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立政殿内
“咳咳咳...咳咳咳...”
一早起来的长孙皇后咳嗽一首不停,立政殿里面的张太医有点手足无措。
一旁的李世民愁眉苦脸的,眼睛紧紧盯着长孙皇后,不停的给她擦鼻涕。
“咳咳咳...”
冬香和立政殿里的其他宫女也是一脸担忧,长孙皇后的病又发了。
只见长孙皇后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唇色浅淡,原本清亮有神的眼眸此刻也显得有些黯淡,眼睑下带着淡淡的青影。
她微蹙着眉,手无意识地轻按着胸口,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比平时费力些,带着一种压抑的、若有似无的轻咳。
宫人们侍立一旁,屏息凝神,连脚步声都放得极轻。
御医令张太医刚刚诊完脉,眉头紧锁,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对着侍立一旁的李世民和忧心忡忡的李丽质,声音沉重地回禀:“陛下,娘娘此症……仍是旧疾。忧思劳心,气机郁结,兼之入夏后湿气稍重,引动肺气失宣。
臣观脉象,沉细而弦,寸关尤弱,确是心气不足、肺失清肃之象。近些日的方子,以益气养心、宣肺化痰为主,然……收效甚微。”
李世民负手坐在榻边,面沉如水,紧抿的唇线透出帝王的焦虑与无力。
他深知皇后体弱,早年便有心疾(或气疾,史载长孙皇后有气疾),近年来因国事家事操劳,尤其是兕子前番大病一场,皇后衣不解带、忧心如焚,更是耗损了太多心神。
如今兕子痊愈,她紧绷的弦一松,反倒病倒了。
“张卿,就没有更有效的方子吗?”李世民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急切。
张太医躬身,语气艰涩:“陛下,娘娘凤体贵重,用药需慎之又慎。益气养心之药如参、芪,恐助内热;
宣肺化痰之品如麻黄、杏仁,又恐耗气伤阴。臣等……实是……斟酌再三,唯恐孟浪,只能以温和之剂徐徐图之,请陛下娘娘……再宽限些时日。”
这是御医的无奈,面对皇后凤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阿娘……”小兕子被秋香牵着,站在稍远的地方,大眼睛里蓄满了泪水,看着阿娘憔悴的样子,小嘴瘪着,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声。
她不明白为什么阿娘吃了那么苦的药汤,还是好不起来。
她只记得阿娘抱着她时的温暖和香香的味道,现在阿娘连抱她的力气好像都没有了。
李丽质看着母后痛苦的样子,又看看父皇紧锁的眉头和御医的无措,心中如同油煎。
她悄悄走到小兕子身边,蹲下身,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极其郑重地叮嘱道:
“兕子,你听阿姐说。阿娘得病很不舒服,太医的药……好像不太管用。你还记得上次你生病,是谁救了你吗?”
小兕子立刻点头,带着哭腔小声说道:“系锅锅!陈墨锅锅!”
“对,”李丽质握住妹妹的小手,眼神坚定的道:“兕子,阿姐现在要你帮阿娘一个忙。你现在去见你的陈墨哥哥,将阿娘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仔仔细细地告诉他,你愿不愿意。”
“窝愿意!”兕子毫不犹豫的答到。
“好!”李丽质见兕子答应,高兴的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道:“兕子记住,阿娘现在一首咳嗽?咳得厉害?伴有黄色的痰?阿娘的胸口闷闷的?像针扎一般?喘气也很是费力?没什么胃口,一首不想吃东西?晚上睡得也不好?……你能记住吗?”
小兕子用力地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窝能记住!阿娘咳,咳得声音很厉害,像小猫猫哭……阿娘按着这里(小手学着按自己小胸口),说闷闷的,像压着石头……阿娘喘气,要这样(她做了个深吸气的动作,显得很吃力)……阿娘不七饭饭……晚上总醒……”
李丽质听着妹妹稚嫩却异常清晰的描述,心中稍定。
她相信以陈墨那神仙般的“医术”和对兕子的爱护,只要知道症状,定能有办法!
“好兕子,记住!一定要把阿娘的样子,仔仔细细、一点不漏地告诉陈墨哥哥!
求他想想办法!这可能是救阿娘唯一的希望了!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尤其是父皇和阿娘,明白吗?” 她深知父皇对异世之事仍有忌惮,母后更是不愿为自身之疾再让兕子涉险。
“嗯嗯!窝记住啦!窝谁也不说!窝去找锅锅救阿娘!”小兕子握紧小拳头,乌黑的大眼睛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决心。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eadg-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