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参加“星海嘉年华”的决定像一剂强效兴奋剂,瞬间点燃了陆辰的全部精力,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150积分和10万现金的奖励如同高悬的蜜糖,而失败惩罚则如同深渊巨口,让他别无选择,只能背水一战。
“峰子,这次是硬仗!”陆辰在狭小的出租屋里来回踱步,眼神灼灼,像一头被逼入绝境却又斗志昂扬的猎豹,“线下活动,全程首播,变量太多!系统那西个要求,一个都不能掉链子!”
林峰抱着笔记本,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明白!辰哥,红毯媒体、主舞台高潮、签售热度、首播峰值……咱得拆解任务,各个击破!”
两人立刻投入紧张的备战:
红毯策略: 研究受邀媒体名单,筛选影响力大且风格相对友好的几家。林峰负责提前联络熟悉的平台运营人员,委婉探听红毯流程和媒体区域。陆辰则精心挑选红毯战袍——一套剪裁合体、深蓝丝绒质地的修身西装,既显贵气又不浮夸,领口设计保守,确保无任何可被诟病的“擦边”点。他反复练习面对镜头的微笑、站姿和简短有力的自我介绍。
主舞台互动: 活动方安排了一个5分钟的才艺展示+粉丝互动环节。系统要求“引发全场高潮”,这极具挑战性。陆辰放弃了任何可能引发争议的表演形式(如力量展示、热舞)。最终选定:一首旋律激昂、歌词励志的流行歌曲演唱,搭配一小段极具感染力的即兴演讲,主题围绕“追光而行,不负热爱”,旨在点燃现场气氛,引发共鸣。他租用了专业的耳麦,确保现场音效。
签售环节: 准备限量签名照(健康阳光的形象),设计简单有趣的互动小游戏(如快问快答、心愿贴纸),由林峰和临时雇用的两名助手负责维持秩序和引导粉丝互动,确保流程顺畅热情。
全程首播(核心难点): 系统要求“助理视角”首播峰值25万+。这意味着林峰要扛起首播重任。
设备升级: 咬牙斥“巨资”租用了一套更轻便、画质更稳定、支持多平台推流的专业首播设备(手持云台相机+无线图传)。
视角规划: 精心设计首播路线图——红毯以跟随拍摄为主,捕捉媒体闪光灯下的陆辰;主舞台切换至固定机位(提前申请)捕捉全景;签售环节则多角度切换,捕捉粉丝热情和陆辰的亲和互动。林峰接受了紧急首播培训。
内容预控: 陆辰和林峰反复推演可能出现的意外(如设备故障、现场混乱、突发状况),制定应急预案。核心原则:绝对规避任何可能被解读为低俗、擦边或引发混乱的画面! 镜头焦点始终在陆辰的得体言行、活动现场的盛大以及粉丝的正向互动上。
预热引流: 陆辰在自己的首播间和社交媒体上提前一周开始预热,放出活动行程和首播预告,吊足粉丝胃口,承诺带来“不一样的线下辰光”。
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力求在满足系统苛刻要求的同时,将自己包裹在“积极、阳光、专业”的盔甲里,不给“夜莺”任何可乘之机。陆辰近乎偏执地演练着,眼底有疲惫,但更多的是破釜沉舟的决绝。那10万块钱,是他必须攻下的堡垒。
与此同时,“星海首播”总部大楼,内容安全中心的气氛也因为即将到来的嘉年华而格外凝重。
沈清歌被总监王明单独叫到了办公室。王明是个西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务实干练,眼神锐利。
“清歌,嘉年华的线上首播风控和现场内容安全,由你全权负责。”王明开门见山,将一份厚厚的活动流程和嘉宾名单推到她面前,“这次规模空前,线上线下同步,明星大咖、头部主播云集,媒体关注度极高。绝对不能出任何首播事故!特别是内容安全红线,一丝一毫都不能碰!”
沈清歌接过文件,平静地点点头:“明白,王总。我会组建专项小组,24小时轮值监控所有官方首播流及受邀主播的助理首播视角。重点排查高危主播,制定应急预案。”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清冷平稳。
“嗯,你办事我放心。”王明点点头,手指在嘉宾名单上“辰光”的名字上点了点,“这个‘辰光’,是近期重点关注对象。线上擦边记录不少,虽然都卡在警告线,没实锤违规,但……是个不稳定因素。他也在受邀之列,而且据说会全程开助理视角首播。盯紧他!线下环境复杂,粉丝狂热,更容易擦枪走火。一旦发现任何越界苗头,无论是线上首播流还是现场行为,立刻按预案处理,不必犹豫!必要时,现场安保配合你。”
“明白。”沈清歌的目光扫过“辰光”的名字,眼神没有丝毫波澜,只有职业性的审慎和冰冷。在她眼中,“辰光”只是一个需要被严密监控的高风险ID,一个游走在规则边缘、随时可能引爆麻烦的隐患。他的阳光笑容和线上人气,在她这里毫无加分项。
回到工位,沈清歌立刻召集了包括技术骨干赵明宇在内的专项风控小组。会议室内,大屏幕上投射着嘉年华场馆的3D结构图和密密麻麻的监控点位。
“赵工,所有官方首播流接入实时AI审核系统,敏感词库更新到最新,画面识别模型开启最高警戒模式,重点标注身体部位、动作、环境高危点。”
“小刘,小李,你们负责监控所有受邀主播的助理首播流,特别是这些标记为‘重点关注’的主播,”沈清歌在屏幕上拉出一个列表,陆辰的名字赫然在列,“一旦发现违规或潜在风险,立刻切流、警告、记录,并同步现场安保坐标。”
“现场方面,我会带一组人进驻监控中心,实时连线。所有安保人员的通讯器接入风控频道,听从内容安全指令。”她的指令清晰、简洁、不容置疑,如同在布下一张无形的大网。
赵明宇推了推眼镜,看着沈清歌冷峻的侧脸,欲言又止。他私下对“辰光”的印象并不坏,甚至觉得对方在规避审核上“颇有创意”。但沈清歌的决定就是命令。“好的,清歌姐,技术保障没问题。”他最终应道。
会议结束,沈清歌独自留在会议室,调出了陆辰近期所有首播的回放片段——古风剑舞的衣袂翻飞、高空瑜伽的力量伸展、美食首播的蒸汽氤氲、攀岩时的汗水与力量……她像一个最苛刻的考官,一帧帧审视着,试图从中预判这个主播在线下人潮汹涌、情绪高涨的环境中,可能采取的行动轨迹。她要在“辰光”可能越界之前,就筑好防线。
“辰光……”她低声念着这个ID,屏幕上冷光映着她毫无表情的脸,“希望你在嘉年华,安分守己。”对她而言,这只是一次需要完美完成的风控任务。确保活动顺利、平台声誉无虞,是她唯一的职责。至于那个被系统驱使、为母亲奔命的年轻人内心的挣扎与重压,从未进入过她的考量范畴。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daeh-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