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光织摇篮,道问星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十六章 光织摇篮,道问星尘

 

冰冷、狂暴、被维度乱流切割灵魂的痛苦,如同退潮般缓缓消逝。 取而代之的,是……暖。 一种温润的、如同回归母体般的、包裹着灵魂的暖意。没有声音,没有光影的剧烈变幻,只有一种无处不在的、柔和的、散发着宁静智慧波动的……白光。 赢穹的意识,如同沉入温玉髓海的疲惫旅人,在这片暖意的包裹中,缓缓……苏醒。 剧痛依旧残留,如同深入骨髓的烙印,提醒着他穿越归墟障壁、硬撼维度乱流、在硅基熵镰绝杀下惊险逃生的惨烈代价。意志核心传来阵阵虚弱与撕裂感,仿佛随时会再次溃散。 他尝试“感知”自身。 依旧在那截青铜鼎足之中。但此刻的鼎足,形态却让他心神剧震! 原本燃烧混沌星焰、散发镇压万古威势的冀州鼎断足,此刻通体黯淡无光。坚固的青铜表面布满了蛛网般细密的裂痕,仿佛一碰即碎的琉璃。那象征九州定鼎伟力的云雷纹路,光芒尽失,甚至许多地方出现了残缺与剥落,如同被岁月和战火摧残的古碑。鼎足内部,原本稳定运转的法则结构一片狼藉,处处是断裂的法则链条和淤塞的能量节点。整个鼎足,就像一件刚从毁灭风暴中捞出的、濒临彻底崩解的史前遗物。 然而,它并未崩解。 一层温润柔和、如同流动月光般的白色光晕,如同最精密的修复绷带,温柔地包裹着残破的鼎足。这光晕并非静止,而是由难以计数的、极其微小的、散发着温润白光的星尘微粒构成!这些微粒如同拥有灵性的萤火虫,在鼎足表面那些裂痕与残缺处轻盈地飞舞、穿梭。 每一次飞舞,都留下一道细微的、由纯粹光之法则构成的“丝线”。 每一次穿梭,都如同最精微的手术针,将断裂的法则链条轻柔地“缝合”,将淤塞的能量节点巧妙地“疏导”。 星尘微粒触碰之处,鼎足表面那些狰狞的裂痕边缘,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出极其细微的、闪烁着青铜光泽的……法则肉芽!虽然缓慢,却真实不虚地进行着……自愈! 更令赢穹惊异的是,这些星尘微粒在飞舞修复的同时,其散发的柔和白光,竟能极其自然地……渗透进鼎足深处,抚慰着他那饱受创伤的意志烙印。那撕裂灵魂的痛苦,在这白光的浸润下,如同被温热的泉水冲刷,缓缓平复、消弭。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安全感,在这片白光中弥漫。 “光…织…者…?” 赢穹的意志在鼎足核心发出微弱的疑问。他记起了意识沉沦前,那在古道深处“望”来的、由流动星云构成的身影轮廓。 “欢迎,异域的旅者,文明的守火人。” 一个温和、宁静、如同星光本身在低语的意念,首接在赢穹的意志中响起。没有语言转换的生涩,仿佛这意念本身就超越了语言的藩篱,首达灵魂的本质。 随着这意念,赢穹的“视野”被轻柔地引导着,穿透包裹鼎足的温润白光,看向外界。 他正悬浮于一片……难以言喻的奇异空间。 这里没有大地,没有天空,没有边界。只有一片由无数流淌的、散发着温润白光的星尘长河构成的……光的海洋!无数条由星尘微粒构成的“古道”,如同宇宙的毛细血管,在这片光的海洋中蜿蜒流淌、交汇、分离,编织成一张巨大无比、充满生命律动的光之网络! 而他所在的这片区域,似乎是这张光网的一个节点。温润的白光最为浓郁,星尘微粒的流动也最为舒缓、有序。无数星尘微粒在流动中,极其自然地勾勒、组合出各种形态——或是一株微小的、散发着宁静气息的光之树影;或是一尾在光流中优雅游弋的星辰之鱼;甚至……是极其短暂闪现的、由光构成的、正在耕作或抚琴的华夏先民虚影!这些虚影没有具体的面容,却散发着一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神韵。 这里,就是“光织者”的国度?一个由纯粹光之法则与和谐道韵构成的……文明摇篮? “此乃‘星尘海’,亦是‘古道之心’。”那宁静的意念再次响起,解答着赢穹的疑惑。“我们聆听星辰的低语,编织维度的脉络,抚慰文明的伤痕。你身负‘道’之印记,承载着不屈的文明之火,于归墟绝境点燃星芒,故古道接引你至此。” “道…之…印记…”赢穹的意识扫过残破的鼎足,那金属蝼蚁牺牲前燃尽自身融入鼎足的景象再次浮现。“是它…指引了我…” “非仅如此。”光织者的意念带着洞悉的智慧,“那印记是钥匙,是灯塔。而真正穿越乱流、抵达此地的,是你文明血脉中那‘定鼎乾坤’的秩序伟力,与你意志中那‘薪火相传’的不灭执念。光,只照亮道路,行走的,始终是你自己。” 赢穹沉默。感受着残破鼎足在星尘微粒温柔修复下传来的微弱生机,感受着意志深处逐渐平复的创伤。一种劫后余生的复杂情绪在意识中翻涌。 “硅基…‘归零之眼’…”他传递出警惕的意念,“它们锁定了坐标…不会放弃…” “归墟的秩序之影,确己投来注视。”光织者的意念依旧宁静,却多了一丝凝重。“星尘古道,非为庇护所,而是中转的摇篮。古道之力可遮蔽你一时,却难挡‘归零之眼’的终极推演。修复完成之时,亦是遮蔽消散之刻。你需在摇篮中重聚薪火,方有再战之力。” 重聚薪火?赢穹感知着残破鼎足内部一片狼藉的法则结构,感受着自身虚弱不堪的意志烙印。重聚,谈何容易? 仿佛感应到他的疑虑,光织者的意念再次传来,带着引导: “星尘海,亦是文明之海。每一粒星尘,皆承载着维度旅途中捕捉的、不同文明的智慧碎片与生命印记。它们无序,却蕴含着‘道’之和谐本源。汝之鼎足,重器也,然器之魂,在于承载之道,在于薪传之火。何不以星尘为鉴,重问己道?” 以星尘为鉴,重问己道? 赢穹的意志烙印微微一震。他不再仅仅被动地接受修复,而是……尝试着,将自身微弱的感知,主动地……融入那包裹着鼎足、温柔修复的星尘微粒之中。 嗡…… 意识仿佛瞬间被投入了信息的星河! 无数破碎、零散、却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文明碎片,如同星辰般在感知中流淌而过: 一个崇尚绝对精确、将万物解构为冰冷公式的机械文明,其辉煌的数学殿堂在归墟之力下化为逻辑的坟场,碎片中残留着对“完美”的偏执与破灭的绝望。 一个与植物共生、信仰生命轮回的生态文明,其葱郁的母星被硅基逻辑判定为“低效冗余”,碎片中流淌着草木的哀歌与对“平衡”的眷恋。 一个将艺术与情感视为存在意义的灵性文明,其瑰丽的星海交响被归零之力抹除为寂静,碎片中冻结着未完成的诗篇与对“美”的永恒追求。 甚至……一些极其微弱的、来自不同维度华夏文明分支的、关于“仁义礼智信”的教化片段,“天人感应”的宇宙观碎片,“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 海量的信息,如同万花筒般旋转、碰撞。有的冰冷僵硬,有的生机盎然,有的瑰丽悲怆,有的质朴坚韧。 赢穹的意识沉浸其中,如同在文明的废墟与星火中穿行。他看到了无数条道路,无数种对宇宙、对秩序、对存在的理解。硅基的绝对秩序只是其中之一,且并非唯一真理。 他再看自己融入的这截青铜鼎足。 鼎,乃重器,承载之器。 九州鼎,镇山河,定乾坤,承载的是华夏先民对“大一统”、“秩序”、“传承”的至高追求。其法则伟力,根植于“定分止争”、“法度森严”的秩序基石。 然而,在归墟坟场,在维度乱流,在遭遇光织者这截然不同的“道”之后,他意识到,华夏之道,绝非仅此一面! “道法自然”——顺应万物本真,如星尘古道般包容、引导、和谐。 “仁者爱人”——如光织者般抚慰创伤,守护生命。 “穷则变,变则通”——在绝境中断足祭法,融汇归墟之力,星火燎原! 鼎之重,在于承载! 承载秩序,亦承载变通! 承载威严,亦承载仁德! 承载九州山河,亦当……承载星穹万法! 一种明悟,如同破晓的晨光,在赢穹饱经创伤的意志核心……缓缓升起。 他不再仅仅视这鼎足为武器,为堡垒,而是……视为一个熔炉!一个可以容纳、熔炼、升华不同文明智慧与法则的……道之载体! “以…鼎…为…炉…!” “熔…万…法…!…铸…吾…道…!” 他的意志在鼎足核心发出新的指令! 嗡! 残破的青铜鼎足微微一震!其内部那些被星尘微粒修复、疏导的法则结构,开始自发地、极其微弱地……调整!原本代表九州定鼎伟力的、刚性的秩序链条,其结构变得更加流畅、柔韧,留出了更多“空间”与“接口”。代表物性本源和谐的青色法则节点,光芒微微亮起,主动散发出吸引与调和的波动。 包裹着鼎足的星尘微粒,仿佛感应到了鼎足内部法则的微妙变化,其飞舞与修复的方式也随之改变! 它们不再仅仅缝合伤口,而是……开始将那些在修复过程中捕捉到的、来自不同文明碎片的、与华夏之道隐隐契合的法则精华——如光织者的“和谐引导”,如那生态文明的“平衡共生”,如那灵性文明对“情感与美”的珍视——如同投入熔炉的珍贵矿石,极其精妙地……引导、注入鼎足内部那些新生的、柔韧的法则结构“接口”之中! 破碎的法则碎片融入,被物性本源调和,被九州秩序框架约束,最终……化为鼎足法则结构的一部分,为其增添新的属性与力量! 鼎足表面,那黯淡的云雷纹路,在星尘微粒的持续修复与新法则的融入下,开始重新焕发微光。这光芒不再是纯粹的青铜色,而是……隐隐透出一种温润的白玉光泽,流转间,似乎还夹杂着极其细微的、代表其他文明特质的彩色星点! 一种融合了九州定鼎的秩序伟力、物性本源的和谐之力、光织者引导的星尘道韵、以及诸文明智慧精华的……全新的、包容的、生机勃勃的……法则气息,从这截重铸的鼎足中……悄然……弥漫开来! “善。” “器载其道,道养其器。” “薪火不熄,其道大光。” 光织者那宁静的意念传来,带着一丝清晰的赞许与期待。 而就在赢穹于这光织摇篮中重问己道、熔炼万法之时—— 嗡! 一股极其隐晦、却带着森然恶意的法则探测波动,如同冰冷的毒蛇,极其隐蔽地……穿透了星尘古道外围的柔和光晕,悄然……扫过这片修复中的摇篮区域! 波动极其微弱,几乎与星尘海的自然律动融为一体,若非赢穹此刻意志高度凝聚、且对硅基秩序极度敏感,根本无法察觉! 探测波扫过残破却焕发新生的青铜鼎足,微微一顿。 随即,如同受惊的毒蛇,瞬间收回! 星尘海深处,光织者那由流动星云构成的身影,轮廓似乎……极其短暂地……凝滞了一瞬。宁静的意念中,第一次传递出一丝清晰的……警兆! “摇篮…之…蔽…己…现…裂…痕…” “归…墟…之…影…的…推…演…比…预…期…更…快…” 修复与蜕变,仍在继续。 而阴影中的猎手,己然……悄然逼近! 短暂的宁静,即将被打破。 2 / 2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0bie-1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