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实力对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章 实力对比

 

1363 年 7 月 21 日,这一天,天空万里无云,太阳高悬,炽热的阳光如火焰般熊熊燃烧,无情地烘烤着大地。鄱阳湖那宽阔的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一面巨大的银镜,反射着耀眼的光芒。然而,在这波光粼粼的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杀机和紧张的气氛。

这一天,仿佛被老天爷特意用那无形的红笔重重地圈起,注定要成为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就在鄱阳湖的康郎山下,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超级大战,如同一道惊雷,轰隆隆地在这片土地上炸开。这场战争的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都堪称史无前例。

哇塞,这可真是太壮观了!整整八十万大军啊,就像那汹涌澎湃的潮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汇聚到这里。一眼望去,乌泱乌泱的全是人,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简首就像一群密密麻麻的蚂蚁正在赶大集一样,把整个湖面都快要挤满了。

再看看那些战船,它们的桅杆高耸入云,就像林立的高楼大厦一般,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而那些飘扬在风中的旗帜,更是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猎猎作响,发出阵阵呼啸声,仿佛是战争的号角在提前奏响,预示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即将来临。

此时此刻,士兵们的呐喊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犹如一曲震耳欲聋的战争交响曲,响彻云霄,让整个天地都为之颤抖。这声音,充满了力量和激情,让人不禁热血沸腾,仿佛能够感受到那激烈的战斗场面。

且让我们先来端详一下这双方的实力对比,那简首就是大象与小老鼠之间的殊死搏斗啊,完全呈现出一边倒的压倒性态势。且看那陈友谅一方,其兵力号称六十万之众,可谓是人多势众、声势浩大啊!他的战船更是一艘艘宛如巨无霸一般,不仅体积巨大,而且坚固无比。那长达百余米的船身,犹如在水面上漂浮着的钢铁巨兽,船身高耸入云,仿佛能够触碰到天空一般,令人望而生畏。

再看这些战船的设施,那可真是一应俱全啊!坚固的船板足以承受狂风暴雨的猛烈侵袭,高耸的船楼宛如城堡一般巍峨耸立,为士兵们提供了一个居高临下俯瞰整个战场的绝佳位置。而那巨大的船帆,在风中猎猎作响,犹如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推动着战船如离弦之箭般在湖面上疾驰而过,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仅仅是远远地望着这些战船,就足以让人双腿发软、不寒而栗了,仿佛它们所到之处,一切都将被无情地碾碎,化为齑粉。

再看朱元璋这边,他所率领的军队仅有区区二十万人,与陈友谅那浩浩荡荡的六十万大军相比,简首就是小巫见大巫,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不仅如此,朱元璋的战船也大多是从各处收编而来的残次品,这些战船不仅个头小,而且陈旧不堪。

那些小船在宽阔的湖面上显得格外脆弱,仿佛风一吹就会立刻散架一般。它们在波涛汹涌的湖面上摇摇晃晃,仿佛一群受惊的小鹿,在巨无霸般的陈友谅大军面前瑟瑟发抖。

这些战船的船身早己破旧不堪,船板上布满了无数道深深的裂缝,仿佛是它们历经沧桑的见证。这些裂缝似乎在诉说着它们曾经经历过的无数次激烈战斗和狂风暴雨的洗礼,让人不禁为它们的坚固程度捏一把汗。

船帆也同样破旧发黄,在风中无力地飘动着,仿佛随时都会被撕裂。它们那残破的模样,与陈友谅那崭新而壮观的战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对朱元璋的胜算产生了一丝担忧。

朱元璋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场战斗可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场小打小闹,而是决定谁能够登上天下之主宝座的生死较量啊!一旦输了,那可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不仅自己这么多年来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底儿会全部打水漂,而且还会沦为一个被人肆意践踏的失败者,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压而过,永远地被人们所遗忘。

他站在船头,迎着风,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他的眼神异常犀利,透露出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但同时也夹杂着丝丝忧虑。他一边挠着头,一边暗自思忖:“哎呀妈呀,就我这小身板儿,跟人家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啊,那不是以卵击石嘛!得嘞,看来得想个奇招儿,出其不意才能制胜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他手下那位威名赫赫的第一猛将徐达,如同一座山岳般稳稳地站了出来。这徐达,可不是一般人物,他可是后来被世人誉为明朝第一将的传奇人物!

徐达身材魁梧,犹如一座铁塔般矗立在众人面前。他的面容刚毅,犹如刀削斧凿一般,透露出一股坚毅和果敢。尤其是他那双眼眸,犹如夜空中的繁星般闪耀着智慧和勇气的光芒。

徐达眼珠子一转,一个绝妙的主意便在他脑海中闪现。他高声说道:“老大,咱虽然船小,但却灵活异常啊!那陈友谅的大船,简首就像一头笨拙的熊一样,行动迟缓。咱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迅速地靠近他的船,然后一举冲上他的舰,给他来个出其不意!”

朱元璋听了徐达的话,心中虽然觉得这个主意有些冒险,但眼下也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毕竟,自己的水军实力实在是太过弱小,与陈友谅相比简首就是天壤之别。

朱元璋凝视着徐达,眼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他知道,徐达不仅勇猛善战,而且足智多谋,是他最为得力的战将之一。他用力地拍了拍徐达的肩膀,说道:“好,就依你所言!此战成败,就全靠你了!”

徐达竟然主动请缨要去当先锋,这可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啊!要知道,这就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一般,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毕竟,陈友谅的水军在当时可是举世无双、天下无敌的存在。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而且装备精良,无论是战船还是武器都堪称一流。想要从这样一支强大的水军手中抢夺战舰,其难度简首不亚于在凶猛的老虎口中拔牙。

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徐达却没有丝毫的退缩之意。他深深地明白这一战对于整个战局的重要性,也坚信自己和手下的兄弟们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徐达率领着一群破旧不堪的小船,宛如一群英勇无畏的战士,威风凛凛地驶向两军对峙的前方。这些小船虽然规模不大,但却透露出一种坚韧和果敢的气息。

站在自己那艘巨大而壮观的战船上,陈友谅俯瞰着眼前的场景,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嘲讽的笑容。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小小的船只,心中暗自嘲笑:“就凭这些微不足道的小船,也敢来与我一较高下?这简首就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

陈友谅的轻蔑之情溢于言表,他随意地挥了挥手,那动作就像是在驱赶一群令人讨厌的苍蝇一般,毫不掩饰对徐达和他的小破船的不屑一顾。

结果徐达一声令下,小船们跟疯了似的往前冲。那速度,就像离弦之箭一般,在湖面上划出一道道白色的浪花。陈友谅的水军哪想到这弱小的对手居然敢主动出击,一下子就慌了神,跟没头苍蝇似的开始应战。他们原本整齐的队形瞬间变得混乱不堪,士兵们惊慌失措地跑来跑去,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击。

徐达带着一群士兵,像一群小猴子似的,围着陈友谅的一艘巨舰猛攻。他们身手敏捷,在狭窄的小船上灵活地穿梭着,不断地向巨舰发射弓箭和投掷火把。那巨舰周围的其他舰艇呢,因为体型太大,想过来帮忙都来不及,就像一群大象被一群小猴子耍得团团转。它们在湖面上笨拙地转动着,船身相互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

徐达他们趁机爬上船,嘿,还真把夺舰计划给实现了!他们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冲上巨舰,与陈友谅的士兵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天。徐达手持长枪,左冲右突,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他的士兵们也个个英勇无畏,奋勇杀敌,很快就控制了巨舰的部分区域。

陈友谅一看,眼睛都瞪大了,心想:“这小子还有两下子!”他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赶紧命令后军出击。他希望通过后军的增援,能够扭转局势,重新夺回巨舰。

可他哪知道,这又中了朱元璋的埋伏。这就好比陈友谅一头扎进了朱元璋设好的陷阱里。朱元璋早就料到陈友谅会有这一招,他精心布置了后军,在隐蔽的地方埋伏了大量的火炮和弓箭手。

朱元璋的后军突然推出无数火炮,那场面,就跟放烟火似的,只不过这烟火可要命得很。火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巨大的火球带着炽热的温度和强大的冲击力,冲着陈友谅冲上来的舰队劈头盖脸地砸过去。刹那间,湖面上成了一片火海,那火势大得都能把天给烧出个窟窿。火焰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夜空,浓烟滚滚升起,遮天蔽日。

陈友谅的水军这下可惨了,官兵们跟没头苍蝇似的西处逃命。他们惊恐地尖叫着,在火海中拼命地奔跑,试图寻找一条生路。跑着跑着还互相撞在一起,不少人都被撞得头破血流,甚至丢了性命。战船在火海中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船身逐渐被火焰吞噬,最终沉入湖底。

陈友谅站在自己的旗舰上,看着眼前这惨烈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愤怒和绝望。他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战斗,竟然会变成这样一场惨败。他紧紧地握着拳头,指甲都嵌入了肉里,鲜血顺着手指流淌下来。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愤怒的时候,他必须尽快做出决策,保住自己的主力舰队。

“好汉不吃眼前亏,赶紧下令停止追击,暂时后撤!”陈友谅大声喊道。他的声音在嘈杂的战场上显得有些微弱,但士兵们还是听到了他的命令。他们如释重负,纷纷调转船头,拼命地往后撤。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打算就这样放过陈友谅。他命令部队乘胜追击,不给陈友谅任何喘息的机会。徐达带着士兵们继续冲锋,他们驾驶着小船,在湖面上如鱼得水,不断地追击着陈友谅的残部。

在追击的过程中,朱元璋的部队又发现了陈友谅的一些补给船。这些补给船上装满了粮食、武器和弹药,是陈友谅军队的重要物资。徐达果断下令攻击这些补给船,一时间,湖面上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陈友谅的士兵们为了保护补给船,拼命抵抗。他们用弓箭和火把进行反击,试图阻止朱元璋部队的靠近。但朱元璋的士兵们士气高昂,他们不顾敌人的攻击,奋勇向前。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朱元璋的部队成功夺取了这些补给船,这无疑是对陈友谅军队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陈友谅的军队损失越来越惨重。他的战船不断被击沉,士兵们死的死,伤的伤,士气低落到了极点。而朱元璋的军队则越战越勇,他们凭借着灵活的战术和顽强的斗志,逐渐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朱元璋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他善于把握战机,巧妙地运用战术,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他不仅指挥若定,还能够激励士兵们的士气,让他们在战斗中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而陈友谅则因为自己的骄傲和轻敌,陷入了朱元璋设下的陷阱。他没有充分认识到朱元璋军队的实力和战斗力,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在战斗中,他盲目地指挥军队进攻,却没有考虑到后方的安全,导致自己的军队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igac-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