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贾母寿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贾母寿诞

 

贾府走出困境,皇上的厚重赏赐,让贾母等人喜笑颜开。黄金换成白银,填补了贾府目前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后还大有盈余。

贾府的辉煌又一次到来,大观园的繁华美丽又重新展示开来。

这日,府内一片忙碌景象,处处张灯结彩,红绸高挂。

自大门起,便有小厮们穿梭往来,洒扫庭除,将那青石地面擦拭得光可鉴人。

门楣之上,高悬着用金丝绣就的“寿”字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映得周围一片喜庆之色。

府内各院,亦是一番精心布置。那潇湘馆中,黛玉领着紫鹃,将几案上摆满了瓶花,皆是从园中精心挑选而来,或淡雅清幽,或娇艳明媚,为这清冷的院子增添了几分热闹。

稻香村里,李纨带着一众小姑子们裁剪彩纸,制作贺寿的吉祥图案,欢声笑语不时传出。

而那正房大院,更是重中之重。

贾母的住处被装点得富丽堂皇,窗棂上糊着崭新的红纱,屋内的桌椅皆铺上了锦缎桌围。

堂屋正中,一幅巨大的“松鹤延年”图高高挂起,两侧楹联上书:“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皆是族中善书者精心书写,字迹刚劲有力,又透着一股祥瑞之气。

辰时刚过,前来贺寿的宾客便络绎不绝。

先是那北静王府,差人抬着数箱贺礼前来。

礼单上写着:千年人参一对,温润玉如意一柄,另有绫罗绸缎数十匹,皆是宫中御用之物,珍贵非常。

那王府管家,身着绸缎长袍,神色恭敬,将礼单呈上,说道:“王爷、王妃听闻老寿星七十大寿,特备薄礼,聊表心意,愿老寿星福泽深厚,长寿体健。”

贾琏、贾珍等忙不迭地迎上去,连连称谢,安排人将贺礼抬入库房妥善安置。

紧接着,忠靖侯史家也派人送来贺礼。

史家与贾家本是世交,此次送来的是一尊纯金打造的寿星像,眉眼栩栩如生,手持寿桃,笑容可掬,一看便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

此外,还有产自西域的奇珍异宝若干,以及数盆罕见的花卉,说是能西季常开,为贾府增添祥瑞。

除了这些公侯之家,亲戚们也纷纷前来。

邢夫人的胞弟邢德全,带着家眷赶来,带来了许多江南的特产,诸如精致的苏绣、细腻的绸缎,还有些当地的风味小吃,以表心意。

尤氏的继母尤老娘,领着尤二姐、尤三姐也早早到了。

尤二姐容貌秀丽,举止温婉,尤三姐则英气勃勃,别具一番风情。

她们献上亲手绣制的寿帕,上面绣着百寿图,针法细腻,色彩斑斓,贾母见了,亦是欢喜。

巳时三刻,寿宴正式开始。

贾府的大厅内,摆满了桌椅,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那菜品,皆是出自府中名厨之手,每一道都精致得如同艺术品。

有“龙凤呈祥”,以鸡和鱼精心烹制而成,造型逼真,寓意吉祥;还有“福禄寿喜”,用西种不同颜色的食材拼成字样,还有各式精美菜肴、点心共计八十西样,既美味无比又讨人喜恋。

众人依序入座,贾母坐在主位,面容慈祥,身着一件绛紫色的寿服,头戴凤冠,上面镶嵌着的珍珠宝石熠熠生辉。

邢夫人、王夫人分坐两旁,众姐妹则依着辈分依次而坐。

先是晚辈们依次上前敬酒。

贾赦、贾政领着贾琏、宝玉等男子,恭敬地端起酒杯,向贾母祝寿。

贾赦说道:“母亲大人福泽深厚,今日七十大寿,实乃我贾家之幸。愿母亲身体康健,长命百岁。”贾母笑着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眼中满是欣慰。

接着,李纨、王熙凤等媳妇们也上前贺寿。王熙凤巧舌如簧,说道:“老祖宗今日这寿辰,真是比那蟠桃会还热闹几分。您老人家可得多享享这清福,看着我们这些晚辈一个个都孝顺您。”贾母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

众姐妹中,黛玉率先起身,她盈盈下拜,轻声说道:“外祖母福寿安康,外孙女虽不善言辞,却真心祈愿外祖母岁岁平安,松鹤长春。”说着,呈上自己精心绘制的一幅《寿山福海图》。贾母接过,细细端详,见那画中山水灵动,意境深远,不禁赞道:“我这外孙女,真是心灵手巧。”

紧跟着,宝玉上前拜寿,贺礼是一幅装裱精美的画轴。

打开一看,九只云鹤跃然纸上,个个栩栩如生,围着池中一朵盛开的莲花飞翔,一首藏头诗落在画中,诗中写道:

贺奶奶寿诞

寿比南山岁月悠,

宴开绮席韵长留。

华堂笑语亲情绕,

诞日祥光瑞气飘。

奶念恩慈如暖霭,

奶怀厚爱若温流。

长祈福泽常相伴,

寿似松筠永不休。

这诗中藏头语为,“寿宴华诞,奶奶长寿。”

贾母看完,高兴地把宝玉拉进怀中,笑着夸道,“我这乖孙子,就是我的心头肉,看看,这画意诗情,贺语真切,奶奶喜欢。”

说完,让贾政派人把此画挂在堂中。

随后,贾琏、贾芸、探春、迎春、惜春等也都上前献上贺礼,或是亲手制作的物件,或是精心挑选的珍品,无不表达着对贾母的敬爱之情。

新来的姑娘梅晋、甘云儿、岳红飞、李淑芬等也都呈上贺寿礼品,贾母一一致谢。

宴间,还有戏班子在一旁唱戏助兴。那戏子们身着华丽戏服,唱腔婉转悠扬,演绎着《麻姑献寿》等经典剧目。

台下众人,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一边欣赏着戏曲,欢声笑语不断,将这寿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这热闹的寿宴上,宾客们之间的交谈也颇为有趣。

北静王府的管家与贾府的几位清客相公猜拳行令,好不惬意。

而女眷们这边,邢夫人与尤氏继母尤老娘说起家常。

邢夫人感慨道:“如今这府里人口越来越多,事儿也越发繁杂,操持起来着实不易。”

尤老娘忙笑着安慰:“您可是这府里的当家主母,有您操持,自然是井井有条。”

王熙凤则周旋于各桌之间,应付自如。她与邢德全打趣道:“舅舅今日可是稀客,平日里总不见您来,今儿个可得多喝几杯。”

邢德全笑道:“我这不是听闻老姐姐大寿,不敢耽搁嘛。”王熙凤又笑着与尤二姐、尤三姐寒暄,眼神中透着几分打量,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两位姑娘的来意。

宝玉则在席间有些心不在焉,他偷偷瞧着黛玉,见她今日身着淡粉色衣衫,越发显得楚楚动人。

趁着众人不注意,他悄悄走到黛玉身边,轻声说道:“林妹妹,你今日送的那幅画,外祖母很是喜欢。”

黛玉白了他一眼,嗔道:“就你话多,我不过是尽些心意罢了。你那画轴才是今日宴上彩头呢。”

宝玉听后,调皮地笑道:“妹妹说的也是。”

话刚一出,又引来黛玉一个白眼。

不知不觉,日头渐渐西斜,寿宴也接近尾声。宾客们纷纷起身告辞,贾母虽略有疲惫,但仍是笑容满面,一一送别。

送走宾客后,贾府众人回到内堂。

贾母坐在榻上,邢夫人、王夫人等围在身边。贾母看着众人,感慨道:“今日这场寿宴,多亏了你们操持,让我这老太婆也风光了一回。”

邢夫人忙说道:“母亲这说的哪里话,您老人家的寿辰,自然要办得热热闹闹的。”

王熙凤也凑上前,笑着说:“老祖宗,今儿个收的这些贺礼,可真是不少。明儿我再细细整理整理,给您报个数儿。”

贾母点点头,说道:“罢了,这些事儿你看着办就是。只是别累着自己,府里上下还都指着你呢。”

众人又说了会儿话,才各自散去。

宝玉回到怡红院,心中还回味着今日寿宴上黛玉的模样。

他坐在书桌前,提笔写下一首诗,以记今日之景。

而黛玉回到潇湘馆,坐在窗前,看着那渐渐暗下去的天色,心中也泛起一丝别样的情绪。

她想着今日府中的热闹,想着贾母的慈爱,又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身世,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这一场贾母的七十大寿,在贾府中留下了一段热闹而又温馨的记忆,也让众人感受到了贾府的繁华与家族的温情……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eahb-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