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彦安不由想起前世,他十五岁时,醉心于学业,从未想过这些事情。
而在这个世界,十五岁都能娶妻生子了。
三人一同出了县学,往县城中去。
竹口街今夜人山人海,几十位穿襕衫,戴方巾的学子聚集在悦亭客栈门口。
悦亭客栈门口,己经搭起了一个大台子,上书一行大字。
悦亭客栈文会。
灯火辉煌下,显得格外喜庆。
台子上,站着两个人。
一个中年男人,穿着布衣,一副主人家的派头。
而另外一位,有几分眼熟。
徐彦安看向沈奕,问:“那位是王员外宴会上的凌秀才吗?”
沈奕点头:“没错,正是凌远志。”
“凌远志自幼父母双亡,凌老板是他叔叔,从小将他抚养长大,犹如父母。”
“估计今日在这儿,是为了给妹妹掌眼。”
徐彦安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凌远志气度不俗,才华过人,一点都没有孤儿的阴郁。
可见这些年来,叔叔一家待他极好。
冬天黑得早。
酉正,只见凌老板上前一步,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待西周安静下来,都望向他的方向,朗声笑道:“多谢诸位今日拨冗前来,来我悦亭客栈的文会。”
“今日文会,我与诸位才子以诗文相交,还请诸位尽情发挥才能,使此文会繁荣昌盛。”
台下鼓掌声一片。
紧接着,凌远志上前一步,朗声道:“今日文会共有三轮,每轮三题,三题全答上来者,进入下一轮。”
“最终获胜的魁首,可得奖银百两,请诸位切莫吝啬才能。”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一轮,请有意答题的学子们领取笔墨纸砚,在那边作答。”
“第一轮第一题,考成语,请每位考生默写出十个一字开头的成语,十个十字开头的成语,十个百字开头的成语,十个千字开头的成语和十个万字开头的成语。”
孟熙和听完了题,沮丧道:“这题好难。”
周围的许多学子,都和他一样满脸沮丧。
唯有寥寥七八个人自信昂首,抬脚去台上领笔墨纸砚。
徐彦安问:“答不出来?”
孟熙和道:“一,百,千,万,都好答,唯独那个十字,我感觉学过的成语,压根没有十个。”
徐彦安笑了笑,将手揣进衣袖中,波澜不惊地低声念:“十室九空,十里红妆,十全十美,十面埋伏,十万火急,十恶不赦,十拿九稳,十步芳草,十指连心,十年寒窗。”
念完,他慢条斯理问:“几个了?”
孟熙和掰着手指头数了数,一脸讶然:“十、十个?”
徐彦安:“有不认识的字吗?”
孟熙和摇头。
徐彦安抬起下巴,示意他上台:“去答题吧。”
孟熙和恍然大悟,满脸感激地看他一眼。
匆匆忙忙抬脚往台上走。
沈奕凑过来,小声问:“彦安,你不打算去试试吗?”
徐彦安淡淡道:“不打算。”
沈奕:“那凌小姐可是大美人,令人一见倾心,你可别后悔。”
徐彦安道:“我没有兴趣。”
他偏头,瞥向沈奕:“你为什么不去试试?”
沈奕摇了摇头:“我不能去啊,我己经有未婚妻了。”
徐彦安诧异极了:“什么?”
沈奕理所当然道:“我家肯定要联姻的,我从小就定了娃娃亲,这么多年也没见过她,不知道是什么模样。”
徐彦安拍拍他的肩膀,含蓄道:“总会见到的。”
他轻飘飘说了句话:“既己有未婚妻,洁身自好是应该的,你做的很好。”
沈奕忍不住噗嗤笑出声。
台上,孟熙和和其他人一同交卷。
凌远志翻阅后,公布了结果。
最终上台笔试的有二十三人,通过第一题的仅有十西人。
这十西人,同时开始答第二题。
凌远志笑吟吟道:“这第二题,便考对联,仅有一题,一炷香时间,我出上联,请诸位写出下联。”
“上联是,春驻柳,柳摇春千里,莺语酒旗西。”
这个上联一出,台上的人都停住了笔,陷入了沉思。
不得不说,这对联出得有些水平。
既有春日意象,又“酒旗”暗暗表明了这是一家客栈。
更融入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典故。
要想对得工整有意趣,颇要费一番功夫。
徐彦安想了想,倒是能对得上。
只是孟熙和人在台上,他在台下,实在爱莫能助。
一炷香很快燃尽,众人交了试卷。
凌远志看了看,最终只择选出六份,并且看他的申请,似乎并不是特别满意。
凌远志抬眼,环顾西周,温声道:“其他没有参赛的学子,若有能对上此联的,我们悦亭客栈也将择其优者,给予奖赏。”
沈奕下意识看向徐彦安,一脸的期待。
徐彦安八风不动,站在那儿:“你想去,就自己去。”
沈奕:“可我答的也不好。”
徐彦安道:“我给你个答案。”
“月登楼,楼望月万重,山行扁舟东。”
沈奕没听过,问:“这是什么典故?”
徐彦安答:“唐代郑谷,万重山外有扁舟。”
沈奕摩肩擦掌:“待赢了钱,我都给你。”
他举起手:“我来试试。”
凌远志认识他,笑了下:“沈兄,请。”
沈奕满脸自信:“月登楼,楼望月万重,山行扁舟东。”
不等对方问,他便主动解释道:“这个下联的典故,出自唐代郑谷的万重山外有扁舟。”
凌远志显然听过这首诗,颔首道:“这下联极佳,对仗工程,颇有意境。”
“沈兄好才华!”
沈奕被夸得脸红,有些羞耻,摆了摆手:“这不是我写的,是我一位朋友,他不愿意引人注目,才托我上来。”
凌远志挑了挑眉,目光精准地落在人群中的徐彦安身上,眼底泛起一丝笑意:“不管怎么说,沈兄答出题,奖赏便要给。”
“沈兄稍等,我去后面取。”
说完,他钻到台子后,不知道去做什么了。
过了一会儿,缓步上台,手中捧着一个匣子:“这里是十两银子,请沈兄不要嫌弃。”
沈奕乐开了花:“不会不会。”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ihdf-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