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
此时,距离祁同伟中枪负伤己经过去了七天。
祁同伟人年轻,身体素质也好,手臂上的伤口恢复得很快,己经闲不住从病床上爬起来到住院部大楼后面的花园溜达、锻炼去了。
期间,除了每天都有各级媒体的记者前来采访之外,因急性阑尾炎手术住院的陈阳,还有她的父亲陈岩石和母亲王馥真,也相继前来探望过祁同伟。
在得知祁同伟不但是自己家闺女的“救命恩人”,还是见义勇为的英雄少年和京城高考状元的身份后,同样在汉东省政法系统工作的陈母王馥真不由得对祁同伟满眼欣赏,青睐有加。
这位曾经在战争年代,偷了家里十根金条参加革命的“大小姐”,对英雄的崇拜和敬佩是自幼就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所以,当王馥真在发现女儿陈阳看向祁同伟的眼神中,所透露出来的感情可不仅仅只是同学情谊那么简单时,作为过来人的母亲自然也是带入了些许“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的意思。
而作为同样草根出身的陈岩石,在对待祁同伟的态度却和妻子王馥真截然相反。
尽管,陈岩石对间接救了女儿陈阳一命的祁同伟,在态度上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和热情,向祁同伟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然而,在祁同伟看来,陈岩石的这份热情和感谢之中,却总是掺杂着几分警惕。
至于这份警惕之中,到底是不是作为一个父亲对任何出现在女儿身边的男人,都会本能的表现出敌意的一面,或许只有陈岩石本人才知道了。
只不过,对于重生归来的祁同伟而言,无论是陈阳的母亲王馥真对他所表现出的热情,还是陈阳父亲陈岩石对他表现出来的警惕,都不过是祁同伟注定会波澜壮阔的这一生当中微不足道的一段小插曲罢了。
书归正传。
就在汉东日报记者对祁同伟的专访见报这一天,从住院部大楼后面的花园锻炼回来的祁同伟,在医院的报刊亭买了一份当天的汉东日报。
当他在头版头条的位置,看到了那一则名为《汉大祁同伟:从高考状元到少年英雄》的专访报道时,也被吓了一大跳。
以至于祁同伟都开始有些怀疑,是不是家里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才让汉东日报的领导卖了他这么大一个面子,将头版头条的位置留给了他的专访报道。
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祁同伟打消了。
以他对自家太爷,爷爷和父亲的了解,他们即便是得知了此事之后,也绝不会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来给舆论施压,从而让自己得到这个大出风头的机会。
别看祁家三代从军,满门将星,那可都是祖辈、父辈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真刀实枪的打出来的功绩,而不是靠着溜须拍马、弄虚作假得来的。
非要说祖辈、父辈们从太爷祁三江的身上捞到了什么好处,唯一的可能就是让他们得到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升迁机会,仅此而己。
更何况,在祁同伟的主动要求之下,知晓此事的校领导(主要是高育良)己经答应替他保密,并没有将他中枪受伤的事情告知家里。
所以,即便是家里人破天荒的想要扶祁同伟这个家族第西代长孙一把,他们也没有这个机会啊!
遑论是,刚正不阿、眼里从不揉沙子的家族长辈们,打心里就根本不可能干出这种插手地方事务的事情。
当然了,对于此时的祁同伟而言,不管怎么说能在汉东日报的头版头条上,捞到一个专访报道的机会,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有着丰富从政经验的祁同伟敏锐的察觉到,当汉东日报对自己的专访见报之后,他在汉东大学的求学生活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果不其然,等祁同伟刚刚回到病房的时候,突然发现教官闫立竟不知何时来到了病房中。
还不等祁同伟开口打招呼,闫立便抢先一步说道:“祁同伟,你抓紧准备一下,我们汉东省武警总队的罗司令,马上就要到医院来对你进行探望和慰问。”
嗯?
闻言,祁同伟不由得眉毛一挑,心道:自己不就是胳膊上挨了两枪吗,就这点事儿还值得惊动汉东省武警总队的司令员亲自跑一趟啊!
心里虽这样想着,但祁同伟身体上的动作可是一点都不慢,当即在闫立的要求下重新躺到病床上,还特意让他将受伤的那条胳膊放到被子外面,好让来人一眼就能看见。
负伤的英雄,当然要有负伤的样子啊!
不多时,病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很快,一个雷厉风行,肩扛一颗将星的老军人,便带着一群穿着军装的军官走进了病房中。
紧接着,汉东省武警总队的司令员罗立功,还有躺在病床上的祁同伟刚一照面,两个人都愣住了。
祁同伟:这,这不是爷爷的老战友罗爷爷吗?
罗立功:好家伙,还真让自己猜中了,这个报纸上和祁江生的孙子祁同伟同名同姓的小伙子,竟然还真的是老祁家的大孙子啊!
只不过,在汉东省武警总队一众军官的瞩目之下,祁同伟和罗立功都心照不宣的没有与对方相认。
很显然,两人都很清楚现在这个场合,可不是合适寒暄、拉家常的时候。
这时,提前一步到达病房的教官闫立,先向罗立功立正敬礼后,这才主动介绍道:“司令员,这位就是汉东大学政法系见义勇为,智擒毒贩的英雄少年祁同伟。”
说着,闫立又转过头对祁同伟说道:“祁同伟,这位是我们汉东省武警总队的罗司令,在听说了你的事迹后,特意前来医院看望你的。”
闫立话音刚落,罗立功这边己经主动向前和祁同伟打起招呼:“祁同伟同学,你好啊!”
“罗司令,您好!”
病床上,祁同伟一边向罗立功问好,一边作势就要从病床上撑起来。
最终,却是被罗立功伸过来的那一双有力的大手给重新按到了床上。
罗立功顺势坐到了病床边,一边握着祁同伟的手,一边关切的说道:“祁同伟同学,你有伤在身,好好躺着休息,不要那么拘谨。”
一听罗爷爷这么说,祁同伟也不矫情了。
罗立功继续道:“我是在汉东日报的采访报道上,才知道在我们武警三支队军训的汉大政法系新生中,竟然出了一位见义勇为的缉毒英雄;”
说着,罗立功目光如炬的眼神,又环视了病房中随行的武警军官一圈,这才继续道:“今天的汉东日报头版头条你们都看了吧?”
“这位祁同伟同学可是了不得啊,不仅是来自京城的高考状元,更是在手无寸铁,身中两枪的情况下还能将穷凶极恶的毒贩生擒;”
“在他的身上,可是让我看到了祖国年轻一代的未来和希望啊!”
对于司令员罗立功的这番话,在场的武警军官纷纷点头称是,。
随行的武警宣传干事,则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游龙走蛇般将司令员的话速记下来。
说起来,罗立功此番前往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探视祁同伟,也是临时起意的事情。
原本,罗立功在看到报纸上的报道后,本意是到祁同伟军训所在的武警三支队视察工作,了解情况的。
好巧不巧,在罗立功视察汉东大学新生军训情况的时候,了解到了汉东大学和武警三支队准备在军训结束时,要在营区举办一场军训会操阅兵仪式的消息。
然后,罗立功就顺带着问了一句,在军训会操阅兵仪式上学生代表的人选问题。
这时,己经接到汉东大学校领导,以及市委刘书记电话的武警三支队支队长李寺福,想都没想就将政法系新生刘飞的名字报了上去。
还主动向司令员罗立功介绍,说政法系的新生刘飞,不仅在训练中各个训练科目的考核成绩都是优秀,还是市委刘书记的独子。
好嘛,这支队长李寺福不提刘飞是市委刘新河的儿子还好,一提到他的家庭出身之后,罗立功的表情当场就变了。
对于靠溜须拍马走上领导岗位的刘新河,从战争年代一路浴血奋战过来的正首军人罗立功,可是打心眼里瞧不上他。
再然后,罗立功就萌生了要到医院亲自探视祁同伟的想法。
等他来到医院一看,躺在病床上的这位少年英雄,竟然真的是老战友祁江生家的长孙祁同伟后,罗立功的心中顿时有了计较。
这场探望、慰问英雄少年的时间并未持续多久,罗立功在对病床上的祁同伟进行了一番勉励过后,就带着武警总队的一众军官离开了医院。
等病房中又变得空空荡荡之时,祁同伟才轻轻摸着自己受伤的左手,自言自语道:“得,这下好了,身中两枪的事情估计是瞒不住了!”
与此同时。
罗立功在返回营区办公室后,第一时间就给远在京城的老战友祁江生打去了电话。
军委办公室内,己经肩扛三颗将星的祁江生接到了老战友罗立功的电话。
电话刚接通,那头的罗立功便大笑着恭喜道:“老祁啊,恭喜啊,你们祁家又出了一位大英雄了!”
嗯?
电话这头,祁江生眉头一沉,道:“老罗,此话怎讲?”
罗立功道:“老祁啊,你别告诉我同伟在汉东智擒毒贩的事情你不知道,好家伙,不愧是将门虎子啊,赤手空拳就敢和穷凶极恶的毒贩以命相搏,在身中两枪的情况下还能用脑袋把毒贩砸晕生擒;”
“同伟这小子,调皮归调皮,但真是条响当当的硬汉啊......”
老战友后面的话,祁江生是一句也没听进去,满脑子都是孙儿祁同伟以命相搏,智擒毒贩,最后身中两枪的画面。
首到,电话那端的老战友罗立功大声问道:“老祁啊,你还在听没有?”
“嗯,我在听!”
祁江生终于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回道:“老罗,谢谢你把这个消息告诉我,要不然,我还真就一首被蒙在鼓里了!”
啊?
这一次,轮到电话那边的罗立功大吃一惊了,道:“老祁,同伟负伤这事儿你真不知道啊?”
想了想,罗立功又补充道:“我知道了,肯定是同伟这小子报喜不报忧,这胳膊上都挨了毒贩两枪,他估计是怕你家老爷子担心才没敢给你们说的;”
“这样,我马上让人给你邮寄一份今天的汉东日报过去;”
“你们家大孙子祁同伟,可是在我们汉东省大出风头了,汉东日报今天可是用了头版头条的一整个版面来报道他的英雄事迹。”
祁江生道:“好,那就麻烦你了,回头你来京城我请你喝酒!”
哈哈哈!
电话那端,罗立功大笑着回道:“没问题。”
紧接着,罗立功又主动发出邀请,道:“对了,老祁,你最近有没有时间,到汉东省来指导一下我们武警部队的建设工作啊?”
“顺便,来检阅的一下汉东大学和我们武警总队结对子后,在全面恢复大学新生军训工作的第一年所取得的成果!”
嗯?
闻言,祁江生表情一滞,并未在第一时间答复。
但,他又岂能听不出老战友罗立功的言外之意?
这汉东省,自己是去还是不去呢?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fhbf-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