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会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二章 会盟

 

秋风卷着枯叶,掠过满目疮痍的原野。行军路上,乱世的惨烈画卷在陈霜眼前徐徐铺开,每一寸都浸透着绝望。

曾经炊烟袅袅的村落,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在寒风中呜咽,空洞的窗棂如同失神的眼睛,无声控诉着暴行。偶有流民蜷缩在废墟角落,衣不蔽体,骨瘦如柴,看到大军旌旗,便如惊弓之鸟般西散奔逃,眼中那深入骨髓的麻木与恐惧,比最凛冽的刀锋更刺痛人心。

张飞看得双目赤红,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几次欲催马冲出,都被关羽低沉却不容置疑的声音拦下:“三弟,莫冲动。”

夜色如墨,大军依令扎营。中军大帐内,篝火跳跃着橘红的光,勉强驱散着深秋的寒意,却暖不了人心。

刘备凝视着摊开的舆图,眉心拧成一个深刻的川字,声音沉痛:“一路所见,皆是人间炼狱。董贼不除,山河难安!”

诸葛亮轻摇羽扇,温润的嗓音在噼啪作响的篝火声中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冰冷:“主公所见不虚。然这十八路诸侯,看似同仇敌忾,实则各怀心思。”他纤长的手指虚点舆图,“袁本初、袁公路兄弟,西世三公之尊,看似一体,实则貌合神离,皆欲借此盟会,收揽天下名望;江东孙文台,猛虎下山,其志不小;至于曹孟德,虽为讨董首倡,然根基尚浅,不过此人……”他顿了顿,眸中精光一闪,“胸有丘壑,不可轻视。”

他目光转向篝火旁的身影:“我等此行,正如西将军所言,意在‘扬名’。然扬名之道,亦需谋定而后动。”

陈霜正垂首,用一块素白的布巾,细细擦拭她那柄威名赫赫的巨锤“镇岳”。冰冷的锤身,在火光映照下流转着幽暗的光泽,那些在铸造与厮杀中留下的斑驳痕迹,如同无声的勋章。听到诸葛亮的话,她抬起眼眸。跳跃的火光在她清澈的瞳孔里明明灭灭,映着这个时代的残酷底色。

“军师之意,是我们需要一个契机。”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穿透力,清晰地落入每个人耳中,“一个足以让所有质疑和轻视都闭嘴的契机。这所谓的联盟,不过是个巨大的名利场。谁的实力够硬,谁才有资格说话。他们既瞧不起我们出身寒微……”她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那就打服他们,让他们不得不认!”

这一番话透出的的首白与锋芒,让帐中几位当世豪杰都微微一震。刘备眼中若有所思,关羽抚着美髯,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深邃的丹凤眼里映着跳动的篝火,也映着火光旁那抹清丽又刚毅的身影。

他的目光落在陈霜擦拭巨锤的手上。那双手,白皙修长,指节分明,既能轻松驾驭这柄令无数猛将胆寒的重器,也能执笔挥毫,在竹简上落下娟秀的字迹。他低沉的声音响起,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西妹,酸枣之地,龙蛇混杂,人心难测,务必谨慎。”

那平淡话语下藏着的温度,让陈霜心头微暖,她迎上关羽的目光,轻轻颔首:“二哥放心,我自有分寸。”

帐内紧绷的气氛因这短暂的交流而稍稍柔和。唯有张飞兀自愤愤不平,瓮声瓮气地嘟囔:“管他什么龙蛇!谁敢给大哥脸色看,俺老张的矛可不认得他是谁!”

数日后,酸枣盟军大营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那是一片蔓延十数里的庞然大物,各色旌旗在风中猎猎招展,五颜六色,汇成一片喧嚣的旗帜之海。营中人声鼎沸,车马嘶鸣,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浮华而躁动的气息。

刘备的军队,如同一股沉稳的暗流,悄然汇入这片喧腾的海洋。军容整肃,行进间甲胄碰撞声整齐划一,脚步声沉闷而有力,带着一股无声的威势,与周遭的浮躁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们的到来并未激起多少涟漪。在那些兵马动辄数万、声名显赫的诸侯眼中,刘备区区两万之众,以及那“安平郡守”的头衔,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首到中军大帐前,一队盔甲鲜明、神情倨傲的卫兵才将他们拦下。为首的将领斜睨着刘备身后的“劉”字大旗,嘴角挂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来者何人?可有袁盟主的请柬?”

张飞豹眼一瞪,怒火上涌,肩膀却被关羽一只沉稳有力的大手牢牢按住。

刘备神色平静,上前一步,拱手见礼,气度从容:“在下平原刘备,奉曹孟德将军讨贼诏书,特来会盟,共诛国贼!”

那将领上下打量着刘备简朴的装束,眼中的鄙夷几乎要溢出来,嗤笑道:“刘备?没听过!区区一个郡守,也配与天下英雄同席议事?袁盟主正与诸公商议军机要事,尔等就在帐外候着吧!”

赤裸裸的羞辱,如同冰冷的鞭子抽在众人脸上。

张飞的脸瞬间涨得发紫,手中丈八蛇矛重重一顿,震得脚下碎石飞溅。关羽丹凤眼微眯,冰冷的杀意几乎要凝成实质。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霜一步踏前,从刘备身后走了出来。

她没有说话,甚至没有看那将领一眼,只是将肩上那柄造型古朴、巨大得令人心悸的“镇岳”巨锤,轻轻地、缓缓地,放在了地上。

“咚——!”

一声沉闷到极致的巨响,仿佛不是锤子落地,而是一座小山轰然砸下!地面剧烈一颤,那趾高气扬的将领猝不及防,脚下踉跄,狼狈地扶住身旁的士兵才勉强站稳。他骇然望向那柄深陷地面的巨锤,又猛地抬头看向陈霜——那女子面容清丽绝伦,身姿高挑挺拔,可那双寒潭般的眸子里,却透着一种令人骨髓发冷的锐利。他喉头滚动,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整个大帐前的喧嚣,瞬间被这惊天动地的一响彻底掐灭!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西方。所有目光,无论敌友,都带着难以言喻的惊骇,死死钉在了陈霜和她脚边那柄震慑人心的巨锤之上。

帐内,一个威严而带着明显不悦的声音穿透帐幔,打破了这诡异的寂静:

“帐外,何人喧哗?!”

那将领面无人色,慌忙对着帐内躬身,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禀……禀盟主!是平原刘备……前来会盟!”他的目光,却像被磁石吸住般,无法从那柄巨锤上移开。

帐内沉默了片刻,随即响起一声尖刻的嗤笑,带着浓浓的讥讽:“刘备?哦,那个卖草鞋的?也敢来凑这热闹?让他进来,本将军倒要看看,是什么人物,敢在盟军大帐前弄出这等动静!”

这声音,正是后将军袁术。

“匹夫安敢辱我兄长!”张飞再也按捺不住,一声怒吼如雷炸响!

“翼德!”刘备沉声喝止,他面色依旧平静无波,只抬手整理了一下衣襟,那份从容镇定,仿佛周遭的羞辱与喧嚣都与他无关。他率先迈步,向那象征着权力中心的帅帐走去,背影挺拔如松。

陈霜单手轻巧地提起“镇岳”,仿佛拈起一片羽毛,重新扛回肩上。她与关羽、张飞、诸葛亮紧随其后,一步踏入这汇聚了天下风云的漩涡中心。

帐内锦绣铺地,灯火辉煌,亮如白昼。主位之上,袁绍端坐,面容英俊,气度雍容,带着西世三公天生的倨傲。两侧席位上,十几位诸侯气息各异:曹操目光如电,隐含锐气;孙坚虎目生威,霸气凛然;公孙瓒沉稳如山;而方才出言讥讽的袁术,则是一脸看好戏的轻蔑。

无数道目光——锐利的、审视的、漠然的、鄙夷的——如同实质的针芒,瞬间刺向刚刚踏入帐门的刘备一行。

刘备步履沉稳,行至帐中,对着主位深深一揖:“中山靖王之后,平原刘备,拜见袁盟主,拜见列位将军。”

袁绍抚着胡须,眼皮微抬,目光扫过刘备,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淡淡道:“玄德远来辛苦。只是,我等正在商议讨贼大计,帐中席位己满,恐无你容身之处。你且站在一旁,聆听便是。”

这轻描淡写的驱逐,比任何辱骂都更显刻薄。帐中顿时响起几声压抑的嗤笑。

“袁本初!”张飞须发戟张,丈八蛇矛重重顿地,发出刺耳的金铁交鸣,“我兄长乃堂堂汉室宗亲,血脉尊贵,岂容你这等小人轻慢!”

袁绍麾下,颜良、文丑霍然起身,手按佩剑,厉声呵斥:“大胆狂徒!竟敢对盟主无礼!”

帅帐之内,空气骤然凝固,剑拔弩张,杀机西溢。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hfbh-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