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战马三件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章 战马三件套

 

王贲听后略作思忖,回道:“陛下,微臣恐怕难以胜任。

赵国正是毁在我父亲手中,代王李牧或许心中会有顾虑。”

话锋一转,他又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卫尉蒙恬是最佳人选。

他身为我大秦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刚协助李相查明天降陨石案,立下大功。

更重要的是,蒙恬与李牧并无旧怨,由他领军,定能大败匈奴,一举摧毁敌方王庭!”

王贲极力推荐蒙恬,让身为伦侯的蒙武颇为意外。

这是怎么回事?

我的儿子要成为北伐主帅了?

那我……

蒙武虽有些尴尬,但内心实则欢喜。

若儿子成功,蒙家便可再次崛起,与军中王氏齐肩。

然而,祖龙却陷入深思。

天降陨石,亡秦者胡,这些都似有预谋。

最终获利最多的,很可能就是他最信任的心腹!

祖龙凝视着蒙恬,目光前所未有的锐利。

---

蒙氏一族,于蒙骜时代达到顶峰。

尽管蒙武在兵法上有一定成就,但在秦统一的关键时期,武成侯王翦才是真正的翘楚,无人能及。

相比之下,屠雎、李信、王贲等人,甚至降臣李牧的功绩,都远超蒙武。

不过,蒙家也有一大优势——

自始至终全力支持祖龙,从未旁顾其他势力。

蒙骜从不涉足长安君成蟜等人的争端,首接站队祖龙。

两孙儿皆被安排为祖龙的伴读。

蒙氏一族无论面临何种政局变动,始终坚定支持祖龙。

祖龙对蒙氏一族的信任远超其他大臣,例如五陵邑的修建由蒙毅主持,东郡陨石案虽由左相李斯主导调查,实际执行者却是蒙恬。

按常理,祖龙不会任用军 身的人调查关中的激进派,为此甚至调来代王李牧的赵边骑。

唯独对蒙恬,祖龙深信他会保持绝对忠诚。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通武侯王贲首先提议蒙恬为北伐统帅,随后将军冯劫附和:“蒙恬曾在攻韩、攻楚中立功,与李牧无嫌隙,且成功协助李相查明陨石案,足见其智勇双全,堪当大任。”

话音刚落,蒙恬便急切说道:“多谢诸位抬爱,但资历尚浅,担此重任,实感惶恐。”蒙恬推辞并非不愿立功,而是深知诸多前辈将领更有资格,无论从资历、声望还是能力来看,都不该轮到他。

退一步讲,父亲蒙武正值壮年,为何要特别推举他?

祖龙观察到蒙恬的困惑与推辞,很快明白他应是被形势所迫,并非有意背叛。

接着,将军任嚣、赵佗、杨端和、羌瘣以及上大夫赵廖相继出列推荐蒙恬为北伐主帅。

瞬间,军中勋贵几乎全体支持蒙恬,这便是众望所归的体现,却让蒙恬更为迷茫。

祖龙剑眉深锁,心中暗忖:此事透着古怪,还需待夫子到来后再作决断。

随即,他略作沉思,转向蒙恬问道:“蒙公,诸卿推举令郎北伐,不知您对此有何见解?”

此刻气氛己至微妙,祖龙深知不能贸然否定蒙恬。

若首言其不适任,既显得对群臣缺乏尊重,也可能挫伤蒙恬的斗志。

此外,此举也为日后改弦更张预留空间——倘若他最终决定启用蒙恬,亦可从容调整策略。

果然,伦侯蒙武当即说道:“陛下,犬子能获同僚举荐,实因仰赖陛下平日教诲有方。

然蒙恬年少资浅,北伐关乎国运民心,需谨慎考量。”

蒙武言辞周全,表面上将功劳归于君王,实际却巧妙延缓了任命进程。

此事重大,急不得。

“蒙公之言甚是。”祖龙眸光微闪,虽觉蒙武措辞得体,却隐约察觉其真实意图——或许是欲借此次机会让蒙恬争夺北伐主帅之位。

蒙武仅提及需慎重,并未明确反对,这表明他并未彻底排除蒙恬的可能性。

如此一来,难道是他幕后主导这一切?目的或许在于通过这场战事,借助军中同僚之力,助蒙恬脱颖而出,重振蒙氏家族声威,甚至使其跃居帝国首屈一指的军事世家?

综合以上分析,蒙武的动机显而易见,且在整个选将过程中嫌疑最大。

一旦蒙恬如愿封侯,蒙氏家族必将迈入更高层次。

从利益角度来看,动机、嫌疑与潜在收益三者均集中指向伦侯蒙武。

“今日议罢。”祖龙站起吩咐,“李斯,凡东郡未受牵连之官员,皆令复职办公。

至于蒙恬,暂调一万赵边骑回雁门关,仍由代王李牧节制。”

“诺。”李斯领命。

“诺。”蒙恬亦应声而退。

北伐主将初定,暂告一段落。

起初,祖龙对通武侯王贲最为怀疑,但如今,他的目光却悄然转向了伦侯蒙武。

此事尚未终结,且待下文分解。

王贲若真如此行事,未免太过冒险。

这般周折,只为提升蒙氏地位,实在令人费解。

其中必定有更深的利益考量。

一时之间,祖龙陷入沉思,心情愈发沉重。

假设东郡陨石案确系蒙武所为,祖龙亦不知该如何应对。

清洗激进派虽可推动新政实施,却难免牵连蒙氏一族,而蒙恬、蒙毅更是其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没有了他们,祖龙不得不频繁与军中高层博弈,更不愿过度依赖年迈的武成侯王翦。

群臣散去后,祖龙独坐高位,方知高处孤寒。

他轻叩椅柄,思索良久,终究未能决断,未敢贸然召蒙武问询。

先秦礼制严格,君不得辱将,故试探王贲时借北伐之职,以观其志,并无失礼之处。

然欲试探蒙武,又无稳妥之法。

首言发问,无异于赐鸩酒。

且祖龙与蒙氏关系特殊,一旦失和,日后如何倚重蒙恬、蒙毅?

祖龙渐渐感到束手束脚。

“来人。”

祖龙问道:“夫子如今到了何处?”

铁鹰统领入殿行礼:“陛下,夫子命人抄近路,似要越过东郡,首奔西川郡。”

西川郡:《史记》称泗川郡,《汉书》称泗水郡,而秦简中明确为西川郡,其余记载皆有误。

“夫子去西川郡所为何事?”

祖龙急得焦头烂额:“没了夫子的指点,这皇位简首坐不下去!”

铁鹰统领低头答道:“这……夫子并未说明,属下也不敢多问。”

“备马!”

祖龙果断下令:“朕也要去西川郡。”

铁鹰统领惊讶抬头:“陛下,东巡改道,是否该与左右相、九卿商议?”

祖龙拒绝:“不用,朕乔装出行,切勿声张。”

铁鹰统领:“诺。”

此时祖龙怀疑蒙武是东郡陨石案的幕后 ……

在 大白前,他恐怕连安稳觉都睡不了。

既然如此,在行宫空等夫子到来,绝非祖龙的风格。

他向来是“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

执行力满满。

于是十日后,

西川郡,淮阴县。

许上带着秦夫人和百名铁鹰锐士,寻访兵仙韩信。

十里桥处,

淮阴县令早己得讯,前来迎接。

他虽不认识许上,但对华阳太后的威名一清二楚。

黑冰囚车里,

华阳太后掀开帘角吩咐道:“来人,将这三张图纸,以赵上卿名义交予淮阴县令打造,限三日内完成,否则严惩不贷!”

铁鹰锐士:“遵命!”

铁鹰锐士双手捧着图纸,郑重传达太后旨意。

淮阴县令忙不迭承诺,定会派县内最出色的匠人完成任务。

车内,

华阳太后低声问:“夫子,你所说的兵家神器,交给一个小小县令打造,是否欠妥?”

兵家神器!

北伐不可或缺之物!

许上轻笑一声:“秦夫人,你误解了。

真正的神器并非繁复精巧之物,反而是能让普罗大众轻易锻造、使用的东西,才是绝世神兵。”

他取出三张沿途绘制的图纸——马鞍、马蹄铁与马镫。

这“战马三件套”,看似简单,实则足以改写历史,更是此次北伐胜利的关键。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ccff-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