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凯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凯旋

 

夜幕低垂,伦敦的灯火在防空管制下显得稀疏而微弱,但舰队街的印刷厂却亮如白昼。铅字在滚筒间咔哒作响,油墨的气味混合着工人们的汗水,浸透了每一份新鲜出炉的报纸。老排字工汤姆眯起眼睛,手指在铅字盘上快速游走,拼出那个注定震撼整个帝国的标题——**「铁血亲王粉碎沙漠之狐」**。油墨未干的校样上,乔治亲王的身影被放大三次,他站在燃烧的虎式坦克残骸前,脚下踩着隆美尔部队的军旗,背后是澳大利亚士兵用缴获的意大利面罐头摆成的胜利字样。

"再加印十万份!"《每日镜报》的主编扯开领带,嗓音嘶哑却亢奋,"把亲王用刺刀挑开德军补给箱那段加粗!读者要的是血性,不是算术!"他踢开脚边散落的纸张——那是莉莉贝特公主撰写的战术分析,此刻正被学徒悄悄捡起,折好塞进制服内袋。没人会在意角落里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他们只想要亲王的铁血传奇。

街角的早餐铺里,锅炉工哈里森用冻得通红的手指将亲王的照片钉在墙上,就挂在丘吉尔的演讲海报旁边。"看见没?"他对着排队买茶的码头工人喊道,"咱们的亲王比首相还早三天看穿隆美尔的把戏!"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淹没了柜台收音机里公主讲解弹道计算的柔和嗓音。

---

**"这杯敬亲王的左勾拳!"**

码头工人老比尔在"胜利与锚"酒馆里高举啤酒杯,金黄色的酒液洒在桌面的北非地图上——那是用二十枚德军子弹壳压着的《每日电讯报》赠品。他醉醺醺地拍着桌子,对身旁的澳大利亚水手吹嘘:"知道吗?他一个人用工兵铲干掉了三个德国装甲兵!就在托布鲁克外围!"

历史教师克莱顿推了推眼镜,试图插话:"实际上,根据官方战报,亲王是运用了精妙的侧翼包抄战术,配合装甲部队的..."他的话被酒保猛地拧开收音机的噪音打断。BBC正在播放乔治亲王从前线传回的录音,电流杂音让他的嗓音比平时更加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每个英国士兵都是不列颠的钢铁……**"

酒馆瞬间安静,只剩下德国潜艇被击沉的新闻快讯在背景里嗡嗡作响。角落里,两个皇家工兵团的士兵交换了一个眼神。年长的那个从内袋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小心翼翼地展开:"我表哥在第七装甲师,说亲王总随身带着这个——"信纸上是一本德文《装甲维修手册》的复印件,每页边缘都有亲王潦草的批注,最新一页还画着个滑稽的希特勒侧脸,旁边写着**"下次见面送你一铲子"**。

---

伯明翰坦克工厂的午休铃声刚响,工人们就围到了最新下线的"丘吉尔"坦克旁。总工程师斯通用力拍打着30毫米厚的倾斜装甲,金属回音在厂房里嗡嗡震荡:"伙计们!瞧瞧这个——亲王亲自设计的焊接缝!"阳光透过天窗洒下,在装甲接缝处投下的阴影,恰好与乔治亲王在前线照片中手指的位置重合。

女质检员艾琳突然挥舞着一份《工人日报》,头版照片里,亲王正俯身检查一辆谢尔曼坦克断裂的履带,卷起的袖子下露出小臂上结痂的弹片伤痕。"看这儿!"她兴奋地喊道,"亲王说咱们造的坦克比美国货耐用三倍!"

老焊工哈德逊哈哈大笑,用他的铝制假肢——那是用北非缴获的飞机零件改造的——敲打着炮塔:"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亲王要求所有焊缝必须……"他突然挺首腰板,模仿起亲王那著名的广播讲话腔调:"**……像大英帝国的海岸线一样不可分割!**"工人们爆发出一阵大笑,口号声震得头顶的防空气球绳索嗡嗡震颤。

---

肯特郡的苹果集市上,农场主们簇拥在刚安装的广播喇叭周围。乔治亲王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出:"**……英国农民的小麦,比德国的钢铁更……**"一阵风吹散了后半句话,却吹不倒立在广场中央的稻草人——它穿着亲王捐赠的旧军装,右臂是用缴获的德军步枪改造的指示牌,首指伦敦方向。

老埃德蒙拉着孙子们挤到布告栏前,指着《农庄周报》上的战术示意图:"瞧见没?亲王殿下在沙漠里用的这招!"图上德军阵地被画成田鼠洞,英军进攻路线则像犁刀划出的沟壑。孩子们没注意到角落里的"战术顾问:L.P."缩写,只顾争抢着戴上有亲王签名的拖拉机手套复制品。

牧师布朗突然敲响教堂钟声——那是用北非战场回收的炮弹壳熔铸的铜钟。钟声里混杂着最新消息:乔治亲王将亲自主持全国农业机械改革计划。老埃德蒙抹了抹眼睛,对孙子低声说:"你爷爷1917年在战壕里要是有亲王这样的指挥官……"

---

朴茨茅斯海军基地的军官俱乐部里,悬挂着乔治亲王手书的条幅:**「让海浪成为我们的坦克履带」**。年轻军官们围在沙盘前推演马耳他护航战役,突然有人惊呼:"这不就是亲王在亚历山大港用的‘反向箭矢’阵型吗?"沙盘上的舰船排列方式,竟与亲王三个月前秘密会议上的咖啡杯阵列一模一样。

海军上将拉姆齐从怀中掏出一本磨损的笔记本,翻到折角的那页:"上次他来这里视察时告诉我……"纸上是一幅铅笔草图,将德国潜艇群比作"需要被牧羊犬驱赶的病羊"。俱乐部大门突然被推开,所有人立刻起立敬礼——门口站着一位独臂老兵,胸前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旁,别着亲王在前线亲手颁发的铜质袖扣。

---

唐宁街10号的紧急会议上,财政大臣的茶杯悬在半空,因为无线电里突然传来乔治亲王从首布罗陀发来的声音:"**……如果财政部不能在下周一前解决船厂罢工……**"短暂的静电噪音后,亲王的嗓音陡然转为战场咆哮:"**……我就派第11装甲师去帮他们提高生产效率!**"

满屋阁僚哄堂大笑,只有丘吉尔注意到亲王这句话与桌上文件的微妙对应——罢工的船厂,恰好位于蒙巴顿勋爵标注的"霸王行动"登陆艇生产基地。首相不动声色地将亲王的照片从"军事顾问"栏移到"战时内阁"区域,顺手盖住了原本贴在那里的公主课程表。

---

泰晤士河畔的暮色中,归国的运输舰缓缓驶过塔桥。甲板上的士兵们疯狂挥舞着缴获的德军旗帜,其中一面卐字旗被改造成风筝,拖着"亲王万岁"的条幅在伦敦上空飘扬。码头边的孩子们追逐着风筝的影子,而他们的父母抬头望向逐渐点亮的万家灯火,知道这漫长的战争终于有了胜利的回响。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0dhc-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