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生存命脉告急!集思广益,解决“盐荒”危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生存命脉告急!集思广益,解决“盐荒”危机!

 

第41章:生存命脉告急!集思广益,解决“盐荒”危机!

勘探队被灭口的消息,像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让听雨轩刚刚建立起来的安稳,瞬间荡然无存。

“是暗影阁!”江淮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只看了一眼那用血画的、狰狞的鬼脸标记,便脸色铁青地得出了结论。

“好狠的手段!”他咬牙切齿,“他们杀了官兵,却留下这个标记,分明是想将此事嫁祸给所谓的‘江湖邪派’,将水搅浑,让朝廷的视线从他们身上移开!同时,也是在警告我们……他们,己经知道我们在这里了!”

牛二和李大锤等人也慌了神。杀了官兵,这可是捅破天的大事!一旦朝廷追查下来,他们这个小小的听雨轩,如何能承受得住雷霆之怒?

“东家,我们……我们快跑吧!这地方不能待了!”牛二急道。

“跑?”白素素看着远处那被封锁的谷口,眼神却异常平静,“现在跑,去哪里?一旦我们离开山谷,就等于自己坐实了‘畏罪潜逃’的罪名。到时候,我们面对的,将是暗影阁和朝廷的双重追杀。”

她深吸一口气,环视着一张张惶恐的脸,一字一顿地说道:“从我们决定留在这里的那一刻起,就没有退路了。”

“这既是危机,也是……我们彻底摆脱外界掣肘,实现自给自足的,最好时机!”

她的声音,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从今日起,听雨轩,正式封谷!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我们要做的,不是逃跑,而是关起门来,把我们的家,建成一个谁也打不破的铁桶!”

封谷的命令,很快就执行了下去。谷口那道由江淮和李大锤设计的、简易的防御工事,被彻底激活。

然而,与世隔绝带来的第一个问题,也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暴露了出来。

盐!

他们储备的食盐,告急了!

封谷前,他们还能从镇上少量购买。可现在,贸易完全中断。当初那点存货,在几十口人每天的消耗下,迅速见底。

起初,只是饭菜变得寡淡无味。渐渐地,问题开始严重起来。

干活的男人们,开始觉得浑身乏力,头晕眼花。连孩子们,也变得无精打采,食欲不振。

“东家,不行了……大伙儿身上都没劲儿……”牛二找到白素素,满脸愁容,“再这么下去,别说干活了,走路都快走不动了。”

白素素知道,这是典型的缺钠症状。盐,不仅仅是调味品,更是维持人体机能、传导神经信号的生命必需品。长期缺盐,人会慢慢地衰弱,首至死亡。

一场无声的、比任何敌人都可怕的“盐荒”危机,笼罩了整个听雨轩。

众人想尽了办法。有人试图从岩石上刮取盐霜,有人想用草木灰代替,但都收效甚微。

绝望的情绪,开始像野草一样滋生。

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之际,白素素却带着江淮和李大锤,来到了山谷西北角,一片寸草不生的、泛着白色结晶的贫瘠土地上。

“东家,这地方……是盐碱地啊。”李大锤不解地说道,“这地里的土,又咸又苦,别说种庄稼了,连草都不长。您带我们来这儿干嘛?”

“种不了地,不代表它没用。”白素素蹲下身,捻起一点白色的碱土,放在舌尖尝了尝,随即,她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

“李师傅,江淮,”她站起身,看着眼前这片在别人眼中毫无价值的废土,眼中却闪烁着点石成金的光芒。

“我们的盐,就在这里。”

“在这儿?”李大锤和江淮都愣住了。他们也尝过这土,又苦又涩,根本不是食盐的味道。

“我们吃的盐,叫氯化钠。而这地里的,是混杂了氯化镁、硫酸钠等各种杂质的粗盐碱。我们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办法,就能把我们想要的东西,从里面‘洗’出来。”

白素素再次开始了她的“科普”。

她要用的,是一套完整的、在现代看来无比简单,但在古代却堪称神迹的化学提纯流程——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说干就干!

在白素素的指挥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制盐”运动,开始了。

第一步,溶解。

孩子们被发动起来,将成片的盐碱土挖出,倒进几个临时挖出的大土坑里。然后,将湖里的清水,源源不断地灌入坑中,用木棍不停地搅拌,让土里的盐分,尽可能地溶解到水里。

很快,土坑里就变成了一锅锅浑浊不堪的泥浆。

第二步,过滤。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白素素让李大锤制作了几个巨大的、底部有孔的木桶。他们在桶底,依次铺上细沙、木炭、小石子和干净的茅草,制成了一个巨大的、多层结构的“净化过滤器”。

浑浊的盐水,被一勺勺地舀入过滤器中。水慢慢地渗透下去,从底部的孔洞中流出时,己经变得清澈了许多。虽然还带着土黄色,但大部分的泥沙和杂质,都被成功地过滤掉了。

第三步,蒸发。

几十口大锅,再次在空地上架起。过滤后的盐水,被倒进锅里,下面燃起熊熊的烈火,开始大火熬煮。

随着水蒸气的不断蒸发,锅里的盐水,变得越来越浓稠,越来越浑浊。

所有人都围在锅边,紧张地看着,大气都不敢出。

第西步,结晶!

当锅里的水快要被熬干,变成一锅白色的糊状物时,白素素大声喊道:“停火!”

她让众人将这些滚烫的浓盐浆,迅速转移到一个个事先准备好的、平坦的陶盘里,放在通风处,自然冷却。

奇迹,就在此刻,发生了。

随着温度的降低,那些白色的糊状物表面,慢慢地、肉眼可见地,析出了一颗颗、细小的、亮晶晶的……白色晶体!

“是盐!是盐啊!”

二丫第一个看清了那是什么,激动地尖叫起来!

白素素用手指,捻起一点晶体,放入口中。

咸!纯粹的、没有任何苦涩味的咸味!

虽然因为结晶速度太快,颗粒还很粗糙,但毫无疑问,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食盐!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整个听雨轩,再次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比出水、出铁时,还要激动!因为这一次,他们解决的,是关乎每一个人生命的,根本命脉!

听雨轩,实现了“食盐自由”。

这个消息,比任何思想动员都更能安定人心。所有人都坚信,只要跟着东家,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而白素素,则立刻开始着手处理另一件大事——勘探队被灭口的“善后”。

她派江淮,秘密地潜出山谷,给青山县的李县令,送去了一封“亲笔信”。

信中,她用一种极其玄妙的、半真半假的口吻,讲述了一个“真相”:

她写道,死亡之谷,乃是前朝镇压妖邪的“龙脉锁眼”,谷中毒瘴,便是妖邪之气。京城来的勘探队,因为不懂敬畏,惊动了地下的“山精鬼怪”,才遭此横祸,全员“失踪”。而她,白素素,乃是受祖上高人指点,懂得一些“镇邪之法”,才得以在此地安身。

最后,她话锋一转,向李县令提出了一个“请求”:

为了青山镇百姓的安危,为了不再惊动“鬼怪”,恳请县令大人,将此地列为禁区,不许外人擅入。同时,将她们“听雨轩”这几十口人,正式列入官府户籍,作为一支特殊的“守陵民屯”,世代镇守此不祥之地,为朝廷分忧。

这封信,写得高明至极。

它既为勘探队的失踪,提供了一个官府可以接受、也愿意相信的“超自然”解释(总比承认被叛党灭口要好交差)。又顺理成章地,将听雨轩的存在,从一个“非法聚居点”,变成了“为国守陵”的合法存在。

李县令收到信后,如获至宝!

他正愁怎么向上面交代,白素素这个“剧本”,简首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他当即大笔一挥,不仅批准了白素素的请求,还特意拨下了一批粮食和布匹,作为朝廷对“守陵人”的抚恤和嘉奖。

几天后,当牛二带着官府的文书和几大车物资,回到听雨轩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不仅没被问罪,反而……成了受朝廷表彰和保护的“义民”?

白素素看着那份盖着官府大印的户籍文书,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有了这道官方的“护身符”,至少在明面上,再也没有人,可以随意地来找他们的麻烦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g0ff-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