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薪火相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章 “薪火相传”

 

拥有了相对扎实的草药基础(尤其《百草图鉴》的补充)、初步的控火法门(温养手札)以及对火元的亲和力,沈星河对丹道的渴望如野火燎原。他没有丹炉,没有地火,没有真正药材。但他有知识,有想象力,以及一颗执着的心。

深夜的石屋,成了他独一无二的“炼丹房”。沈星河盘膝坐在地上,面前摊开着《基础丹方十则》残篇和《百草图鉴》。他选择的是残篇中记载相对完整、也最基础的——“止血膏”。

他闭上眼睛,排除杂念,意念高度集中:

1. 意念化炉:他想象自己面前摆放着一尊古朴的青铜丹炉,炉壁上符文流转。

2. 引火温炉:他调动体内灵力,引导掌心汇聚的那一丝微弱灵力,想象着从火纹石中引出一缕温顺的地肺火元,缓缓注入“意念丹炉”下方,开始温养炉体。他按照温养手札,努力维持着“火元”的稳定和温度。

3. 投入“药材”:他根据丹方顺序,用意念“拿起”第一味主药“三七根”(脑海中清晰浮现其形态、药性),想象着将其投入“丹炉”中。他仔细“观察”着三七根在“炉火”下的变化:水分蒸发、药性析出…

4. 控制火候:意念中,“炉火”随着药材的投入需要变化。投入“冰片草”(性寒)时,他想象着将“火元”调小、温度降低;投入“血竭粉”(需高温激发活性)时,则想象着猛地加大“火力”…

5. 融合凝练:各种“药材”在“炉火”下化为药液精华,他想象着用意念引导它们缓缓融合,剔除杂质,不断浓缩…

6. 凝丹收膏:当“药液”浓缩到一定程度,他想象着猛地降低“火力”,以文火慢煨,同时用意念缓缓搅动,助其凝固成膏状…

在这个过程中,完全依赖于意念的推演和精神力的支撑。他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脑海中的丹炉之上,仿佛那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物体。他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这是因为他的精神力己经被压榨到了极限。

他仿佛真的置身于丹炉旁边,能够感受到炉火的炽热温度,听到药材在丹炉中发生的细微变化。每一次成功的“火候转换”,每一次“药性融合”的顺畅进行,都让他欣喜若狂,仿佛自己己经成为了一名炼丹大师。

然而,炼丹并非一帆风顺。当“火力失控”时,他会立刻感受到丹炉内的异常,药液可能会因为过度加热而焦糊,或者在凝丹的关键时刻失败。每一次这样的失败都会让他眉头紧锁,心情沉重。

但沈星河并没有气馁,他会仔细反思失败的原因,对照丹方和控火要略,认真查找问题所在。他会思考自己在哪个环节上出现了失误,是火候的控制不当,还是对药材特性的了解不够深入。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他逐渐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对炼丹的技巧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种纯粹的意念模拟,虽然无法产生真正的丹药,却极大地锻炼了他的精神力、专注力以及对炼丹流程的理解、掌控和预判能力!他对于药材投放时机、火候变化节点、药性冲突与融合的微妙平衡,都有了远超纸上谈兵的深刻体悟!

薪火在心中点燃,虽无形,却己照亮前路。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ffaa-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