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等待如此漫长,度日如年。同学们三五成群陆续离开。我很想送行,似乎属于男生专利,提着大包小包送女生。我主动要求送廉洁、王慧,她们说“有男生,不用你辛苦。”我只好待着,眼睁睁地看着她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了。中午,食堂打饭的人很少,我熟悉的负责食堂的聂老师说,院里正寻找值守人员,如果我愿意,一个月可以领取五十元报酬,但不能随意离开,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请假,得到批准报备才可以。我盘算一下,暑假近两月,一百元报酬,一个月伙食菜钱二十元左右,这样算来,下学期伙食费不用愁了,且待在校园,等于“看家护院”,多轻松啊。我及时发电报告知家里,父母欣然同意。
约定时间到了,我早早起床,好好捯饬一下,不想让他看到我邋遢的样子。左盼右等,从早晨太阳升起的兴奋到日落西山的沉闷,袁野却无踪影,心里冰凉透骨,孤独落寞袭遍全身。无故失约,怎么回事啊?发生了什么吗?令人万分焦急。我站在宿舍楼东阳台,看着楼下的林荫道,路灯闪烁其间,静悄悄地,一个人影也没有。一栋楼一个人,我负责监管,拿着楼门的钥匙,怅然若失,猜想着袁野遇见的种种走不开。我默念“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安慰自己。也许他生病了,住院了吗?有人照顾他吗?我焦虑起来,如果病情严重,“谁有病,天知否”?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的《采桑子》,我重复慢慢诵读,觉得古人表达情感如此细致入微,不知不觉泪两行。夜深,凉风起,空旷楼道里只有我的脚步声,敲打着孤独与寂寞。
我想抖落落寞心情,找到图书管理员通融,与教授一样可以在图书阅览室随意看书,提升学业。但学术专业书籍如此枯燥无味,逼迫自己看下去,也很艰难,看着看着不由自主打瞌睡,实在无聊透了。索性看一些杂志刊物,《知音》、《大众电影》、《读者》等,有情节、有彩色图片,内容新颖,彩图鲜活,引人入胜,令人精神抖擞。甚至很晚了,我还在阅览室“孜孜以求”。我对文艺作品兴趣浓厚,一本一本按照年份阅读,如饥似渴。偶尔也有老师好奇问,怎么不回家呢?不想念父母吗?我看着老师微笑,不作任何回答,这样一来,老师再看看我,也笑笑,不再问了。我按时按点去图书室阅读,觉得时间不似开始时煎熬漫长,而是过得飞快。转眼半月过去,等待袁野的煎熬渐渐也淡了,“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外面下着小雨,我正在阅览室静静看书,没带雨伞,中午不便回宿舍,去阅览室二楼,过廊道去餐厅吃饭。饭后不一会儿,我趴在桌上不知不觉睡着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iich-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