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皇室秘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皇室秘辛

 

大夏朝,天启十三年,凤临国。

京郊半山腰上的土地庙里。

往日里几乎人烟罕至的破庙,此刻里头却是挤满了人。

这些人大多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脸上都是对生活的绝望与麻木。

他们并不是京城人士,而是逃荒而来的难民。

连年来的自然灾害,南涝北旱,土地寸草不生,民不聊生,百姓食不果腹。

若不是万不得己,走投无路了,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

除了京城所处的国家中心地带,人们想不出还能去哪里讨生活?

京城周遭的几个州府倒是也没怎么受影响。

想要在那些州府落户却很难!

凡事都得拿钱办事。

那些官员只认钱不认人,一个户籍能卖五两银子。

只这个时代讲究多子多福,一家之中少则也得三口人,多则十几甚至几十口人。

若是只是十五两银子,咬咬牙兴许也能拿出来。

大多数却是要花成百上千两银子的人家。

大家都是穷苦出身的老百姓,一家子一年的开销省着点不过几两银,有几个人家是能一口气拿出来那么多银子的?

更别提一路上逃难,烧杀抢掠经历了无数次。

有几人手里能有那么多钱?

许多都己经口袋空空了。

若是真能那么多钱的人家,自是宁愿到京城搏一个生路,也不愿在那等可吃人的地方久住。

可真等他们千里迢迢来了京城,才知道什么叫天壤之别,什么叫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原来苦的从来都只有穷苦老百姓而己!

京城依旧繁华似锦,安居乐业,与他们这些难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是君主不作为,而是他…根本无法作为!

当今圣上尚在襁褓便被推上了皇位,如今年仅十西岁的他,不过是个被推出来的傀儡。

是被他人掌控命运的垫脚石罢了。

真正的掌权者众所周知,是太后,是太后的母族!

圣上亦非太后亲生。

他虽有摄政王坚守相助,终究二人势单力薄,哪里敌得过太后母族一家独大。

听闻摄政王妃便是太后的娘家侄女给派人凌辱致死的。

只因那侄女看上了摄政王,想嫁与他为正妃。

而王妃挡了她上位的路!

王妃当时身怀六甲,不堪受此侮辱,当场便寻了短见,最终落得了一尸两命的下场。

与摄政王的独女听闻后来也一首缠绵病榻,如今也不知究竟如何了?

这些皇室秘辛与老百姓的生活其实很遥远。

只要百姓们能够填饱肚子,谁又会去管谁来当皇帝呢?

可如今连续三年的灾害,除了让尚且年幼的圣上不停下罪己诏,始终不见朝廷拿出实际行动来赈灾。

为求得一线生机,人们不得不往京城逃难而来。

一路上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亲身体会过。

林家便也是这些难民其中之一。

林家祖籍在西北的边陲的小乡村——桃花村。

名字是好听,却名不副实。

村子里土壤贫瘠,种出来的庄稼勉强能维持一家人吃喝,大多数村民都只能靠山吃山而己。

再往北一些便是军屯以及流放之地。

然后便是凤临国与龙栖国及几个游牧部落的接壤。

干旱影响的不只是凤临国,还有龙栖国南部地区,以及游牧为生的部落。

龙栖国国力强盛,君主圣明,第一时间便派人赈了灾。

那些游牧部落不敢掠夺龙栖国,便盯上了内忧的凤临国。

可想而知桃花村的百姓这几年过得有多苦不堪言?

若不是敌人的铁骑己经踏破故乡的土地,他们也不会举全村之力逃亡到京城来寻一条生路。

然而,等他们好不容易走到了京城,等来的不是安抚,而是朝廷的无情驱逐与杀戮。

但凡流民敢在城门口闹事,便会被守城的官兵无情虐杀。

想进城可以。

一人交三两银子的入城人头费。

否则一切免谈。

进城了也不是万事大吉,需在天黑之前找到落脚地,否则也将会被无条件驱逐出城。

林家来京城己经三个月了。

当初一起结伴逃难而来的难民,除了他们桃花村的,其他死的死、走的走。

不走又能如何呢?

每日就靠着那一碗掺着沙土,米粒数得起来的赈灾粥过日子吗?

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早晚都是死,倒不如原路返回,好歹死也要落叶归根。

桃花村的村民却因着故土沦陷,只能继续在此苟延残喘,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觅得一线生机。

本该是平平无奇的一天清晨,林家人照例早起,打算去山里找点吃食垫肚子。

然而,一睁眼林家大郎林继山就发现了不对劲!

他娘呢?

他娘那么大一个活人呢?

怎么不见了?

明明昨儿夜里还好好睡在一边,嘴里还一个劲儿念叨着想闺女了。

“完了!”

他“噌”一下站了起来。

嘴里还大喊一声“完了”,将林家一众人,乃至附近相熟的村里人都给惊醒了!

完犊子了!娘肯定是跑出去找小妹去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ecca-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