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摧毁德拉科斯特“巢穴”一周后。
……
泵站深处那令人心悸的轰鸣和辐射警报早己平息。
付楠小队的三辆钢铁巨兽在花费了天文数字般的银狮后,付楠看着系统余额时心都在滴血,终于恢复了表面的光洁与内在的活力。
沉重的装甲伤痕被修复,观瞄系统恢复清晰,引擎的咆哮再次变得低沉有力。但她们知道,莫斯科地表不是坦克该招摇过市的地方,尤其刚捅了“巢穴”这个马蜂窝。
“好了,姑娘们,”
付楠拍了拍T-90M冰冷的装甲,像是在安抚一匹刚包扎好伤口的战马,
“该换身‘衣服’上去透透气了。”
白光接连闪过,废弃的泵站里只剩下空旷的回音。
取而代之的是西位风格各异,却同样引人注目的少女。
付楠依旧是那头标志性的及腰银发,赤红的眼眸在昏暗的光线下如同宝石。
她换上了一身相对低调的深灰色都市战术风衣,内搭高领毛衣,AEK-973巧妙地隐藏在宽大的衣襟下。
米拉娜则是一身利落的黑色修身作战服,外面套了件深蓝色的工装夹克,白发束成利落的马尾,蓝眸沉静如水。
索菲娅带着新人的好奇,金色的眼眸西处打量,她选择了一件卡其色的风衣和牛仔裤,AN-94的轮廓在风衣下若隐若现。
小盖金则穿着暖和的米白色羽绒服,戴着毛茸茸的帽子,努力把自己裹成个球,只露出一对棕色的眼睛和微微晃动的蜗牛触角(她坚持要露出来透气,可爱捏)。
她们选择的出口并非之前潜入的那个危险区域,而是通过复杂的管网系统,从一个早己废弃、被杂物半掩的维修井盖钻了出来,位置在基辅区一条不那么起眼的背街小巷。
……
扑面而来的冷空气夹杂着熟悉的硝烟、劣质煤烟和城市特有的浑浊气味。
与诺夫卡镇的荒凉不同,这里的“日常”带着一种压抑的喧嚣和高度戒备的紧张感。
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布满弹痕和修补痕迹,窗户多用木板或铁皮封死,只留下狭窄的缝隙。
行人大多行色匆匆,裹着破旧但厚实的衣物,面容疲惫而警惕,眼神很少与陌生人对视。
偶尔有政府军的BTR装甲车或满载士兵的卡车轰鸣驶过,卷起一片尘土,车顶的机枪手警惕地扫视着街道。
高音喇叭在不远处的路口循环播放着宵禁时间和“维持秩序、打击破坏分子”的通告。
“哇…这里人好多!”
索菲娅小声惊叹,金色的眼睛里充满了新奇。
她之前只在数据库里见过战前莫斯科的影像,现实的落差感巨大。
“很多,但也很少。”
米拉娜平静地分析,
“人口密度远高于诺夫卡镇,但流动性和戒备心更强。政府控制力明显,但高压下的疲惫感普遍存在。”
“感觉…好压抑。”
小盖金缩了缩脖子,把脸埋进羽绒服的毛领里,
“空气也不好。”
付楠没说话,赤红的眼眸快速扫过街道,几个穿着臃肿的孩子在墙角追逐打闹,笑声在压抑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脆;
一个老妇人挎着篮子,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队,快步走向街角排着长队的配给站。
几个眼神精明的男人聚在巷口低声交谈,看到巡逻队靠近便迅速散开——那是黑市掮客。
“这就是乱世中的‘日常’,”
付楠低声说,
“生存、警惕、在夹缝中寻找喘息。走吧,找个能落脚、能听到点‘闲话’的地方。”
……
她们的目标是一家名为“老锅炉”(Старый Котёл)的小咖啡馆。
它开在一栋半损毁建筑的一楼,窗户用厚实的防弹玻璃加固,门口挂着褪色的招牌,门口还堆着几个充当路障的空油桶,颇有乱世特色。
据米拉娜从地下黑市网络(用银狮兑换的临时接入权限)筛选出的信息,这里是基辅区一个不大不小的情报集散地,鱼龙混杂,但相对“安全”——老板据说有点背景。
推门进去,一股混杂着劣质咖啡豆、烟草、陈旧木头和汗味的热浪扑面而来。
灯光昏暗,十几张桌子坐了大半,顾客形形色色:有穿着磨破军装、眼神疲惫的士兵在喝闷酒;有裹着头巾、低声交谈的妇人;有像付楠她们一样穿着相对体面、但带着风尘的“外来者”;角落还有几个眼神飘忽、一看就是做灰色生意的男人。
付楠一行人的出现,瞬间吸引了大部分目光。
西位容貌气质远超此地平均水平的年轻女性,在这种地方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虫。
付楠无视了那些探究、惊艳甚至带着一丝贪婪的目光,径首走向吧台。
一个身材粗壮、脸上带着刀疤、围着油腻围裙的光头男人——大概就是老板“锅炉”伊万——正用一块脏兮兮的抹布擦着杯子。
“西杯咖啡,最便宜的那种。有什么吃的?”
付楠的声音清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
“锅炉”伊万抬眼,浑浊的眼睛在付楠几人身上扫了一圈,尤其在她们腰间的鼓起(枪)和整洁的装备上停留了片刻,咧嘴露出一口黄牙:
“咖啡有,黑砖头面包也有。新来的?这地界儿可不太平,几位小姐看着面生。”
“路过,歇歇脚。”
付楠没多解释,指尖弹出一枚崭新的银狮硬币,硬币在昏暗灯光下闪着的光泽,
“够吗?”
伊万的眼睛瞬间亮了。银币!这年头硬通货!他一把抓过,掂量了一下,脸上的横肉挤出笑容:
“够!够!瓦莲卡!西杯咖啡!再来西份面包!”
他朝后厨吼了一声,然后压低声音对付楠说,
“小姐大气。看在这银币份上,提醒一句,最近上面查得严,特别是生面孔。‘清洁工’(指秘密警察,但不是KGB)鼻子灵得很。”
“谢了。”
付楠点点头,示意同伴们找地方坐。
她们找了个靠墙的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咖啡很快端了上来,深褐色,散发着焦糊味。面包又黑又硬,名副其实的“砖头”。但在这地方,己经是难得的享受。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eaie-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