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实确实是如马皇后所料,朱文正就是在以这个为切入点。
大肆清除朱元璋在军中的亲信,扶持自己人上去控制兵权。
被清除出去的通通被调离到外地,朱文正现在没有时间去管他们,只能暂时先搁置,等后续再处理。
毕竟是一场场战斗杀出来的将领,都杀了,这是国家的损失。
按照朱文正的想法,那就是杀一批、贬一批、放一批。
杀,肯定就是杀那些宁死不降,死忠老朱的人了。
贬的那一批,就是态度暧昧,有些中立,就调到地方上蹉跎吧,不靠拢过来,一辈子就待在那儿吧。
放过的那一批,自然是那群识时务的俊杰啊。
至于文臣那边,朱文正也准备开展一场反贪反腐,也打压一批人,团结一批人。
团结谁……那肯定不是李善长。
李善长那家伙到现在都还没靠拢过来。
这就是李善长的傲气,以及自作聪明了。
李善长认为自己是淮西集团的文官之首,朱文正天然的就该找自己来稳定文官集团。
所以,李善长在等朱文正找自己,哪怕是朱文正叫自己去汇报工作都行。
奈何,朱文正压根没搭理李善长,反而把刘伯温给找来了,朱文正光明正大的叫刘伯温到王府来商议公务。
这很明显是要摊牌的节奏了。
往小了说这都得是个结党营私,往大了说,那就是要自立朝廷!
你只是臣,却宣臣子到你府上谈论公务,你这是要干什么?搞个小朝廷吗?
老朱的人把这件事情汇报上去之后,朱元璋气得又砸了许多茶杯,己经意识到朱文正发动的攻击有多猛烈了。
也是急诏汤和、冯胜进宫。
此时,李善长己经被迫因病至仕,但却是退而不休的状态。
因为朱文正的原因,李善长本该洪武西年至仕,却没有至仕,但是先前因为李善长不帮着老朱阻止朱文正进入中书省,所以李善长至仕了。
虽然晚了些时间退出朝堂,但也没晚多久 。
现在中书省的右丞相是汪广洋,暂时还没有左丞相,而正常情况下是今年汪广洋被贬,胡惟庸成为右相国。
没开国之前,是以右为尊,朱元璋称王的时候,李善长是右丞相,徐达是左丞相。
但是开国之后,又调整了这一制度,摒弃元代尚右制度,重新采用唐宋以来的尚左传统,改回以左为尊。
胡惟庸未来就是先进右丞相,然后为左丞相。
秦王府的书房。
“不知殿下深夜诏臣前来,所为何事?”刘伯温不卑不亢的询问道。
朱文正亲自给刘伯温倒了杯茶,“刘大人,不必如此拘束,坐吧。”
“臣惶恐,多谢殿下。”刘伯温没想到朱文正竟然亲自给自己倒茶,这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怕不是什么小事。
刘伯温有些惶恐的坐下。
朱文正也首接开门见山了,“刘大人,你觉得本王想要进步,还少不少什么东西?”
这话一出,刘伯温心里一沉,首接把话挑明吗?
“王爷说的进步,是指什么进步?”刘伯温开始打太极了,朱文正这些日子动静这么大,刘伯温不可能看不出来。
朱文正呵呵笑道,“你今天进了本王的王府,你就被打上了秦王党的标签,你明天跟皇帝说,本王今天没跟你说什么,你也没答应本王什么,皇帝会信吗?你想回老家,就更不可能了。”
此时的刘伯温,因性格孤傲,卷入两大集团的政治斗争,遭到政敌胡惟庸的迫害,己经被剥夺俸禄,并且强制留京监视。
刘伯温见朱文正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也只是轻笑一声,“臣不是淮西党,淮西也容不下臣,殿下找臣出谋划策,没有用,应该找韩国公才对。”
朱文正却摇了摇头,“淮西是容不下你,但是本王能容得下你。”
“殿下,若是如此,你怕是要跟淮西内部不和了,影响你们的关系。”刘伯温回答道。
“呵。”朱文正闻言,冷笑一下,一脸看傻子的表情看向刘伯温。
刘伯温疑惑,“殿下为何这么看着臣?臣说错了什么吗?”
“作为淮西一党,本王肯定容不下你,可是作为君王,本王就容得下你,屁股决定脑袋!淮西独大,就会威胁皇权,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明白?”
朱文正这话,无疑是向刘伯温表明政治野心了。
不是要做权臣,而是要做君王。
听到这话,让刘伯温冷汗都要冒出来了,不是被朱文正的话吓到了,而是自己听到了这番话,如果不站队,怕是有被杀人灭口的嫌疑啊。
“殿下的意思是,您要打压淮西,扶持江南?”刘伯温问道。
朱文正微微摇头,“秦王不会,但太子和皇帝会。
天下黑白分明,善恶有别,如那棋盘之上,黑子白子界限清晰。
然本王想说,这天下,就似这棋盘,黑子与白子皆不可缺。
黑子刚猛,行事果决,如那朝堂之上铁腕武勋之臣,雷厉风行,能外安天下,内定乾坤,整治弊端。
白子阴柔,处世圆融,似那调和各方、沟通上下之官,能抚平矛盾,维系朝局安稳。
若只留黑子,虽能强力镇压,迅速见效,却易失之刚硬,令天下人畏惧而离心。
若只存白子,虽能一团和气,却易失之软弱,致使法度松弛,奸佞横行。
本王来日御极天下,便是这执棋之人。
黑子也好,白子也罢,皆为本王手中之棋,为本王所用。
要让黑子与白子相互制衡,相互补充,黑子太过张狂时,白子可加以约束;白子过于软弱时,黑子能予以督促。
唯有让黑白棋子各安其位、各尽其用,方能下好这盘天下大棋。
是故,不能因黑子之刚猛而厌弃,亦不能因白子之阴柔而轻慢。
诚意伯,你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吧?”
朱文正等黑白棋子论,听得刘伯温一阵心惊,这是帝王之道啊。
好一手平衡之道
“臣明白了。”
看来李善长为百官之首,还是壮大了淮西集团,所以朱文正没找李善长,而是找了自己。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0cbf-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