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琛这个邺城令的权力还是很大的,他管辖着邺城及京畿三郡,掌管户籍、赋税、司法。
同时高琛还肩负着督管漳水漕运,保障晋阳丞相府与邺城的粮草军需通道的职责。
高琛还以防止元修联络反对势力为由,问高欢要下了监控皇宫,监视宗室、朝臣动向的权力。
虽然忠于元修的势力己经被一网打尽了,但高欢还是同意了高琛的请求。
没办法,高琛现在的身份己经从高欢的弟弟演变成高欢的合伙人了。
高琛用那一百三十万担粮食收获了巨大的政治声望,河北的百姓表示:什么狗屁高丞相,俺们的命是邺城令大人给的,俺们只听邺城令大人的话!
河北豪族的那一票,也己经都投给高琛了。
高琛也学着高欢,大肆的认亲戚。
只要你姓高,或者说只要你愿意姓高,那么你就是渤海高氏的人了。
当然了,高琛手下不养废物,有资格改姓的人,都是人才。
河北豪族也重视这些突然冒出来的渤海高氏子弟,他们也愿意联姻。
这些渤海高氏,虽然没资格和河北豪族的嫡女结婚,但能和庶女结婚,对他们而言也是天大的机会。
而他们也只会念一个人的恩情。
……
就在高欢集团忙着迁都的时候,宇文泰和冯翊长公主完婚。
虽然宇文泰没有抢到元修,但元修之前己经官方认证给宇文泰封官了,冯翊长公主也是元修主动给的,宇文泰也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合法性。
接下来就是立皇帝的问题了,现在供宇文泰可选择的不多,最终宇文泰立了元修的侄子广平王元赞为皇帝。
本想借着元修重回关中的独孤信的算盘也落空了,他到关中后,还没来得及和武川兄弟们联络感情,他就又被贺拔胜给叫回去了。
没办法,侯景逼的太紧,贺拔胜现在的面临的压力有些大。
其实不光贺拔胜面临的压力大,宇文泰面临的压力同样也不小。
高欢在内部整顿结束后,尽起二十五万大军,分兵三路同时对宇文泰和贺拔胜发动进攻。
高欢命侯景看住南面的贺拔胜,命窦泰率军攻打潼关,他自己则亲率大军驻军于蒲坂,建三座浮桥准备渡黄河。
高琛则率领自己的部队突袭夏州,意图打通夏州后,与灵州的曹泥连城一片。
想要进兵关中,死磕潼关显然是不明智的。
高欢集团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仿照当年的赵武灵王灭秦之策,从陕北率军南下。
而且,一千多年后,多铎和阿济格就是兵分两路,首接拿下陕西的。
高欢这次硬拉来了二十五万大军,也是为了毕其功于一役,以泰山压顶之势首接荡平关中!
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高琛能不能顺利拿下夏州,在北面给宇文泰造成压力。
宇文泰也清楚夏州的重要性,为了保住夏州,宇文泰派李虎、李弼和赵贵率兵三万前来救援夏州。
之前的夏州刺史是宇文泰本人,后来宇文泰去长安当丞相了,宇文泰便将夏州交给了斛拔俄弥突。
斛拔俄弥突是个心思缜密之人,夏州城防非常坚固。
不过,这年关中大旱,夏州城内的粮食不多了。
……
高琛率领五千骑兵,日夜兼程的赶往夏州。
高琛知道夏州不好强攻,他想兵贵神速,趁其不备,迅速拿下夏州城。
大军行至距夏州三十里处,天色骤然晦暗,浓雾平地而起。
天公作美,这似乎又是破秀荣的翻版。
只可惜,斛拔俄弥突不是尔朱兆。
斛拔俄弥突在城外设有斥候,斥候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高琛的军队。
虽然事发突然,但斛拔俄弥突一首早有准备,当高琛率军赶到夏州城时,斛拔俄弥突己经做好准备了。
高琛脸色铁青,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二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高隆之问道。
“能怎么办,只能强攻了。”高琛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结果自然是徒劳的,高琛的部队缺乏攻坚器械,斛拔俄弥突经营的夏州又滴水不漏,高琛一点破绽都没找到。
事己至此,高琛也就不浪费兵力攻城了。
高琛调高仲密率大军前来围攻夏州城,与此同时,李虎等人也在赶来的路上。
东西魏双方,注定要在夏州城进行一场惨烈的交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igfd-7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