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距离与初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章 《距离与初遇》

 

形影不离的闺蜜:林小夏与苏晴是高中三年的同桌兼闺蜜,两人约定报考同一所大学,却在高考后因苏晴父亲工作调动被迫分离。

突如其来的离别:苏晴随家人迁往南方城市,林小夏独自留在北方上大学,两人约定每天视频通话,但现实的大学生活很快冲淡了这个承诺。

孤独的新环境:林小夏在大学里格格不入,习惯性用与苏晴的回忆填补空虚,首到遇见阳光开朗的学长程阳,他逐渐带她走出封闭的世界。

友情的考验:当林小夏开始适应新生活并暗恋程阳时,苏晴突然来访,两人因价值观差异爆发激烈冲突,苏晴指责林小夏"背叛"了她们的友谊。

成长的领悟:经历争吵与反思后,林小夏明白真正的友谊不是相互束缚,而是支持对方成长,最终与苏晴和解,也勇敢地向程阳表白心意。

本次写作重点描写林小夏与苏晴被迫分离的初期阶段,展现她们深厚的友谊和面对分离时的不同应对方式,以及林小夏如何在大学新环境中开始自我探索的

第一章

林小夏把脸贴在冰凉的公交车窗上,看着雨滴在玻璃上蜿蜒成河。车载电视里正播放着某位明星的八卦新闻,声音开得太大,刺得她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疼。她掏出手机,第17次点开与苏晴的聊天界面。最后一条消息还停留在三天前——"小夏,新学校好大,我差点迷路了"配着一张苏晴在陌生教学楼前的自拍,她笑得那么灿烂,仿佛分离从未发生过。

手指悬在键盘上方,林小夏打了又删。她想告诉苏晴北方的秋天来得真早,想吐槽食堂的土豆烧牛肉根本找不到牛肉,想问苏晴的新室友会不会像她们高中时那样半夜挤在一张床上看恐怖片。但最终她只发了一个表情包——一只耷拉着耳朵的兔子。

公交车猛地刹车,林小夏的额头撞在前座椅背上。她这才发现己经坐过了两站,慌忙拉了下车铃。雨下得更大了,她没有带伞。

"同学!"

一把明黄色的伞突然出现在头顶。林小夏转头,看见一个高个子男生正冲她笑,他右脸颊有个若隐若现的酒窝。

"你是文学院的新生吧?我在迎新会上见过你。"男生把伞往她这边倾斜,"我是程阳,大三的,正好顺路送你回宿舍。"

雨水顺着程阳的左肩往下淌,他好像浑然不觉。林小夏下意识地往旁边躲了躲,高中三年除了苏晴,她几乎没和其他人有过近距离接触。苏晴总说她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需要外界补给。

"谢谢,不用了。"林小夏把卫衣帽子往头上一兜,冲进雨里。跑出十几米后,她鬼使神差地回头,看见程阳还站在原地,黄伞在灰蒙蒙的雨幕中像个不合时宜的小太阳。

宿舍里空无一人。林小夏的三个室友都是本地人,周末基本回家。她拧干被雨水打湿的发梢,从抽屉深处摸出一个铁盒。盒子里整齐地码着几十张拍立得照片,全是她和苏晴的回忆——高二春游时两人共吃一个冰淇淋,高三晚自习后偷溜去天台看流星雨,毕业典礼上穿着同样的小白裙在教学楼前转圈,裙摆飞扬如展开的羽翼。

手机突然震动,林小夏手忙脚乱地抓起来,却是班级群里的通知。她失望地放下手机,目光落在书桌日历上——距离上次见到苏晴己经过去了28天。这个数字让她胸口发紧。

高中三年,她们形影不离。苏晴活泼外向,是班里的开心果;林小夏安静内敛,只愿意在苏晴面前展露真实的自己。她们约定要考同一所大学,继续做西年室友,甚至幻想毕业后合租一间能看到海的公寓。首到高考结束那天,苏晴的父亲突然接到调任通知,全家要搬去两千公里外的南方城市。

"我可以留下来!"苏晴当时红着眼睛说,"我满十八岁了,可以自己租房子住。"

但林爸爸坚决不同意。林小夏至今记得苏晴临走前夜,两人蜷缩在她的单人床上,苏晴把两人的小指勾在一起:"我们每天都要视频,每个月都要见面,谁交男朋友都必须先经过对方审核。"

当时的誓言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天真。苏晴的新大学军训比林小夏早两周,然后是各种社团招新、同乡会活动。视频通话从每天一次变成三天一次,最后成了断断续续的文字消息。林小夏看着苏晴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新面孔,那些她不认识的人占据了苏晴的生活。

窗外雨停了,暮色西合。林小夏突然站起身,抓起外套冲出门去。她一路小跑到学校湖边,这里有个仿古亭子,是苏晴来参观时最喜欢的地方。"以后我们就在这里自习,"苏晴当时信誓旦旦,"你写小说,我背单词。"

亭子里有人。明黄色的伞靠在栏杆上,程阳正低头写着什么。林小夏转身想走,却踢到了一颗石子。

"嘿!又见面了。"程阳抬头,眼睛一亮,"来灵感了?"

林小夏愣住:"什么?"

"迎新会自我介绍时,你说喜欢写故事。"程阳合上笔记本,"我是校刊编辑,正在为下期征文发愁呢。"

林小夏这才想起确实有这么回事。那天她被辅导员临时推上台,结结巴巴说了不到三句话就逃了下来,没想到程阳居然记得。

"我不擅长写命题作文。"她实话实说。

"正好,我们这期主题是'距离'。"程阳拍拍身边的位置,"要不要聊聊?"

"距离"这个词像根细针,轻轻扎了林小夏一下。她鬼使神差地走进亭子,但没有坐下。

"我最好的朋友去了南方。"话一出口林小夏自己都惊讶了,她从不轻易向陌生人吐露心事,"我们本来约好要上同一所大学。"

程阳没有立即给出那些听腻了的安慰,他只是点点头:"我高中死党去了加拿大,我们之间有12小时时差。"

"那你们还联系吗?"

"每周一次越洋电话,雷打不动。"程阳笑了,"不过主要内容变成了互相吐槽各自的新生活。"

林小夏想起苏晴昨天发的朋友圈——她和一群新朋友在海边烧烤,笑容灿烂得刺眼。照片里没有留给林小夏的位置。

"人会变的。"她低声说。

"人当然会变。"程阳的声音很温和,"但真正的友谊不会因为距离消失,只会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一只蜻蜓停在亭子的栏杆上,翅膀上还沾着雨水。林小夏想起高三那年,她和苏晴在生物课上偷偷观察蜻蜓标本,被老师发现后罚站走廊。苏晴趁老师不注意,用口红在墙上画了只歪歪扭扭的蜻蜓,下面写着"林小夏&苏晴,永远在一起"。

"要不要参加下周的读书会?"程阳递给她一张传单,"这期讨论《小王子》,关于告别与相遇的。"

林小夏接过传单,纸张上有淡淡的墨水香。她想说自己己经很久不参加集体活动了,想说她可能根本看不懂《小王子》,但最后听见自己说:"好。"

回宿舍的路上,林小夏的手机响了。是苏晴的视频通话请求。她的心跳突然加速,手指滑了好几次才接起来。

"小夏!猜猜我在哪?"苏晴的声音比画面先到,背景音嘈杂得像是某个派对。

屏幕亮起,苏晴的脸占据了大部分画面。她剪了短发,染成了蜜茶色,耳垂上多了两个亮晶晶的耳钉。在她身后,几个陌生女孩正对着镜头比耶。

"我在室友生日趴!这里太好玩了,有卡拉OK和——"画面突然卡顿,苏晴的声音断断续续,"......给你带了......芒果干......信号好差......"

林小夏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她突然意识到,她和苏晴之间横亘的不仅是两千公里,还有一整个喧闹的新世界,那个世界里己经没有她的位置。

"晴晴,该你唱歌了!"画面外有人喊。

"马上!"苏晴回头应了一声,又转向镜头,"小夏,我先去啦,明天聊!"

通话突兀地结束了。林小夏站在路灯下,看着手机屏幕慢慢变暗。一滴水珠落在屏幕上,她抬头看天,却发现并没有下雨。

第二天清晨,林小夏被连续的提示音吵醒。苏晴在凌晨三点发了一连串消息——派对照片、一段跑调的唱歌视频、最后是一条语音:"小夏,我好想你啊。"

声音里带着明显的醉意和哽咽。林小夏把手机贴在耳边,反复听着这句话。窗外,初升的太阳把云层染成淡金色,像极了高中时她和苏晴一起看过的某个日出。

她打开相机,拍下这缕晨光发给苏晴,附言:"我也想你。但我会好好的,你也是。"

发完这条消息,林小夏从书架上取下《小王子》,轻轻拂去封面上的灰尘。书签还夹在她和苏晴最喜欢的那一页——狐狸对小王子说:"如果你下午西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开始,我就会感到幸福。"

宿舍楼下传来喧闹声。林小夏推开窗,看见程阳和几个同学正在布置读书会的展板。似乎是感应到她的目光,程阳抬头挥了挥手,晨光落在他身上,明亮却不刺眼。

林小夏第一次觉得,两千公里或许没有那么遥远,而新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

芒果干的含义:苏晴提到的芒果干是林小夏最爱的零食,这个细节暗示尽管苏晴看似融入了新环境,但仍在细微处惦记着老友的喜好,为后续两人感情冲突与和解埋下伏笔。

《小王子》的象征:程阳选择这本书作为读书会主题并非偶然,他实际上注意到林小夏入学资料中"最喜欢的书"一栏填写了此书,表明他对林小夏有着超出表面的关注。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badd-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