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余波未平,利刃重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3章 余波未平,利刃重淬

 

教堂的彩绘玻璃碎了一地,冷风裹着远处传来的枪炮声,从空洞的窗棂里灌进来。但和之前那种一边倒的屠杀声不同,此刻的枪声,变得杂乱、顽强,甚至带上了一丝疯狂的反扑意味。

“听到了吗?”顾辰靠在墙上,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异样的潮红,“我们的人,在巷战。他们没有溃退,他们在用牙齿,用指甲,守着这座城。”

秦烈正用一套简易的医疗工具给李二牛处理手臂上的擦伤,闻言动作一顿。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份情报,那个将军,没有让他们失望。绝望的死城里,被他们硬生生撬出了一道裂缝,透进了一丝名为“希望”的光。

老王蹲在一旁,还在不住地抹眼泪,嘴里翻来覆去地念叨着:“送到了,我送到了……那位将军,眼睛都红了……”

“老王,你做得很好。”秦烈处理完伤口,站起身,走到老王面前,将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塞进他怀里,“这里面是金条。找个地方躲起来,等风头过去,离开南京,回老家,好好活下去。”

老王捏着布袋,像是被烫到一样,连连摆手:“不,不,这使不得,秦先生,这是你们……”

“拿着。”秦烈的语气不容置疑,“这是你应得的。你比那些穿着将军服却只知道逃跑的人,更有资格拿着它。”

猴子在一旁咧嘴笑道:“老王,你就收下吧。俺们队长说你行,你就行。以后给你孙子吹牛,就说当年南京城里,你比师长都顶用!”

老王最终还是收下了,这个在灶房里唯唯诺诺了一辈子的男人,第一次挺首了腰杆,对着几人重重地鞠了一躬。

送走老王后,教堂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接下来怎么办?队长。”李二牛检查着枪械,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

秦烈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窗边,望着被火光映成暗红色的天际线。那枚“耀光”炸弹的威力,超出了他的预期,也几乎耗尽了他从“腾龙”残骸里回收的最后一点高能材料。而“蜂鸟”无人机,更是用一架少一架的消耗品。

他打赢了这一仗,却赢得像个倾家荡产的赌徒。

“我们不能再这么打了。”秦烈转过身,声音有些沙哑,“靠这些一次性的‘戏法’,我们救不了一座南京城,更救不了整个中国。”

猴子挠了挠头:“队长的意思是……咱那‘窜天猴’不够用了?”

“不是不够用。”顾辰接过话头,他的呼吸依然有些急促,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是我们的力量,还没有转化为这个时代能够理解和复制的力量。我们像是在水面上画画,虽然一时惊艳,但水波一荡,就什么都留不下了。”

秦烈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这正是他所想的。

他打开手腕上的战术手表,一个只有他能看见的虚拟屏幕亮起。屏幕中央,“天工神炉”的资源储备条,己经降到了刺眼的红色警戒线。一行小字在旁边闪烁:“基础材料严重匮乏,高阶科技模块锁定。建议:优先转化可持续、可量产之基础技术。”

所谓的“基础技术”,对于1937年的中国而言,依旧是天顶星科技。

秦烈的目光落在其中两项上。

一项是“M2型航空活塞发动机”,虽然在2050年连博物馆都懒得收录,但它的结构相对简单,对材料的要求在“天工神炉”的优化下,可以降低到这个时代顶尖实验室能够勉强达到的水平。其输出功率和稳定性,足以让任何一架老式霍克战机,变成撕裂“隼”式的空中恶魔。

另一项,是“钨芯高速穿甲弹”。原理不复杂,难在钨芯的提纯、塑形和弹托的设计。“天工神炉”里有全套的简化工艺流程。只要能造出来,日军那些薄皮坦克,就跟纸糊的没什么两样。

“我需要一个基地,一个绝对安全的,拥有基本工业能力的基地。”秦烈沉声说,“我需要人手,最顶尖的机械师、化学家、材料学家。我要造的,不是昙花一现的烟火,而是一座能持续锻造利剑的熔炉。”

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那是工程师看到完美蓝图时的痴迷,也是战士找到制胜法门时的决然。

顾辰轻轻咳嗽了两声,笑了:“巧了。我也需要一些东西,来为我们的熔炉,添一把最关键的火。”

他示意猴子从他怀里取出一本小册子。册子己经有些破旧,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满了日文。

“这是‘沈默’的日记,也是我附身之后,梳理出的第一份‘资产’。”顾辰解释道,“‘沈默’是霓虹国驻沪领事馆武官处的一个边缘人物,但他有个特殊的爱好——研究霓虹国内部的派系斗争。这本日记里,记录了大量他对陆军‘皇道派’与‘统制派’、海军‘舰队派’与‘条约派’之间矛盾的分析和猜测。”

“这玩意儿有啥用?不都是鬼子?”猴子一脸不解。

“当然有用。”顾辰的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坚固的堡垒,往往最先从内部腐烂。南京事件,不仅会给霓虹国带来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更会在他们军部内部,引发一场剧烈的地震。那些原本就对陆军独走不满、对全面战争持悲观态度的‘非主流’,会看到他们的‘预言’正在成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秦烈:“你用‘耀光’炸出的那个‘神迹’,还有那份屠城铁证,就是我递给这些人的刀子。他们会用这把刀,去捅他们政敌的心窝。我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人,给他们一个选择,一个能让他们在未来的东京审判中,免于被吊死的选择。”

策反。

秦烈立刻明白了顾辰的意图。

一个在明,用超越时代的科技,锻造无坚不摧的利刃,从肉体上消灭敌人。

一个在暗,用洞悉未来的智慧,分化瓦解敌人的意志,从精神上摧毁他们。

双核驱动,这才是他们这两个来自未来的人,真正该有的样子。

“我们回上海。”秦烈做出了决定,“那里是远东的情报中心,也是各种人才和物资的汇集地。‘苍穹利剑’的基地就在上海附近,我们可以依托那里,建立我们的熔炉。”

“好。”顾辰点头,“我也需要回到领事馆那个‘深海’里去。南京这么大的动静,我这个小小的‘沈默’,也该‘被吓破了胆’,回去‘汇报’一下了。”

就在这时,教堂外传来一阵轻微而有节奏的脚步声。

秦烈三人瞬间举枪,呈品字形散开,将顾辰护在中间。

“口令。”秦烈低喝。

“东风。”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快递。”秦烈对上了暗号,放下了枪。

门被推开,几个穿着便装,但行动间透着精悍之气的汉子走了进来。他们是“苍穹利剑”在南京的潜伏人员,也是秦烈预留的后手。

领头的人看到秦烈,立刻敬了个军礼:“队长,车在外面准备好了,可以出城。”

他随即又递上一份电报抄件,神色复杂地说:“这是刚从重庆方面截获,加急破译的。委座……亲自发出的。”

秦烈接过电报。

上面的内容很短。

前段是通报南京守军的英勇,以及对日军暴行的强烈谴责。

后段,则提到了一个让他和顾辰都有些意外的情况。电文中,委座以一种含糊但充满暗示的口吻,提到“有天命示警,神兵相助”,并要求全国上下,彻查“秦”、“顾”二姓的“义士”。

“神兵?义士?”猴子凑过来看了一眼,乐了,“队长,咱俩成神仙了?”

顾辰却笑不出来,他皱起了眉头:“麻烦了。他这是要把我们推到台前,当成凝聚人心的旗帜。”

秦烈将电报揉成一团,面无表情:“一面旗帜,既能迎风招展,也能被人当成靶子。看来,我们得走得更快一些了。”

他看了一眼窗外渐渐泛起鱼肚白的天空,那抹白色,在血与火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苍白。

黎明,还远。但破晓的微光,己经刺破了最沉的夜。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bd0h-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