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值风暴平息后的第三十七天,银河系边缘的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异常的能量脉冲。这些脉冲以规律的频率从宇宙深处传来,波形图显示它们竟与林深奏响的“永恒之音”产生微弱共鸣。陈浩然站在星际舰队的指挥台上,盯着全息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这声音...像是某种呼唤。”
地球上,曾经被熵变教团摧毁的城市废墟中,开始生长出奇异的蓝色植物。它们的根茎如同液态金属般流动,叶片却散发着柔和的光晕。苏晴带领科研团队采集样本时,意外发现这些植物能主动吸收环境中的暗物质,并将其转化为可供人类使用的清洁能源。“它们就像宇宙留给我们的礼物。”苏晴抚摸着叶片,眼中闪烁着惊喜,“但我总觉得,这种完美的适应性背后...”她的话被突然响起的警报打断。
归零者独自来到了曾经的地心祭坛。宇宙之心己恢复光洁,表面流转的金色纹路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秘密。当他将黑色立方体贴近宇宙之心时,地面突然裂开一道缝隙,从中飘出一卷散发着微光的星图。星图展开的瞬间,归零者的意识被拉入一段陌生的记忆——在遥远的宇宙角落,存在着一个由纯粹能量构成的“熵值平衡者”种族,他们曾目睹无数文明因熵增失控走向毁灭,而那些神秘的能量脉冲,正是他们对“永恒之音”的回应。
与此同时,林深在彩虹桥的能量监测站发现了异常。原本连接平行宇宙的通道中,开始渗出黑色的粘稠物质。这些物质接触空气后迅速结晶,形成类似观测者银色丝线的结构。“它们在复制观测者的特性。”林深的星云印记剧烈发烫,他预感到新的危机正在逼近。更令人不安的是,教团少女残留的星光核心突然变得躁动,在实验室的培养舱中发出尖锐的鸣响。
陈浩然决定率领舰队循着能量脉冲的方向探索。临行前,他将星锚交给周野:“如果我回不来,星锚就交给林深。记住,宇宙中从来没有真正的终点。”舰队驶出太阳系时,船员们惊讶地发现,原本死寂的柯伊伯带竟出现了发光的星尘,它们组成巨大的箭头,指向脉冲传来的方位。
在地球的地下,熵变教团的前成员们自发组成了“守夜人”组织。他们利用对熵增力量的了解,在城市各处设置监测点。某天深夜,一名成员在监测仪上捕捉到了异常的波动——某个废弃的地铁站里,竟出现了与熵球核心类似的黑色球体,正缓慢吸收着周围的时间与空间。
林深带着苏晴等人赶到现场时,黑色球体己经生长到房屋大小。它表面不断浮现出扭曲的人脸,发出孩童般的笑声。“这东西在吞噬附近居民的生命力。”苏晴的声音有些颤抖,“就像...熵球的幼体。”林深握紧熵弦,却发现琴弦在接近球体时变得僵硬,仿佛在畏惧某种力量。
千钧一发之际,归零者驾驶着改造后的飞船从天而降。黑色立方体悬浮在他掌心,释放出与球体同源的能量波动。“它在寻找宿主。”归零者的眼神凝重,“观测者虽然消亡,但他们留下的熵球技术,正在宇宙中自我复制。”随着立方体的能量注入,黑色球体开始坍缩,最终化作一颗黑色晶体。
然而,危机并未解除。陈浩然的舰队在航行途中遭遇了一片由银色丝线编织的“雾区”。这些丝线不再受观测者控制,却拥有自我意识,它们如同活物般缠绕在飞船外壳,试图切断舰队与外界的联系。在量子通讯彻底中断前,陈浩然向地球发出最后一条讯息:“这里有东西...在模仿观测者...它们知道我们的弱点...”
讯息戛然而止,只留下刺耳的电流声。林深望着星空,熵弦在他怀中轻轻震颤。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那些来自宇宙深处的呼唤,究竟是善意的邀请,还是新的陷阱?而在暗处,黑色晶体正悄然融入地底,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再次苏醒。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iega-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