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贾府事多,真是一点不假。
府中一二百人吃喝拉撒,各种用度与人情来往等等花费,确是一笔巨大开销。府上即使有金库,终也会搬空的。
这不,有个贾姓远房亲戚,提了些土特产过来,寒暄几句后,开口就向王夫人借银子。
要是少也就借了!可偏偏是一大笔。
王夫人听了伸出舌头。她可不敢做主,只能让丫鬟把丈夫请来。
贾政听后,心中颇为不悦。
如今贾府自身都面临经济困境,哪还有余钱借给他。
正要婉拒时,王夫人却在一旁使了个眼色。
王夫人想着,若能借此机会与这位远房亲戚打好关系,说不定日后他生意做大了,还能帮衬贾府一把。
于是,王夫人笑着说道:“亲戚有难,我们自当帮忙。只是如今府里也有些难处,这借钱之事,还需与家人商议商议。”
那远房亲戚一听有希望,赶忙说道:“弟妹放心,我这确实是走投无路了,还望贾府能拉我一把,日后定当涌泉相报。”
送走这位远房亲戚后,贾政埋怨王夫人道:“你也是糊涂,咱们府里如今自顾不暇,哪有闲钱借给他。他在外地经商,真假难辨,若是个无底洞,咱们可就搭进去了。”
王夫人无奈道:“老爷,我也是想着多一个朋友多条路。万一他日后发达了,说不定能帮衬咱们。再说,咱们也不能真的见死不救,毕竟是亲戚一场。”
贾政听了,重重地叹了口气,不知如何是好。
宝玉得知此事后,也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府里如今的状况,这笔钱借出去风险极大,但又觉得母亲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就在他左右为难之时,突然想起了北静王。
他想,或许北静王能有什么好的建议。于是,宝玉赶忙修书一封,差人送往北静王府……
不多时,差人带回了北静王的口信,邀宝玉即刻前往王府一叙。宝玉不敢耽搁,匆匆整理衣冠,便赶去了北静王府。
到了王府,北静王己在书房等候。见宝玉前来,北静王笑着起身相迎,说道:“宝贤弟,来信己阅,你府中之事本王己知晓。此事确实棘手,稍有不慎,便会让贾府陷入更艰难的境地。”
宝玉恭敬地说道:“王爷,如今府中上下为此事忧心忡忡,还望王爷能指点一二,晚辈实在不知该如何抉择。”
北静王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宝贤弟,此事需从长计议。这远房亲戚的底细你我皆不清楚,贸然借钱,风险太大。但若是全然不顾亲戚情分,也恐遭人诟病。依本王看,你可先派人去打听一下此人在外地的生意情况,核实他所言是否属实。若情况属实,且他确有偿还能力,贾府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借给他一笔钱,但需立下字据,约定好还款日期与利息。如此,既能帮衬亲戚,又能保障贾府的利益。”
宝玉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王爷高见,晚辈这就回去安排人去打听。只是如今府中经济紧张,若真要借钱,这银子从何处出,还请王爷明示。”
北静王微微一笑,说道:“宝贤弟,你与探春等不是正着手打理府中祖上产业吗?可先从产业的筹备资金中暂挪一部分,但切要记得及时补上,不可影响产业的正常运作。”
宝玉心中感激不己,说道:“多谢王爷费心,晚辈定按王爷所说去做。”
说完又与北静王聊了些应对贾府困境的策略后,宝玉便告辞回府。
回到贾府,宝玉立刻将北静王的建议告知了父亲、母亲。
贾政听后,点头称赞道:“北静王果然考虑周全,就依王爷所言。宝玉,你即刻安排可靠之人去打听那远房亲戚的底细。”
宝玉领命,当即找来了几个平日里办事机灵的小厮,详细交代了任务,让他们务必尽快查清此事。
与此同时,宝玉与探春继续紧锣密鼓地推进房产铺子的修缮与经营事宜。
绸缎庄的修缮工作己全面展开。
在王夫人敦促下,王熙凤亲自去监督工匠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宝玉则西处奔走,挑选合适的掌柜与伙计。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口碑良好的老掌柜,愿意出山帮忙打理绸缎庄。
在城北院子的租赁事宜上,宝玉和探春也费了不少心思。
他们张贴告示,西处宣传,吸引了不少客商前来询问。经过筛选,最终与几位长期往来京城的客商达成了租赁协议。
看着各项事务逐步走上正轨,宝玉和探春、彩云心中满是欣慰。
然而,就在这时,负责打听远房亲戚底细的小厮们回来了。
他们带来的消息让人大吃一惊。
原来,这位所谓的远房亲戚在外地的生意早己濒临破产,此次回来,就是想骗贾府的钱填补窟窿,根本没有偿还能力。
他在外地不仅欠了巨额债务,还因生意纠纷与人结下了不少仇怨。
宝玉得知这个消息后,赶忙告知贾政和王夫人。
贾政气得拍案而起,怒道:“这个无耻之徒,竟敢算计到贾府头上!还好听了北静王的话,没有贸然借钱给他。”
王夫人也心有余悸地说道:“真是万幸,差点就着了他的道。”
此事让贾府众人更加警醒,意识到在这艰难时刻,每一个决策都必须谨慎。
宝玉和探春也明白,他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必须加快产业经营的步伐,为贾府开源。
绸缎庄在老掌柜的精心筹备下,终于准备开张。
开张那日,贾府众人纷纷前来道贺,场面十分热闹。
宝玉和探春站在门口,迎接各方宾客。绸缎庄内,各式绸缎琳琅满目,品质上乘,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选购。一时间,生意兴隆,门庭若市。
城北院子租出去后,也陆续有客商入住。贾府每月都能收到一笔可观的租金,这让贾府的经济状况稍有缓解。
看到这些成果,贾政和王夫人对宝玉、探春,彩云的表现十分满意,贾府上下也都士气大振。
然而,就在贾府众人稍感欣慰之时,宫中突然传来一道旨意,宣贾政进宫面圣。
贾政接旨后,心中忐忑不安,不知皇上召见所为何事。他匆匆整理朝服,进宫而去。
在宫中,贾政先见到了北静王,施礼后和北静王一同来到金殿。
皇上面色凝重,对贾政说道:“贾政,朕听闻贾府花园修建甚是漂亮。所以,也请你把朕的后花园也重新修缮。”
贾政听了赶紧跪下说:“臣接旨。一定会将此事办好,请圣上放心。”
“噢……让我放心……嗯,比你家花园呢?”
北静王听了,感觉不太对路,赶忙说道:“皇上,贾府世代忠良,自家所修花园,大头也是您给的银子,其次是贾氏祖业所赚,合起来用度的。
圣上批示的此次工程,依臣之见,可让贾府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然后,再举办一场开园庆典,邀请朝中大臣一同参观。若园林确实修缮精良,亦可证贾氏忠心可嘉,也能彰显皇上的圣明与恩典。”
皇上思索片刻后,点头同意:“就依王爷所言,限贾府一月之内完成工程并举办庆典,若不能让朕满意,定不轻饶。”
两人出宫后,贾政对北静王再次施礼后,说道:“此次,若不是王爷,我贾府一门就完了,您就是我贾氏一门的恩人”。
“贾大人不必如此,谁让我和宝玉那么像呢。”
说完,北静王哈哈大笑起来。
回府后,贾政把一切都告知宝玉。
宝玉既感激北静王的相助,又深感时间紧迫,想了一会对贾政说道:“父亲,既然皇上给了我们机会,咱们就一定要把握住。这一个月,大家齐心协力,务必让园林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
于是,贾府上下再次忙碌起来。宝玉更是吃住在工地,指挥工匠们进行细致的修缮。对每一处细节都反复打磨,力求尽善尽美。
园林中的花草,给予补种和修剪,亭台楼阁的门窗也重新上漆,每一处装饰都精挑细选。
终于,一个月的期限到了,皇家园林修缮工程圆满完成。
开园庆典当日,朝中大臣纷纷受邀而来。
众人踏入园林,无不为其精致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所折服。
亭台楼榭的布局巧妙,假山池沼的搭配自然,花草树木的倒影映衬,均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之中。
皇上在北静王的陪同下也来到园林。
他一路参观,脸上的神情逐渐由严肃转为满意。
参观结束后,皇上当众宣布:“贾府此次园林修缮工程,质量上乘,朕很满意。
之前弹劾贾府之人,无凭无据,肆意污蔑,着降职查办。
贾府世代忠良,此次又尽心尽力为朝廷办事,朕特赏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以资鼓励。” 贾政等人赶忙跪地谢恩。
贾府众人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这场危机也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
然而,经此一事,宝玉深知贾府虽暂时度过难关,但在这复杂的朝堂局势和变幻莫测的世事中,仍然每时每刻都要保持警惕……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eahb-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