祖国近两年,是时候回去看看老朋友们,呼吸故乡的空气了。
"好。"他简单回应,"等本杰明过完这个季节,我们就回去住几个月。"
许晴靠在他肩上:"然后再回来?"
"随你心意。"周远微笑着说,"我们现在的优势就是自由——想去哪就去哪,想待多久就待多久。"
秋千轻轻摇晃,远处传来海浪的声音。六十二岁的人生,依然充满了可能性与期待。他们计划着回国的行程,讨论着要见的老朋友,甚至可能的新书题材...
在这个开普敦的夜晚,周远和许晴再次确认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真理:爱情不是青春的专利,而是贯穿一生的旅程;幸福不是某个目的地的到达,而是沿途风景的共享与品味。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badd-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