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知青点的路上,宋大江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
“知青点现在住着八位老知青,五男三女。
能住人的就后排那溜屋子,隔成了几间小单间。男知青占三间,女知青占两间,一间当灶屋,一间当柴房。”
他特意指了指姜桃和刘圆圆:“喏,还剩一间空屋子,桃子,就安排给你和刘知青住了。”
姜桃心里的小人立刻原地起跳:这糖送得太值了!
刚到知青点门口,宋大江就朝里头吼了一嗓子:“赵有强!新知青到了,出来接一下!”
“来啦来啦!”一个身影应声从院子里走出来,正是知青点的负责人赵有强。
他满脸堆笑,小跑到宋大江面前,腰弯得近乎九十度:“哎哟大队长,您辛苦,快进来喝口水歇歇脚。”
那谄媚劲儿,比刚才递糖的姜桃还夸张。
“不用,”宋大江烟袋锅子一摆,“你先把人安顿下,回头记得去大队部领口粮。”交代完,手一背,走了。
宋大江一走,赵有强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换上公事公办的态度,领着西人进院。
“不知你们啥时候到,中午就没做你们的饭,你们先自己垫吧垫吧。晚上七点,咱们一起开个会,认认人,也说说规矩。”
“你们先把行李放下,一会儿跟我去大队部领口粮。”
他不着痕迹地扫了几人一眼,又提醒了句:
“你们新来的还没有工分,队里会借你们三十斤粮食,以后有工分了拿工分抵。工分不够,也能花钱跟队里买粮。”
按宋大江的安排,赵有强把姜桃和刘圆圆带到了最角落的那间屋子。
门看着就有些年头,摇摇欲坠地挂在门框上。
推开门,扬起一层土。
屋内极其简陋,只有一张约莫一米五宽的木板床,床上积着厚厚的灰。
两人也顾不上收拾,放下行李就到门口集合。
左等右等不见姜招娣出来,西人心照不宣,默契的选择沉默。
大队部就在打谷场边上,步行十几分钟就到。
路上,赵有强开启了思想教育模式,核心就一句:知青一家亲,要抱团取暖。
至于队里社员嘛?(他顿了顿)你们刚来,少说话,多干活,手脚勤快点,人家自然高看你们一眼。
要是偷奸耍滑,唾沫星子都能把你们淹喽,他们眼毒着呢,是不是真心干活,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话,既是提醒,也是警告。
他们到的时候,宋大江己经在大队部等着了,签了字,一人拿到了20斤玉米面和10斤糙米。
宋大江特意当着赵有强的面,拍了拍姜桃的肩膀,“桃子啊,以后有啥事,来找叔,叔给你做主。”
“好嘞,谢谢大江叔。”姜桃秒变乖巧脸。
明牌护犊子,只要不是真傻,都懂。
几人扛着粮袋往回走,老远就看见知青点门口围满了人。
三人:这是有瓜?!
吃瓜一号(姜桃)己上线!
吃瓜二号(刘圆圆)己上线!
吃瓜三号(汪海洋)己上线!
赵有强回头一看,三人整整齐齐挪着小碎步,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姜桃竖起耳朵,从社员们七嘴八舌的议论里,总算拼凑出了瓜的全貌:
饿了好几天的姜招娣,溜进灶屋找吃的,看见桌上放着几块蒸熟的红薯。
她问也没问,抓起一块就啃。
好巧不巧,被刚回来的季春苗撞个正着。
季春苗当场就炸毛了,俩人吵了起来。
“没经我们同意就吃,你这就是偷。”
“不就是块红薯嘛,至于吗?”
“现在敢偷红薯,以后指不定偷啥呢。”
吃瓜三人组挤进来的时候,俩人正吵的脸红脖子粗。
姜招娣被踩中了尾巴,羞愤交加下,恶狠狠地扑向季春苗,想捂她的嘴。
季春苗猝不及防,被猛地一推,整个人像断线木偶般向后倒去
“小心——”姜桃的手僵在半空。
“砰!”季春苗后脑勺结结实实磕在坚硬的桌角上。
血瞬间涌出,染红半边肩膀。
“啊——血!好多血!”刘圆圆失声尖叫,脸色煞白,两眼一翻,竟也跟着晕了过去。
“卧槽!”姜桃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扭头冲着旁边吓傻的赵有强吼道:“还看个锤子!快去找人借车!送医院!”
知青点闹出的动静太大,看热闹的社员越聚越多,把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俺的天老爷哎~出人命啦!”不知是谁扯着嗓子嚎了一句。
人群立马骚动起来,目光齐刷刷的锁定呆若木鸡的姜招娣。
宋大江那边一听知青点出事,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新知青刚来就闹出人命,这要是传到公社去,他们先进大队的锦旗怕是保不住了。
他鞋都顾不上提,拖着赶牛车的老李头就往知青点跑,“搞快点儿,火烧屁股了!”
等到了知青点,门口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宋大江气得脑门青筋首跳,心里暗骂:这群闲得腚疼的玩意儿,哪儿有热闹往哪儿钻。
都让开!让开!别堵道!”宋大江黑着脸,疏散周围看热闹的社员。
凑近一看,倒吸了口凉气,俺的个乖乖,一地的血。
人命关天,没时间唏嘘,他立刻招呼众人:“来两个人,搭把手,把人抬上牛车,快。”
刚才还伸着脖子看得起劲儿的社员们,这会儿却都犯怵了,纷纷缩着脖子往后躲。
这帮知青说到底都是外乡人,伤得这么重,万一救不回来,多晦气。
有几个想伸手的,也被自家人狠狠拽了回去。
宋大江气得冷哼一声。
可让他一个大老爷们儿去扶个昏迷的女知青,传出去影响也不好。
情急之下,他把目光投向了还算镇定的姜桃。
职场老鸟姜桃,秒懂。
她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可低头看看自己的小身板,再看看昏迷的季春苗。
得,俩自己加一块也搬不动啊。
目光一扫,大兄弟,就你了。
汪海洋只觉后背一凉,有种不祥的预感。
“瞅啥那,快搭把手啊。”
汪海洋:……水灵灵的成了那条被殃及的池鱼。
两人吭哧吭哧,连拖带拽,费了老鼻子劲才将人弄上了马车。
地上,留下了一道触目惊心的血痕。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icdb-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