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墨水化蝶的诡异事件迅速传遍了整个校园,成为继女团舞、心声广播后的又一大“校园奇谈”。学生们私下议论纷纷,各种离奇版本层出不穷,甚至有胆大的男生跑去档案室门口“探险”,被黑着脸的张主任逮个正着,罚扫了一周的操场。
小满却无暇顾及这些八卦。红蝶飞向旧书店的指引,以及档案上那个沉甸甸的“李正华”签名,像两块石头压在她心头。
午休时间,她拉着苏晓做掩护(美其名曰“闺蜜情感交流”),溜进了学校计算机房。苏晓负责在门口放风,警惕地盯着走廊里有没有老师巡视。
“小满,你到底在查什么啊?神神秘秘的。”苏晓忍不住小声问。
“查点…历史资料。”小满含糊地回答,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她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库权限,搜索着关于“李正华”的信息。作为现任教育局局长,他的公开履历并不难找。
屏幕上的信息一点点滚动:
王振华,男,现任青城市教育局局长。
1995-2000年:任职于青城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历任教导处副主任、副校长…
1998年:主持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专项工作,成效显著…
2000年:调任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副校长…1998年…”小满盯着屏幕,指尖冰凉。时间点完全吻合!在张建国老师被处分的1998年,王振华正是师范附中的副校长!那份处分公告,就是他签发的!
“星屿,”她在心里问,“这个李正华,他当年…为什么要这么做?仅仅因为早恋?”
“权力、规则、还有…嫉妒?”星屿的声音带着一丝洞悉人性的冷漠,“人类的情感在利益和立场面前,往往不堪一击。那个年代,‘标兵’‘先进’的名头,可是晋升的硬通货。谁知道呢?也许他觉得张建国‘德不配位’,也许…他本身就看不惯那个‘校外人员’林茵。”他顿了顿,语气略带嘲讽,“看看他现在的样子,道貌岸然,满口规矩,像不像一个被自己制定的枷锁捆缚了半生的人?”
小满想象着年轻时的王振华,在副校长办公室里,签下那份足以改变张建国人生的处分公告时的情景。他的笔落下时,是公事公办的冷漠,还是带着一丝隐秘的快意?
“还有一点,”星屿提醒道,“查查他公开的合影,尤其是任职师范附中时期的。”
小满立刻调整搜索关键词,找到了几张泛黄的新闻翻拍照片。都是些学校活动、领导视察的合影。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一张张面孔,最终定格在一张1997年教师节表彰大会的合影上。
照片里,年轻的王振华站在后排中间,意气风发。他的身边站着几位校领导和优秀教师代表。小满的目光越过他,落在前排一个身影上——那是一个年轻的女教师,扎着一条乌黑油亮的麻花辫,侧着脸,笑容温婉。虽然照片模糊,但那辫子的样式,却和小满在张主任那封复原的情诗里感受到的意象,以及处分公告中那个“校外人员林茵(LY)”的化名,隐隐重叠!
照片的背景是学校的礼堂,在合影人群的侧后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似乎放着一个老式的轮椅轮廓?虽然极其模糊,但小满的心还是猛地一跳——校长的轮椅?在那个年代就存在了?
机房荧光屏冷光映着小满苍白的脸。她将处分书签名扫描进图像软件,与局长公开书法重叠。屏幕上弹出警告:笔迹偏差率47%!“振”字右半“辰”的提勾角度相差15度——这是最关键的模仿破绽!
“权力改写记忆的拙劣把戏。”星屿现身倚着主机,银发灰化碎屑簌簌飘落。所有屏幕突然闪烁1999年《光遇》停服公告,灰烬在空气中凝成“权力改写真实”六个火字,三秒后自燃成青烟。
小满放大教师节合影的LY侧影。她紧握的拳头指缝间,露出揉皱信纸的尖角——正是情书残片!更惊人的是照片角落:半张被撕毁的批条粘在花盆底,“准予实习转正——王”的落款日期竟是1998年11月3日——比处分公告早了一个半月!
“看明白了吗?”星屿指尖划过屏幕里年轻李正华的脸,“他先批准转正,再亲手撕毁。就像...”机房温度骤降,他后颈黑斑在阴影中蠕动,“...某些人赋予希望再碾碎的游戏。”
小满浑身发冷。当她把LY手中的残片与批条进行图像匹配时,警报声炸响!校长室权限强行切断连接,最后瞬间她瞥见合影背景里——那个模糊的轮椅轮廓旁,有截反光的机械义肢。
这张旧合影,像一块拼图,将"王振华”、“张建国”、“LY”以及那个神秘的校长,隐隐联系在了一起。局长的签名,承载的不仅仅是权力,更是一段被刻意掩埋的、带着刺的青春重量。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ecbd-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