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青牛自死后,真灵被泰山招魂幡上拘了三天,倒让他悟了胆色。前番修行只是在山中避世,才西百年不得机缘。如今幸被二人复生,便一心出世,要随二人一道云游,半刻逍遥,好过西百年山中死悟。
青牛得了新躯,欢喜等很,拿头拱断城头那根枯树,在城中蹦蹦跳跳,手舞足蹈跑了几圈。等他熟悉了人身,撒欢了心胸,齐广又传了他驾云之法,就要随二人一同去周室览天子真容。
这驾云之法,依楚江所言,定要禀明师承才能传他,只是齐广以仙人亲说不以师徒相称,就没有那些拘束。
“两位仙长慢走!”他三人念动法门,正要驾云,突有一青衣青服,肩上悬着青绦的八九岁道童打稽首前来。是先前云梦泽降妖时,朱笔点睛,玉露祛毒的逍遥山道童。齐广之前只顾阵前伏魔,道童只是隐在阵后,祛毒时又昏死过去,次日苏醒道童己经回师门去了,本来不认识,是楚江说起他才有了印象。
自此往南三百里,云梦泽之南,有一仙山名叫逍遥峰,千年前蓬莱岛南极仙翁在山中游历,一日午眠,梦中见一只周身千里的巨鱼在云里遨游,忽隐忽现时高时低,忽如鲤跃龙门,忽如鱼归东海,突然化鹏翱翔,复又化鱼打滚,最是逍遥。南极仙翁感其玄妙,取名逍遥峰,在山中修了道观传下道统,名叫逍遥派。
这道童就是观里的没入门的弟子,之前楚江游说周边,集结各派一同伏魔,逍遥派中本欲前来,只是之前师门传下法旨,要好生约束门人,他派中就不便来助,才叫这打杂的童儿拿了派中灵药,与各派一道伏魔,正好拿灵药救了齐广,也是机缘。
自这道童同各派一同灭了妖魔,回去门派,又在派中过了两月。这一日师门差他下山买茶,天明启程,日暮才归,等他到观前,远远的望见一个白袍道人在观前叫骂,观中早己投下护山的阵法,把道人挡在观前,道人没法,只能堵了山门日日叫骂,逼他观中出来答话。道童不敢上前接话,更没法返回师门,一时没了去处。
他师门尝言“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如今山下结缘的也就齐楚二人。因当初用了他师门玉露,胸中自有感应,才以爬云之法追了半月,在这城里把二人留住。
齐楚二人听他款款道来,明白了其中缘由,因他果然与齐广有恩;又因楚江之前拜访山门,逍遥掌门奉了他一杯素茶,此谓有故。当即便决定随他往逍遥峰一去,要为逍遥峰解释因果,祛除来敌。
几人心中有了计较,就要驾云往逍遥峰走,只是道童只会爬云之术,不会驾云。便要他腹中结一口清气,青牛复有变回牛身,道童坐在青牛背上,如此西人往逍遥峰走。
只刚刚爬上云头,青牛突然一个踉跄跌落云头,随道童一起往城上落下,幸有楚江眼急,一把抓住道童,没落个粉身碎骨。青牛没人扶持,首挺挺落在城上,幸好他皮糙肉厚,只跌得有些皮痛:“你这坑牛的小童,如何敢散了腹中气,你想死我还贪活嘞。”
原是因为那道童因腹中结了清气,闷胀得紧,见架起了祥云,以为无妨,就散了腹中胀气,当时与凡人无异,青牛负他如负泰山,才跌落云头。
楚江秦广二人是笑了又笑,只笑得口不能言,只能好生劝了青牛,才又让他驼了道童。青牛又千万嘱咐,不能散了清气,几人架起云往逍遥峰去了。
几人驾云,只两刻就到了逍遥峰云头,远远的望见山前有一白衣道人守在山前。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ihcc-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