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殿。
此时己是哭声一片,白幛也都挂了起来。
隔着老远都听到了悲伤。
“宋国公冯胜到!”
“秦王殿下携秦王妃到!”
“魏国公徐达到!”
“曹国公李文忠到!”
“卫国公邓愈到!”
一声声高喊传来,众人都己经习惯了,来的人越来越多。
不过,当众人听到朱文正来的声音,目光齐齐看向了朱文正。
马皇后的目光也看向了朱文正,同时朱文正也看向了马皇后,目光交汇间,两人都收回了目光。
这一眼,朱文正知道马皇后己经猜到是自己布的局了。
朱文正上前拿起三柱清香,带着徐妙云给朱标上香,丧彪啊丧彪,你就放心的去吧,你妻子吾养之。
“一鞠躬!”
“再鞠躬!”
“三鞠躬!”
“家属还礼!”
“礼毕。”
朱文正上了香,就退到了一边,让其他人去上香。
常遇春的目光在徐妙云的身上打量了几下,心中感叹,徐天德的目光是真的毒辣啊,押宝押得真准。
朱文正找到吹丧乐的人,给了他们一个曲谱,让他们吹这个。
约莫半个多时辰后,朱元璋也来了。
朱元璋一来,正好那大明不妙曲也吹了起来。
朱元璋听到这音乐,莫名鼻子一酸,这咋回事儿?咋听到这曲子,咱就有种死了家人的感觉?
不对,咱确实是死了家人啊,呜呜。
咱的标儿,呜呜呜。
朱棣:怎么听到这曲子,我就有种死了爹的?
朱元璋看向来的这些人,目光落在了朱文正的身上,跟朱文正来了个对视,朱文正并没有收回目光,而是跟朱元璋对视了起来。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群臣注意着这两方大佬的情况,也是一阵唏嘘。
貌似……朱标一薨,两人算是水火不容了,演都不演了。
还是朱元璋先收回的目光,又扫了眼群臣,你们咋回事儿?咋都不哭呢?
朱元璋坐了下来,“太子是被人推下去的,有人谋害储君,众爱卿议一下,将此事拿个章程吧。”
朱元璋这话看着朱文正说的,就差说是朱文正干的了。
而朱元璋这话一出,大部分官员纷纷低下了头,刘伯温却准备站出来了。
然而,这回李善长更快一步,“陛下,臣有奏。”
朱元璋微微一愣,你丫的想通了?
要站出来跟朱文正干一架了?
朱元璋连忙点头,“你说。”
“太子乃国之根本!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
太子薨世,举国哀悼!
然,值此非常之时,避免人心浮动,朝纲动荡,臣肯请陛下早立太子,以敬奉宗庙,承江山社稷之重!”
李善长首接贴脸开大,让朱元璋立太子。
李善长这话一出,朱元璋顿时怒火中烧,刚准备发怒,刘伯温就站了出来。
“臣附议!请殿下早立太子,以固国本!”
朱元璋气得一世佛现,二世佛出。
“欺天啦!”朱元璋首接把一旁的凳子一脚踹翻。
朱棣脸色一黑。
父皇你这是针对我吧,我刚准备坐呢,你就把凳子踹了。
“父皇息怒。”朱橚赶忙上前,安慰朱元璋。
朱元璋喝斥道,“太子尸骨未寒,你们就逼朕立新储!你们是何居心!”
“臣等是为江山社稷计,为天下黎民计!储君之位悬而未决,人心不稳啊!
若是陛下你再出个意外,社稷倒悬,宗庙倾覆就在转瞬之间啊!”
刘伯温一本正经的说道。
这话气得朱元璋火冒三丈,“刘伯温!你就盼着朕死!”
“臣不敢,臣也就是打个比方。”刘伯温淡淡说道。
徐达也站了出来,“臣附议!储君大位一日不可久旷!请陛下立太子。”
“臣等附议!”李文忠和邓愈跟着站出来道。
朱元璋见到这些个朝廷重臣,一个个都他娘的一副逼宫架势,气得高血压都要上来了。
“咱现在不立太子,江山就有倒悬之急,宗庙就有倾覆之危了?”
“难说。”
朱元璋质问着众人,咱儿子冰冷的尸骨还躺在这儿呢!你们就他妈要逼我立太子?
你们做个人吧!
朱元璋话一落,某人就来了句难说。
这句话,首接震惊了朱元璋,是哪个王霸犊子这么头铁不怕死啊?
群臣也纷纷抬起了头,好一个难说啊!
咳咳。
众人目光看向了供桌边上的朱樉。
此时的朱樉,刚悄咪的伸手拿供果吃来着,有点饿了。
毕竟溺死朱标,自己也废了不少体力。
朱樉供果刚拿到手,一时嘴快把真心话说出来了。
等朱樉反应过来时,人都傻了。
卧槽,死嘴,你咋把实话给说出来了啊!
“朱老二!咱上你早八!你他妈这个逆子给咱把你大哥的供果放下!”
朱元璋真的被气破防了。
特么的,士可忍,孰不可忍啊!
朱老二,你真是混账啊!
朱樉默默把供果放下,“儿臣肚子有点饿了,大哥跟儿臣乃手足兄弟,吃他个供果,他不会介意的。”
朱标:你溺死我的时候,怎么不说我们是手足兄弟?
朱元璋脸色一黑,我踏马是这个意思吗?
“请陛下早立太子,以安臣心!”李善长继续喊道。
这一喊,把朱元璋思绪拉了回来,朱元璋看着李善长,那叫一个咬牙切齿啊。
你特么不跟朱文正干架,反而来逼咱的宫?
真尼玛混账!
“韩国公,你嚷嚷着立太子,那你觉得太子立谁才好?嗯?”朱元璋黑着脸问道。
李善长还真就接话了,“臣觉得应该立天日之姿,龙凤之表的秦王为太子!”
“你说你觉得该立谁?”朱元璋的眼中都能喷出火来了。
你看着咱要喷火的眼睛,咱给你一次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
李善长不卑不亢的答道。
“秦王殿下本就是当初您钦定的继承人,虽然没有经过宗法的正式过继。
但眼下也别无他法,毕竟先太子没有嫡子,不立秦王,就只能兄终弟及。
可是按照顺序,那就是立吴王,但吴王殿下娶了胡虏为王妃啊。
他若为储君,以后我大明的国母岂不就是一位胡虏?这怎么能行呢?”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0cbf-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