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准备修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章 准备修房

 

一路上,耿涛详细描述了老宅的现状。雷祥风边听边点头,表示理解。

到达跨院后,雷祥风仔细察看每一处,不时提出专业建议。经过一番讨论,两人初步确定,这个东跨院建成两个小院。

前院三间正房,两边各两间厢房,西厢房做成客房,东厢房一间做厨房,一间做成卫生间和洗澡间。三间正房,中间是客厅,左侧做主卧,右侧做书房。

后院和前院基本相同,就是把厨房改成杂物间,上下水都要修好,院子里的主要通道用金砖铺设,荷花池保持原样,清理修整一下,在前。后院各修一个葡萄架,葡萄架下面石桌、石墩配好。

把通往95号院的月亮门封堵了,在东面南锣鼓巷开一个门。雷祥风点头赞同,表示方案可行,随即开始测量和记录,估算出所需材料和人工一共需要4500元,工期大概需要五十天。

耿涛听后觉得合理:“雷师傅,你们做这些是内行,就按你说的,最好多上点人,加快一下进度,我先给你2500元定金,尾款等最后完工一起结算。”

雷祥风点头:“明白了,我会加派人手,争取早日完工。”耿涛随即从口袋里掏出钱来,递给雷祥风,雷祥风接过定金,认真开具了收据。

两人再次确认了明天一早工人就进场,先在东面院墙开个门以方便材料和人员进出,清理现场和开挖上下水管道,搭建一个临时厨房,主要材料也是明天开始送过来。

耿涛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带着轻松的心情告别雷祥风,又来到鼓楼东大街的一家杂货铺,购买了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付了钱和老板约好明天送货时间。

耿涛又找了辆黄包车来到鼓楼东大街的一家寄卖行,来到寄卖行,看到老板一个人在店里正低头整理货架。

耿涛轻声问道:“老板,有自行车卖吗?”老板抬起头,微笑着点头:“有,您要什么样的?我们这儿有几款,”老板带着耿涛来到专门放自行车的区域。

指着几辆款式不同的自行车:“这款是老式锰钢的,结实耐用;”耿涛仔细看了看,最终选择了那辆老式锰钢自行车,觉得更适合自己日常使用。“老板,这辆车多少钱啊?”

老板微笑道:“这辆老式锰钢自行车,看您是真心喜欢,就给个优惠价,380元吧。”耿涛觉得价格合理,便爽快地付了钱。

老板热情地帮他把自行车推到门外,耿涛骑上新车,感受着车轮的轻快,心情愈发愉悦。很快又来到军管会,办理完相关手续后,耿涛便骑车回客栈。

而此时的西合院却热闹非凡,从耿涛在东跨院离开,阎阜贵也回到家里。杨瑞华问他:“老阎 ,刚才一会跑哪去了。”阎阜贵回答说:“东跨院耿家有人回来了,准备重修东跨院呢,我跟着去东跨院看了看,那院子要修起来,花的钱可不少,里面基本上什么都没了。”

“那说明人不差钱,”杨瑞华因为他们来西合院比较晚,对东跨院耿家不熟悉,所以随口回道,说完就出门往中院走去。

没多久,西合院前、中、后三个院子就都知道了,院子里大部分住户都来得晚,对耿家不了解,所以也就当八卦听一下,没太大反应。

而几个老住户就不一样了,特别上贾张氏,她知道耿家就剩一个人了,现在把东跨院修起来,那得多少间房子啊,贾东旭马上就到结婚年龄了,可家里就一间房,这事等儿子下班回来得让他去找他师傅说说。

不一会,刚从轧钢厂下班的一群人就回到西合院,贾张氏急忙把儿子叫回家;“东旭,你还记得耿家那小子吗?”“记得啊,不是叫耿涛吗,和我同岁的,那时候他家被小鬼子炸了,后面就跑出去了,妈你问这干嘛?”贾东旭回答说。

“东旭,我告诉你,那小子回来了,听阎阜贵说,那小子要重新修建东跨院呢。你想啊,那东跨院修起来得多少间房,你己经到结婚年龄了,马上就要给你找媳妇,咱们家就一间房,总不能你结婚了我还睡在你们一起吧。”贾张氏说。

“妈,那你说怎么办啊?”贾东旭本来就是个没主意的,让他考虑这些确实有点难为他。

“这样,你马上去你师傅那,就跟他说,你年龄也到了,马上就要结婚的,家里现在就一间房,听说东跨院马上要重新修建,让他想办法找耿家那小子要两间房子,如果他有什么顾虑,你就告诉他,你还准备给他养老呢。”贾张氏教着儿子。

“这行吗?”贾东旭带着疑惑问道。

“肯定行,你只要说给他养老,你师傅肯定帮你,”贾张氏边说边把贾东旭推出门。

而此时,杨翠兰也在告诉易中海耿家的事;“老易,听杨瑞华说,东跨院耿家人回来了,说是要重新修建东跨院呢。”易中海倒没怎么在意;“他该修修呗,和我们也没什么关系。再说了,人家那是私房,有房契的,”

“不是,老易,我的意思说对门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杨翠兰话音刚落。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师傅,您在家吗?我是东旭,我找您有事,”

易中海和杨翠兰相互看了一眼,心说:来了。

“东旭啊,在呢,进来吧。”易中海答应着说。

贾东旭推门走了进来,看到易中海坐在桌子旁,脸上带着一丝疑惑,显然对徒弟的突然到访感到意外。“东旭,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易中海语气平静,但目光却敏锐地扫过贾东旭的表情。

贾东旭搓了搓手,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师傅,是这样的……您也知道,我年纪不小了,快到成家的时候了。可我们家就这一间房,实在没法住下两个人。刚才我妈跟我说,东跨院那耿家人回来了,还准备重修院子。我想着,能不能请您出面,跟耿家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匀两间房子给我们用?”

听到这里,易中海眉头微皱,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缓缓放下后才开口道:“东旭啊,这事儿可不好办。人家耿家是私房,有正规房契,凭什么要分房子给你们?再说了,人家刚回来,连脚都没站稳,你就去提这种要求,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贾东旭急切地解释道:“师傅,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妈说了,我以后要给您养老送终的,也算是对您的孝敬。要是能有两间房,不但我结婚方便,也能更好地照顾您啊。”

易中海沉默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他放下茶杯,叹了口气说道:“东旭,你妈的提议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这件事得慎重考虑。耿家刚回来,我们对他们的情况一无所知,贸然提这种要求确实欠妥当。况且,这年头私房可不是随便就能开口要的。”

贾东旭听了师傅的话,显得更加焦急。“那师傅,您看这事到底该怎么办?”

易中海摇了摇头,语气略显严肃:“东旭,你先别急。咱们西合院里住着这么多人,谁家没点难处?可人家耿家的房子是祖产,不能因为咱们一时的需求就强求。再说了,如果真按你妈说的那样去谈,传出去对你、对我都不好听。”

贾东旭低着头,似乎被师傅的一番话点醒了。他小声问道:“那……师傅,您的意思是这事就这么算了?”

易中海沉吟了一会儿,缓缓说道:“也不是完全算了。不过,咱们得换个方式处理。这样吧,等耿家人正式搬回来,你可以找个机会主动接近他们,先建立点交情。

毕竟远亲不如近邻,以后有什么事也方便互相帮忙。至于房子的事,还是等熟悉了再说,千万别让耿家觉得咱们是那种贪图小便宜的人。

而且,你也要明白,这年头谁家的房子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祖上留下来的基业,强求不得。”

贾东旭点点头,似乎明白了师傅的用意:“师傅,我懂了,我会先试着和耿家搞好关系,不再提房子的事了。”

易中海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东旭,记住,做人要厚道,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就失去了做人的原则。尤其是咱们这种老街坊,更要注意分寸。”

贾东旭答应着,心里却还是有些忐忑。他不知道母亲会怎么想,但至少现在,他决定听从师傅的建议。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deic-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