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沉的云层压得很低,仿佛要将市立一中的教学楼碾碎。林川站在高三(7)班的走廊上,看着苏瑶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将那张写有“我去寻找真相了”的纸条装进证物袋。阳光透过斑驳的玻璃斜射进来,在纸条的褶皱处投下阴影,那行用蓝色圆珠笔写下的字迹,此刻仿佛正从纸张里渗出诡异的气息。
“这张纸条就压在课本下面,要不是把书本全倒出来,根本发现不了。”苏瑶首起腰,推了推鼻梁上的护目镜,“字迹工整,但尾笔有轻微颤抖,写的时候应该很紧张。”
林川蹲下身,目光扫过周小雨整洁的课桌。抽屉里除了排列整齐的习题册,还夹着几张皱巴巴的草稿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和日期,旁边用红笔标注着诸如“食堂采购价异常”“实验室设备去向不明”之类的字样。他的手指突然顿住——在草稿纸的背面,歪歪扭扭画着一个被红叉划掉的校徽,旁边写着“他们在说谎”。
“看来这个孩子,早就开始自己的调查了。”林川将草稿纸递给苏瑶,起身时注意到前排同学投来的异样目光。那些年轻的脸庞上,恐惧与不安交织,仿佛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当天下午,林川和苏瑶开始逐一约谈周小雨的同学。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在心理辅导室里泣不成声:“小雨她...她总说学校有问题。上个月,她发现食堂的饭菜里有发霉的米,想去跟校长反映,结果第二天,食堂就换了新的供应商。”
“她还发现过什么?”苏瑶轻声问道,同时在记录本上飞速记录。
女生咬着嘴唇,犹豫了很久才开口:“她说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少了很多,那些本该登记入库的贵重药品,在库存清单上却凭空消失了。而且...而且最近几个月,总有陌生的面包车在放学后开进学校后门。”
这些线索让林川的神经瞬间紧绷。他调出学校的监控录像,画面里,一辆没有牌照的白色面包车确实在每周三、周五的深夜驶入校园,半小时后又悄然离去。更诡异的是,所有涉及后门路段的监控,都会在面包车出现前后出现几分钟的黑屏。
“有人在故意掩盖。”林川将监控画面定格在面包车模糊的车身上,“能在学校里一手遮天,还能接触到监控系统的...”他和苏瑶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那个名字——教导主任王强。
然而,当他们再次来到王强的办公室时,却发现里面一片狼藉。办公桌的抽屉被全部拉开,文件散落一地,墙上的相框也被摔得粉碎。在凌乱的文件堆中,苏瑶发现了一本被烧毁大半的笔记本,残存的页面上依稀能看到“交易清单”“封口费”等字样,以及一些陌生的人名和数字。
看来有人比我们先到一步。”林川捡起半截烧焦的钢笔,笔尖还残留着蓝色墨水,与周小雨纸条上的字迹颜色一模一样。他突然想起周小雨宿舍里那本《小王子》,立刻打电话让留守的警员将书送来。
当警员将书交到他手中时,林川在扉页的夹层里发现了一张泛黄的剪报。那是五年前的一则新闻,报道了市立一中实验室发生的一起化学试剂失窃案,导致一名学生意外中毒身亡。报道下方,用红笔写着一行小字:“他们又在故技重施”。
就在这时,苏瑶的手机突然响起。技术科传来消息,在周小雨课桌抽屉的夹层里,检测到了微量的氯仿残留——那是一种常用于麻醉的化学试剂。
“周小雨发现了学校背后的黑暗交易,很可能是和非法贩卖化学试剂有关。”林川将剪报和检测报告摆在桌上,“她那句‘我去寻找真相了’,恐怕不是主动离开,而是被人发现了调查的事,遭到了灭口。”
夜幕降临,学校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林川和苏瑶带着特警小队,悄悄潜入学校仓库。手电筒的光束刺破黑暗,照在堆积如山的纸箱上,箱子里装满了贴着“教学用品”标签的塑料瓶,瓶中液体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幽蓝色。
“果然在这里。”林川举起瓶子对着光查看,标签边缘隐约能看到被抹去的字迹,“联系缉毒大队,这些很可能是制毒原料。”
就在这时,仓库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狗吠声。林川示意队员隐蔽,透过门缝,他看到几个戴着口罩的男人正押着一个瘦弱的身影走来——那人穿着周小雨的校服,虽然头发凌乱遮住了脸,但脖颈处露出的银色项链,正是周小雨室友描述过的那条。
“小雨!”苏瑶差点喊出声,被林川一把按住。他们看着那些人将周小雨推进一辆面包车,就在车门即将关闭的瞬间,女孩突然奋力挣脱,朝着仓库的方向大喊:“他们...在...”话没说完,就被人捂住嘴拖进了车里。
林川握紧拳头,低声下令:“全体行动,一定要把人救回来!”警笛声划破夜空,一场惊心动魄的追捕行动,就此拉开帷幕。而那张神秘的留言,此刻仿佛化作了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在黑暗中,寻找被隐藏的真相。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cabe-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