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访客的踪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一章:访客的踪迹

 

星港市的霓虹灯光在雨幕中晕染开一片模糊的橘色,林川的警车碾过积水的路面,溅起半人高的水花。车载屏幕上,苏瑶标注出“赵宇”——或者说“夜枭”亚历山大·彼得罗夫——最后出现的轨迹:三天前,他用伪造的身份证入住了老城区一家名为“海员之家”的小旅馆,旅馆距离博物馆仅两公里,步行即可抵达。

“旅馆监控显示,他每天凌晨都会背着黑色背包外出,清晨五点左右返回,”苏瑶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夹杂着键盘敲击声,“背包形状符合装载激光切割器和电磁干扰器的尺寸。另外,我查到这家旅馆的老板半年前曾接受过一笔海外汇款,汇款方与废品回收站老板李建国的账户特征高度相似。”

林川握紧方向盘,雨刮器奋力劈开前挡风玻璃上的水幕。“海员之家”旅馆坐落在一条狭窄的巷弄深处,木质招牌在风雨中吱呀作响,二楼某个窗户的窗帘缝隙里,隐约透出微弱的绿光。他打出手势,特警小队如猎豹般分散开,悄无声息地包围了旅馆。

“行动!”林川一脚踹开斑驳的木门,前台的老掌柜吓得从睡梦中惊醒,眼镜滑到了鼻尖。林川亮出证件:“警察!赵宇住哪个房间?”

“3……302房……”老掌柜哆嗦着指向上楼的楼梯。林川带领队员冲上三楼,302房的门缝里渗出的绿光更加明显,还伴随着低沉的电子音。他示意队员准备破门,却发现门把手并未上锁,轻轻一推就开了。

房间内一片狼藉,床上散落着几件黑色紧身衣,墙角堆着登山绳和吸盘手套,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显示着星港市博物馆的三维立体图,通风管道和安保传感器的位置被红色线条一一标注,旁边散落着打印出来的图纸,正是博物馆青铜器展厅的消防通道布局和电路走向。

林队,看这个!”苏瑶戴着手套,从床底拖出一个黑色工具箱,打开后里面整齐码放着激光切割器、微型氧气罐、电磁脉冲发生器,甚至还有一套伪造的博物馆工作证。她拿起其中一张图纸,边缘用俄文写着一行小字:“通风口承重120kg,爬行速度需控制在0.8米/秒。”

林川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外面是狭窄的消防逃生梯,梯级上有新鲜的泥脚印,与博物馆现场的鞋印纹路一致。他拿起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发现屏幕保护程序是一只展翅的猫头鹰,背景是巴黎卢浮宫的夜景。“‘夜枭’果然住在这里,”他低声道,“这些图纸和工具,就是他策划盗窃的证据。”

苏瑶突然指着垃圾桶里的一张碎纸片,小心翼翼地拼合起来:“这是一张港口货运单,发货方是‘海员之家’旅馆,收货方是‘海神号’货轮的大副,货物名称是‘摄影器材’,但发货时间刚好在我们追查‘海神号’之前。”她顿了顿,放大货运单上的一个细节,“看这个标记——三个重叠的圆圈,和国际文物走私团伙‘暗影网络’的暗号完全一致!”

就在这时,技术科小李在床板缝隙里发现了一个微型录音器,按下播放键,里面传出模糊的对话声:

“……青铜鼎己安全转移,警方正在追查‘赵宇’的身份……”

“让‘老板’放心,我会在他们找到线索前离开星港……”

“博物馆的新安保系统有漏洞,下次行动可以利用通风口的……”

录音戛然而止,显然是“夜枭”撤离前故意留下的误导信息。林川看着窗外逐渐发白的天色,眉头紧锁:“他在耍我们,故意留下这些东西,让我们以为他还在星港,实际上早就转移了。”

苏瑶突然惊呼:“林队,笔记本电脑的浏览记录里有一条加密信息,刚刚自动删除了,但我恢复了一部分——‘暗影网络’的下一个目标是……省博物馆的唐代金缕玉衣!”她立刻调取省博物馆的安保资料,“金缕玉衣下周将在星港市巡回展出,展出地点就在……星港国际会展中心!”

林川猛地站起身,抓起对讲机:“全体注意,立刻收队,目标转向星港国际会展中心!‘夜枭’和‘暗影网络’很可能会在金缕玉衣展出期间动手!”

警笛声再次划破雨幕,林川和苏瑶坐在返程的警车里,窗外的“海员之家”旅馆渐渐缩小成一个黑点。房间里的图纸和工具像一个精心布置的舞台,而“夜枭”早己脱下戏服,消失在城市的阴影中。但林川知道,这场文物保卫战的下一幕,即将在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而他们必须在开幕前,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雨停了,东方泛起鱼肚白,林川看着手中复原的货运单,上面“暗影网络”的标记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刺眼。他知道,这不再是单纯的文物失窃案,而是一场与跨国犯罪组织的智慧较量,稍有不慎,千年文明的瑰宝就可能流失海外,再难追回。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cabe-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