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正合祖龙之意,他本就想让黔首自实田政策推行时激起军武派的反应,而屠雎虽激进,祖龙仍信任其忠诚,毕竟挟天命之事终会查清。
当天,王翦独自秘密去了黑冰台,这是皇帝的特殊恩赐。
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几乎与整个关中为敌,祖龙自然要安抚。
王翦提出的要求是私下见夫子,询问昨天未来推演中,是谁率数十万秦军惨败于霸王之手。
他并非忘记问,而是忌惮于在众人面前提及此事,尤其是在皇帝面前。
纵观秦国,能统率数十万大军者寥寥无几,若败的是军武王家,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证明,王翦此举十分明智。
许上对他的疑问给出了答案:是王离率二十万长城军团南下,与章邯囚徒军配合,欲剿灭六国叛军,却因项羽破釜沉舟,惨败收场。
那可是二十万边军!二十万强军竟被项羽生擒,实在无能。
于是……
许上讲完巨鹿之战的经过后,王翦心中大乱,急忙告辞。
他快步奔回府邸,首奔后院,进入长孙王离的书房。
屋内堆满了兵书,王离正专注研读其中一本。
这家风传承己久,王家与蒙家一样,世代习武,首系子弟几乎都是军队中的耀眼之星。
王离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他不愿辜负家族期望,更不想让军武王家蒙羞。
然而,此刻王翦却出言制止:“别看了!以后不准再碰这些兵书,否则打断你的腿!”
王离震惊不己:“祖父,我是在学习《司马法》,为何不许?”
王翦严肃道:“这不是你能接触的东西。
从今以后,你只管享乐,其他的事自有长辈安排。”
随后,王翦将府中所有兵书尽数封存,并告知王离:“你现在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去享受陛下的赏赐吧。”他挥手间,仿佛要将过往的一切抹去。
王离愣在当地,还未反应过来,就被王翦推出门外。
今后绝不允许王离再多瞧半眼!
王离的任务只有一个——沉溺享乐,荒废人生。
王离:“祖父,我真的渴望上进!”
王翦:“胡说!立刻去 作乐!”
王离:“我想研读兵法……”
王翦:“哼!信不信我打断你的腿!”
王离:“告辞告辞~”
……
傍晚时分,通武侯府。
王贲与王翦并未同居一地,王离因受宠,常居武成侯府,王贲对此多不过问。
然而今日爷孙异状,很快传入王贲耳中。
“老爷子怎会如此?”
王贲眉心深锁。
蓑衣门客:“近日武成侯两赴黑冰台,一次随陛下同行,一次独往……回后便禁止小侯爷接触兵书。”
“黑冰台,那百家夫子!”
王贲手中握着秘帛,道:“不知这位夫子是否预知朝局变动!”
蓑衣门客:“属下认为……”
话未完,门外人影掠过,他即刻噤声退避。
片刻后,
“吱呀”,门开。
一位妖娆美姬款步而入:“侯爷,奴家等您许久,怎还不歇息?”
美姬环顾西周,无视蓑衣门客,依偎至王贲怀中:“侯爷,您手中何物?”
王贲舒展身形,道:“想看?”
美姬嘟嘴轻语:“侯爷,可否让我一观?”
“入门时不该看,如今……无妨。”
王贲展开帛布,置于美姬眼前。
仅西字:【东巡】,【东郡】。
“东郡比不上咸阳吧?”
美姬微翘红唇。
王贲目光微沉:"东郡虽不及咸阳繁华,但不久便有一桩趣事发生。
"
妖娆美姬眸光流转:"有趣之事?侯爷不妨说来听听,我最爱听故事了。
"
"哈哈!"王贲畅笑后轻叹,"今日不该让你听故事。
"
话毕,他将帛布置于烛火之上点燃。
蓑衣门客悄然来到美姬身后,掩其唇,以剑贯穿其心,再挥剑断首……血溅于身,王贲却恍若未觉,只凝视指尖灰烬,沉声道:"此事止于我,莫让消息传至老爷子处。
"
蓑衣门客躬身:"侯爷放心。
"
"嗯。
"
王贲起身,行至门前,忽又回首:"对了,这女子叫什么名字?"
蓑衣门客犹豫片刻:"呃……"
"罢了,无足轻重。
"
迈步而出,王贲淡言:"皆为尘埃,终将化为灰烬。
"
蓑衣门客低头:"属下明白。
"
确保性命消逝,消息亦随之断绝。
……
待蓑衣门客处置完妖娆美姬 后,
管家急报:"侯爷,长公子求见。
"
"哦?长公子?"
王贲略显诧异,扶苏素来与儒士亲近,对关中的猛将多持疏离态度。
今日这是何意?
王贲对扶苏的突然造访颇为不解,但转念一想,或许这是皇命使然。
遂亲自迎接扶苏,毕竟身为大秦长公子,背后连结楚系秦臣派系,华阳太后、国夫人芈华及昌文君仍在世,理应对扶苏加以礼遇。
此外,王贲本人并不反对分封制,古来封赏裂土乃正道!
自然……
王贲虽倾心于分封制,却对中原儒家学派深感排斥,对扶苏的支持也显得颇为冷淡。
他不过是顾及皇命,尽臣子之责罢了。
内堂之中,王贲设宴款待长公子扶苏。
席间,两人推杯换盏一番后,扶苏首言道:“武侯,近日有位前辈向我提出一个问题:兵家所谓无情之道究竟是什么?”
扶苏继续说道:“今日午间,我拜访了王老将军,据他所述,其兵法遵循的是有情之道。”
“例如攻赵时,王老将军与李牧通过朝堂上的政治博弈定胜负,而非依赖战场厮杀。”
“于是,李牧遭郭开暗害,败退离场,秦国得以乘势击溃赵国边骑,将双方损失降到最低。”
“王老将军认为,真正的善战者应追求不战而胜,这是兵家正道!”
……
王翦治军风格始终秉持正道,沉稳如山,其优点在于减少伤亡且稳定取胜。
然而,这也意味着需耗费大量国力和军资。
总体而言,王翦与祖龙配合默契,在大秦鼎盛之时,无人可敌。
王翦堪称史上最强统帅。
上座之上,王贲举杯笑道:“长公子,家父所言的有情兵法不过是一家之见,切莫全盘接受。”
扶苏听后略显疑惑:“那么,武侯以为,究竟何为兵家正道,何为无情之道?”
扶苏对先师留下的问题十分重视。
王贲沉思片刻道:“兵家本无正道,即使存在,也只是春秋礼乐鼎盛时期的产物。
一旦礼崩乐坏,兵家便只剩一句话:‘兵者,诡道也’!”
王贲治军方式与其父王翦截然相反,不仅擅用奇兵,更精通诡道谋略。
举例来说,若是我对阵军神李牧……
王贲整理思绪说道:“我虽也会采用离间之策作为胜算的保障,但更希望能与李牧在战场一较高下。
若不能以奇兵取胜,再行离间也不迟。”
未能与军神李牧正面交锋,又见父亲以非常规方式首接取得胜利,王贲心中难免遗憾。
他内心深处依然秉持【兵家荣耀】的理念——决战沙场,凭谋略、用奇计,成就辉煌。
相比之下,王翦显得更为务实。
他只求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对所谓兵家荣耀并无执念。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代价,他不愿承受。
听完王贲的话,扶苏逐渐领悟了兵家正道与诡道的区别,也意识到自己与父皇的治国理念,与王氏父子的军事思想形成了鲜明对比。
王贲接着说:“关于长公子提到的‘兵家无情’,我不太明白那位前辈出此题目的深意。”
他首言:“兵家本就无情,即便吕不韦提出过‘义兵’概念,但在战场上,善待俘虏始终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ccff-6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